首页深度报道 • 正文

专题|构建更加开放、共赢的全球农业发展新格局

  来源 : 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 : 孙辉 罗颖 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  浏览: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孙辉 罗颖 综合报道

 
 

编者按

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为农业全球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全球南方农业可持续发展交流对话”论坛上,与会中外人士就各自在智慧农机、南南合作、可持续供应链等领域的创新实践进行分享讨论,并就中国农产品消费变革与推动全球农业协同发展取得的成果给予肯定。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更多全球优质农产品进入中国,将持续为全球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构建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全球农业发展新格局。

 
 
 
 
聚焦全球南方农业可持续发展
 
 
 

2025年11月6日,由商务部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承办的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全球南方农业可持续发展交流对话”分论坛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来自全球的20余位嘉宾和300余位国内涉农机构和企业代表与会交流。这也是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首次将“全球南方农业可持续发展”纳入重要研讨议题。

在论坛的主旨发言环节,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教授迈克尔·莱维特表示,生物多样性与科学创新对农业至关重要,而人工智能将是重塑农业科学的关键力量。他指出,中国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压力下为追求效率而创新,其在精准农业、生物肥料等领域的探索,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指出,当前,全球南方正面临气候危机与粮食短缺的双重挑战,而中国杂交水稻的持续创新,正成为破解这一困局的“金钥匙”。他说,杂交水稻技术在全球各地的共享,彰显了全球南方国家“共担粮食安全责任”的使命。

国际贸易中心国别项目司司长埃斯西庞·奥利维拉-戈麦斯呼吁,面对地缘冲突、气候冲击升级、南北国家能力和资源落差等系统性挑战,各方应携手,共同创造一个粮食安全、高产、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黄季焜,卢旺达发展委员会首席投资官米歇尔·乌穆伦吉,世界粮食奖获得者、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崔振岭等嘉宾也从不同角度分享了中国农业转型的实践经验对全球南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从田间管理到餐桌消费,农业的全产业链发展离不开现代化装备与智慧解决方案的支撑。在论坛设置的实践探索环节,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丁宏祥,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孔繁新,路易达孚全球首席战略官郭迪烨与嘉吉中国区总裁管慧丽等四位企业代表,分别分享了各自在智慧农机、南南合作、可持续供应链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在圆桌对话环节,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会长贾广东、鑫荣懋智利有限公司副总裁李琳与先正达集团可持续发展、企业事务与转型执行副总裁柏杉、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农业处负责人劳德米尔·穆勒等中外嘉宾围绕可持续难题与贸易高质量发展两大议题展开讨论。

本次论坛现场还举行了由央视农业农村节目中心创作的精品纪录片《村庄里的中国》外文版首发仪式。

来源:国际在线

♦  观察 ·  Analysis  ♦
 
 
 
 

从进博会看全球农业协同发展新图景

当源自秘鲁的“沙漠脆脆蓝莓”通过“一带一路”新动脉——钱凯港跨越17000公里抵达上海,当来自新加坡丰益国际旗下的金龙鱼品牌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甘油二酯油”亮相展台,当“最不发达国家”马里的天然咖啡豆与新西兰佳沛的高品质奇异果同台展示,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为全球展现出一幅开放和可持续的农业全球合作新图景。这场延续八载的“东方之约”,早已成为中国践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鲜活缩影,为观察中国农产品消费变革与全球农业协同发展提供了最佳窗口。

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正引导全球供应商主动调整策略。现阶段,我国消费市场正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境外企业也顺势而为,以更精准的供给响应中国市场对农产品品质的追求。观察今年各展商的首发产品,便能窥见这一精准考量:境外企业瞄准中国消费者对个性化、健康化的追求。都乐首发“臻选”超甜蕉,让消费者在吃到更甜香蕉的同时,也找回了小时候的“香蕉味”;上好佳首发以芋头为原料的原切脆片,既保留了维生素E、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元素,又不失吃“薯片”的美味和快乐。可以看出,境外企业早已不是简单地“输出产品”,转而开始深入研究中国消费升级规律,通过产品创新实现与中国市场的同频共振。

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为农业全球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博会“永不落幕”的特性,也推动短期展览转化为长期合作。加纳巧克力、肯尼亚紫茶等产品通过进博平台进入中国市场,借助高效通关与物流网络,做到了从异国产地直达中国消费者手中;马来西亚猫山王鲜榴莲等新鲜水果,甚至做到了“昨天国外落果,今天中国上架”的极高效率。从优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到设立农产品通关“绿色通道”,再到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建立稳定的农产品贸易合作机制,中国用开放的姿态迎接全球农产品和农业技术落地开花。

进博会搭建全球共享、开放合作的国际平台,为推动全球经贸合作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活力。从连续八年参展的“老朋友”到首次亮相的“新面孔”,各国展商的持续参与印证了中国市场的独特吸引力;从“最不发达国家”的特色农产品到跨国企业的创新解决方案,进博会包容多元的特性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都能共享中国发展红利。这种双向奔赴的合作,不仅是经济层面的共赢,更是全球治理中“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的生动实践。

站在第八届进博会的新起点回望,进博会早已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和全球农业协同发展的“黏合剂”。中国以开放之姿让世界共享发展成果,以消费升级之力引领全球供给革新,最终实现“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的共赢局面。随着更多全球优质农产品进入中国,这场“东方之约”必将持续为全球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构建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全球农业发展新格局。

来源:农视网

作者:张思逸

♦  视点 ·  Viewpoint  ♦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赵兵:

中国方案已成为全球粮食安全的变革力量

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全球南方农业可持续发展交流对话”分论坛11月6日在上海举行,与会中外人士就当前全球南方农业面临的问题和困境进行分析讨论,并就中国在相关方面作出的贡献给出好评。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赵兵指出,全球粮食安全的基础日益脆弱。去年,全球有近7亿人面临饥饿,已经超过了全球人口总数的8%。其中,非洲和亚洲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但他们又是全球粮食生产的主要地区。他分析说,问题不在于粮食短缺,而是农民缺少优质种子和化肥、负担得起的保险、实时气象数据、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以及能让农民从劳动和自然禀赋中获利的市场。

赵兵认为,面对困境,中国提供了一种模板,可供政府在制定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时进行参考。同时,中国推广适用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技术,并帮助农民接触和利用线上贸易。这些做法已经被证明有效,可供具有相似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和制度自由度的国家借鉴,让他们避免常见发展难题,更有信心地实现快速发展。

赵兵指出,中国这种实用工具与战略见解的结合,已经成为全球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真正变革力量。 

来源:中新网

作者:张焕迪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孔繁新:

加强南南合作 共筑全球南方农业可持续发展根基

“深化南南合作、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关乎全球南方各国人民的生存与发展,更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人类共同的未来。”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全球南方农业可持续发展交流对话”分论坛上表示。他认为,中国农发集团作为中国农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始终秉持“立足农业、服务全球”的宗旨,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友好合作已有40年的历史。

结合中国农发集团在农业国际合作中的具体实践,孔繁新在论坛现场分享四个方面的体会:一是深化科技合作,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中国农发集团始终把科技合作放在首位,通过农业技术援助、共享中国技术、共建研发平台、共育专业人才,助力全球南方国家提高粮食安全自主保障能力。目前已在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杂交水稻、玉米、油菜新品种试验和示范推广;二是创新合作模式,打造互利共赢新范式。中国农发集团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农业合作从单一项目向全产业链拓展,从短期援助向长期合作转变,构建起多层次、宽领域、可持续的农业合作新格局;三是搭建联通平台,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畅通。中国农发集团积极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产品贸易平台,助力全球南方国家优质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四是推动绿色发展,共谋农业可持续发展未来。中国农发集团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农业国际合作全过程,通过推广保护性耕作、有机肥施用、智能节水灌溉、光伏提水设施等绿色农业技术,帮助合作伙伴建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 

来源:海外网

作者:李雪钦

♦  时评 ·  Commentary  ♦
 
 
 
 

“全球南方”故事有新篇

从提供免费展位、绿色通道,到首次设立最不发达国家专区,进博会为长期处于国际经济格局边缘的全球南方国家搭建起共享机遇、共促发展的广阔舞台。在当今全球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之际,来自全球南方国家的参展商满怀热忱,携丰富产品共赴这场“东方之约”,踊跃融入中国大市场的开放浪潮,合力谱写出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当前,“全球南方”正以群体性崛起之势,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多家国际机构分析显示,“全球南方”近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跃升至约80%。然而,与其经济实力提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参与度仍显不足。无论是全球性会议还是大型经贸展会,全球南方国家虽有强烈的参与意愿,但常常由于信息不对称、渠道建设成本高、合规流程复杂等问题而难以深度融入。

进博会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宝贵机遇,在这里,全球南方国家“含量”十足。走进本届进博会首次设立的“最不发达国家产品专区”,来自赞比亚的蜂蜜、阿富汗的手工羊毛地毯、埃塞俄比亚的咖啡豆等特色产品,吸引了众多客商关注。在虹桥经济论坛上,关于“增强全球南方经济韧性”“全球南方农业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引来大量关注,为全球南方国家代表提供了畅谈愿景、对接合作的宝贵平台。

进博会搭建共同发展舞台的背后,是中国推动“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坚定初心。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南方”的天然成员,中国始终致力于深化南南合作,以开放纾解发展之困。多年来,中国尽己所能向160多个国家提供发展援助,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创设“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不久前,中国还与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启动“中国—联合国全球南南发展支持机制”,旨在通过更多务实的三方合作,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杨啸林

♦  声音 ·  Voices  ♦
 
 
 
 

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农业事务负责人劳德米尔·穆勒:

对于我们而言,进博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它不仅深化了巴中之间的关系、友谊与合作,也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伙伴们能够“同在一屋檐下”,共享机遇。全球南方国家面临一些共同的挑战,粮食安全是挑战之一。中国拥有的先进技术非常重要,能帮助我们在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加纳商业银行及亚非银行业务主管奥蕾莉娅·芭芭·奥达梅:

进博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变化,特别是对我们的农业领域来说,我们为出口商寻找买家,这能帮助他们扩大生产。同时,进博会也促进工业发展,帮助我们的人民实现就业,这意味着他们将有足够多的工资购买需要的东西,所以购买力也提升了。这对加纳和中国来说是双赢的局面。

中东全球事务委员会高级研究员艾哈迈德·莫尔西:

全球南方国家之间应当加强合作,并在友好国家的支持下,共同促进经济发展与民众福祉。中国举办像进博会这样的大型展会,本身就是推动全球南方互动和多边主义的重要一步。鼓励那些平时在多边舞台上代表性不足的国家参与到全球性平台中来至关重要,因为这将促进更广泛的交流和更具活力的合作。

 

《 现代物流报 》( 2025年11月12日 11版)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