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冷链 • 正文
产经述评:

“新场景”赋能,冷链物流升级提速

  来源 : 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 : 常河山
发布时间:  浏览:

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常河山

国务院办公厅11月7日发布的《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首次以重磅政策形式确立“场景培育开放”的发展方向,为各产业创新发展搭建了“试验场”与“连接器”。

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贯通实体产业与流通环节的关键纽带,冷链物流行业在政策赋能下,正迎来技术迭代、模式创新与生态重构的多重机遇。

政策锚定核心场景,夯实行业发展基础

冷链物流是典型的“技术-场景-产业”深度绑定领域,生鲜农产品保鲜、医药冷链运输、跨境冷链配送等应用场景,对温控精度、运输效率、安全追溯等核心指标有着刚性需求。《意见》明确覆盖交通运输、农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场景,与冷链物流核心应用领域高度契合,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明确政策指引。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中国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农产品产地综合低温处理率已达32.0%,较2020 年提升11个百分点。其中,果蔬、肉类、水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分别为24.0%、80.0%和83.0%。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冷库总容量已有2.6亿立方米,折合库容约为1.04亿吨,同比增长6.12%。

一系列数据印证了政策推动下农产品冷链核心场景的提质增效成果,为新技术在农产品冷链场景的落地提供了坚实硬件支撑。

协同共享破壁垒,加速资源整合进程

《意见》强调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示范引领”与“场景开放协同共享”,为冷链物流打破行业壁垒、构建一体化网络提供了关键支撑。长期以来,冷链物流存在仓储资源分散、运输线路割裂、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而政策推动的综合性特色场景开放,正加速行业资源统筹整合。

中交广州供应链作为央企子公司,已在广州、武汉、重庆、昆明等物流枢纽布局总投资超70亿元的冷链智慧产业园,通过开放基础设施网络与相关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在仓配服务、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为国企与民企场景协同共享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模式。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启动农产品流通网络三年升级行动,推广“1+N”联动模式,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建设产地冷链综合服务中心,计划到2027年培育30家带冷链枢纽功能的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进一步推动全国冷链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协同利用。

新场景拓展边界,推动行业提质升级

战略性前瞻性场景供给的强化,让冷链物流突破传统边界,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意见》提出的海洋开发、交通运输等新场景,将催生远洋冷链、跨境冷链专线等新型需求;生物技术场景则对医药冷链的全程温控精度、可追溯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倒逼行业从“被动保鲜”向“主动管控”转型。

同时,《意见》将场景作为“制度建设试金石”,为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完善、监管模式创新提供了实践基础。例如四川通过智慧冷链一体化平台为1.2万座冷库建立“数字身份证”,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府同屏监管,成为场景化实践推动监管模式创新的生动案例。而农业农村部通过将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列入《农业综合统计调查制度》,设置18项核心指标开展全国范围调查,也为行业标准优化提供了权威数据支撑。

场景开放政策的落地,为冷链物流行业注入了强劲创新动能。未来,随着新技术在各类场景中加速应用、资源整合持续深化、制度环境不断优化,冷链物流将不仅是保障商品流通的“大动脉”,更将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消费升级、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因此,抓住场景培育开放的政策机遇,冷链物流行业有望实现质量效益与规模体量的双重跃升,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