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降碳 苏北运河助力水运绿色低碳转型
7月10日至16日是第33个全国节能宣传周,7月12日是全国低碳日,为响应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7月11-12日,苏北航务管理处围绕“节能降碳,你我同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主题,持续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
水运作为最低碳的交通运输方式,在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的意见》对加快推动水运绿色低碳转型要求中,承担着重要任务。苏北运河作为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承担我国南北水上运输的重任,是支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实施的重要水运通道。2022年,苏北运河货物运量3.39亿吨,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2年各省水路货运量统计数据显示,江苏省水路运输货运量10.92亿吨,苏北运河货运量占比31%,发挥了大数量、长距离干线运输中的主力作用。
为加快推进水运绿色低碳转型,切实做好航运转型发展"绿色赋能",苏北航务管理处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把绿色低碳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水运行业降碳、减污、扩绿和可持续发展。
建设绿色低碳的航运基础设施
优先采用生态影响较小的航道整治技术与施工工艺,持续推进生态绿色文化航道、加快绿色低碳船闸建设;完善锚地、服务区绿色低碳设施建设,打造智能化、绿色化水上服务区;积极梳理研究苏北运河沿线航闸能源消耗情况,降低船闸运行能耗。
在扬州航务中心邵伯船闸开展“绿色船闸”试点建设,通过推动新能源发电扩建、智能岸电等13项试点项目建设,采用太阳能、LED等节能环保方式,进一步降低生产办公能源消耗。2022年,邵伯船闸试点引入安装3棵10kW新型“光伏树”,年发电量约3.5万度,折算减少碳排放量约27.48吨。
在淮安航务中心淮阴船闸建成国内首例利用内河航道护岸建设的光伏电站,经过2019年、2022年先后两次扩容后,目前淮阴船闸光伏电站规模已达210kW,截至2023年7月12日,淮阴船闸光伏电站2023年累计发电量约15.694万度,按照国际标准的1度电等于0.785kg碳排放量计算,折合标煤123.2吨,相当于全年折合减少碳排放量211.2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低碳运行。
推广更加清洁低碳的航运装备
持续提升苏北运河航行船舶节能环保水平,大力支持发展绿色动力船舶,提升LNG、氢能源等清洁能源在内河船舶上的应用水平。除落实相关支持政策外,苏北航务管理处还积极配合省厅,对接开展充换电设施布局调研,做好苏北运河航段船用LNG加气站选址、LNG换罐补给船舶营运服务保障工作。
苏北航务管理处还不断推进高效适用船舶研究应用,支持内河集装箱(滚装)经济性、高能效船型、河海直达系列船型、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等研发与推广应用。在严格落实《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支持集装箱船舶发展政策的同时,开辟绿色通道,保障集装箱“五定”航线上的船舶快速过闸,引导适箱物资转向内河水运,2023年上半年,苏北运河累计通过集装箱船舶23.8万标箱,同比增长38.3%,进一步推动“公转水”“铁转水”联运发展,从提高船舶运输效益角度实现货物运输单位能耗降低。
优化提升航闸养护绿色低碳水平
推行绿色低碳航闸养护,探索建立航闸养护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体系,推行主动式、预防式、精准化养护,加强绿色低碳养护装备配置。
在苏北运河推广应用太阳能等新能源航标灯、航标遥控遥测技术,目前苏北运河全线已配置198座新能源航标灯,航标遥控遥测系统覆盖率达98% ,有效降低航标日常能耗及航标维护能耗。
同时,通过不断提升现代化管养水平,降低作业能耗。扬州航务中心施桥船闸试点“集中控制、少人应急”运行管理模式;淮安航务中心率先开发船闸智能在线监测与巡检系统;宿迁航务中心建成标准化养护中心,实现设备运行智能监测、数据管理和智慧养护多场景落地应用;徐州航务中心研发机电在线监测系统;船闸应急保障中心深入开展作为船闸控制“核心大脑”的PLC国产化替代研究,不断完善养护数据库建设,发挥PLC汇聚功能,实现重点设施设备全方位监管及船闸故障的远程辅助智能诊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