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俊:冷链物流数字化转型,现在应该由未来定义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张天阳
中通冷链信息科技高级总监李世俊以《网络化冷链物流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探索》为题进行案例分享。
李世俊认为,冷链数字化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信息化、数字化、数智化。总结来说,信息化强调的是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数字化强调的是数据的数字化处理和应用,而数智化则更强调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智能化的业务和决策。这三个概念在企业和组织的技术转型和业务发展中相互关联、相互支持,代表了不同层次和阶段的发展和进化。
信息化是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企业经营过程的信息描述,是业务数据化,本质上是一种管理手段,侧重于业务信息的搭建与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缺乏互通,于是形成了信息孤岛,而数字化则打通了各个信息孤岛,让各系统数据得以连接,形成业务闭环。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地、多维地分析,协助管理者进行日常运营。数字化的核心是数据处理能力。数智化,数智化本质就是数据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技术,通过数据的深度学习、分析、模式识别、预测和优化,实现智能化的业务决策。帮助企业快速应对变化,创新发展。
其次,三个阶段并非彼此割裂,而是彼此融合,层级过渡,量体裁衣,切忌盲从!数字化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缺乏互通,于是形成了信息孤岛,而数字化则打通了各个信息孤岛,让数据得以连接。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地、多维地分析,对企业的运作逻辑进行数字建模,指导并服务于企业的日常运营。数智化本质就是通过数字化实现智能化。一是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让系统具有实现状态感知、实时分析、科学决策、精准执行的能力;二是借助数字化模拟人类智能,让智能数字化,进而应用于系统决策与运筹。更多情况是数智融合,推动系统智慧生成。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应用程度的快速提高,“数智化”的概念也在不断丰富。数字技术与产品结合,产品变得更“聪明”,这是第一阶段;将数字技术用于企业管理,企业更高效,这是“数智化”的第二阶段;数据上云之后,不同来源的数据形成聚合,人机协同的领域日益扩展,平台系统更智能,这是“数智化”的第三阶段;人与人之间“思维互联”,人与物思维互联,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智慧协同是数智化发展最高阶段,即智慧世界阶段。智能化的本质是系统具有感知、分析、决策和执行的能力。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区别在于最终决策谁来做。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直接进入数智化阶段,恐怕有些不切实际;只看眼前,难免成为井底之蛙。正确做法是结合企业当下情况,锚定远景目标,谨记“现在不是过去的延长线,而应当由未来定义”,基于未来投资和建设企业数字化亦或是数智化,在方向大体正确中适时调整、稳步推进。
总结来说,信息化强调的是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数字化强调的是数据的数字化处理和应用,而数智化则更强调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智能化的业务和决策。这三个概念在企业和组织的技术转型和业务发展中相互关联、相互支持,代表了不同层次和阶段的发展和进化。
以中通为例,中通冷链拥有独立自主研发的仓干配一体高效智能系统群,为数字化运营提供信息化保障,在2021年年底,中通快递已完成了总部园区的实景三维模型,通过接入园区内在线传感器,根据现有园区各功能区的区位布局,基于此三维模型开展园区内生产规划、调度运行和维护管理的全过程应用,从而实现园区内人、车、物在精准运行、资源优化和配置服务中的全过程精益化管理。24小时专人值守,保障行驶及温度安全,全链路信息化管理,全程温度可控、可视、可追溯:网点上门取货、客户现场测温、拍照、录单上传温度和照片。支线、干线车辆全部绑定测温设备,可实时获取车辆运输轨迹、在途温度。通过地图和折线图的形式展示轨迹和温度的变化情况,循环保温箱内嵌IOT测温设备。派、签时单号绑定设备获取轨迹和温度。
关于冷链数智化思考,李世俊认为未来,要通过运力数字化构建运输网络感知能力,在无人自动化方面,自动分拣、自动播种、自动立体库、无人叉车广泛应用,在智慧方面,中通的 “智慧物流大脑”,囊括快递链条中最核心的环节,实现全链路,全场景决策分析将前沿技术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为业务带来价值。
(本文系作者在“2023年首届长三角数字供应链与智慧物流发展大会”上的演讲,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张天阳整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