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发展现状
2013年3月,国务院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航空港区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国务院批复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规划》批复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调研河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锚定《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围绕“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和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五大战略定位,坚持建设大枢纽、发展大物流、培育大产业、塑造大都市的发展思路,抓创新、抓开放、抓建设、抓招商,推动航空港区成为河南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先导平台、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的核心载体和河南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一是全国重要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加速形成。郑州机场成为4F级机场,具备年吞吐量客运4000万人次、货运110万吨的保障能力。在郑州运营的客货运航空公司分别达到38家、29家,客货运航线分别为167条、42条,初步形成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航线网络。客货运年吞吐量高峰期达到2912万人次、70.3万吨,行业排名分别上升至全国第11位和第6位,中部地区“双第一”,货邮吞吐量连续2年跻身全球货运机场40强。高铁郑州航空港站建成投用,郑万、郑合高铁以及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在此交汇,中欧班列(郑州)第二集结中心开工建设。航空港区已形成以航空物流为引领,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电商物流等特色物流竞相发展的格局。
二是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以现代物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现代服务业等为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2022年,航空港区工业总产值达到5359.4亿元,拥有营收(产值)超100亿企业5家,50—100亿企业7家,10—50亿企业21家。电子信息产业从单一的手机制造逐步拓展到后端模组、半导体、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关联产业,形成了“芯屏网端器”全产业生态圈,产值达到5282.4亿元,成为全球重要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累计生产苹果手机11.39亿部。
三是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地位基本确立。航空港区已形成包括国家一类航空口岸,综合保税区,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肉类、进境动物、国际邮件经转、进口药品7个功能性口岸的“1+1+7”口岸体系。航空口岸全面实施“7×24小时”客货运通关保障和货物出口“提前申报”通关模式,通关效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郑州新郑综保区外贸进出口值实现自封关运行以来“十连增”,2021年居全国综保区第2位、海关特殊监管区第3位,被海关总署誉为“小区推动大省”的开放典范。河南联合签证中心常态化运营,成为河南最大的签证便利化平台,联合国工发组织北方协同中心、马来西亚商贸服务中心等外事机构相继落户。
四是现代航空都市雏形初现。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统筹”,按照区域功能定位差异化配置资源要素,全面提高城市承载力、吸引力、带动力。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6平方公里拓展至105.6平方公里。供水、供电、燃气、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覆盖面积达220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37%。积极谋划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一批5G、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量子科技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与郑州市中心城区实现轨道交通快捷联系,与郑州、开封、许昌形成“6条高速公路+6条快速路”的“一环四横八纵”快速通道网络。
五是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作用不断彰显。航空港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主要经济指标领跑全省,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00亿元,增速高于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省的70%以上,为郑州富士康配套企业覆盖全省9个地市,新郑综保区对全省进出口的贡献率保持在60%以上,带动全省进出口总额进入全国前十,跨境电商业务量占郑州跨境电商综试区的一半以上,成为推动郑开同城、郑许一体化发展的黄金三角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