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陆港常态化运营进入新阶段
现代物流报记者 代振锋
通讯员:李 丹 海 珂 摄影:杨 瀚
3月17日下午,随着震耳悠长的汽笛声响起,兰考县陆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组织的又一列满载货物的集装箱专列缓缓驶入兰考陆港园区,此举标志着兰考陆港正逐步迈入常态化、规模化运营新阶段。
为加快兰考陆港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兰考县陆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坚持边规划建设、边招商运营的“组合拳”思路。截止目前,兰考陆港已经累计发出、到达集装箱达354个。
兰考陆港有哪些主要业态功能?兰考县陆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星表示,兰考陆港作为区域内核心物流枢纽,充分展现物流集散、资源调配方面的专业优势。随着班列运营体系的持续完善,兰考陆港将进一步释放"通道+枢纽+网络"的叠加效应,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物流效能注入强劲动能。
目前,各地陆港的发展异常迅速,兰考陆港将如何定位并实现“弯道超车”?
金星介绍说,兰考县陆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兰考国际陆港项目的独家运营主体,始终立足供应链、服务产业链、创造价值链,按照“四三二一”的运营思路发展陆港业务,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陆港+”推进平台建设,创新贸易方式,改变物流通道,推动兰考陆港走向数字化、智慧化、国际化。
据了解,兰考陆港地处“一带一路”承东启西的节点位置,铁路、高速公路主干线在此交汇,是豫东、鲁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郑开兰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5月,兰考县人民政府与山东港口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山东港计划授予兰考陆港“内陆港”,赋予兰考陆港沿海港口的前沿功能,在物流、通关、订舱、产业、基础方面具有极强优势。
目前,兰考陆港园区内铁路支线直接介入陇海铁路,区内规划建设陆港大厦、保税仓、普通仓、粮仓、冷库、铁路集装箱堆场、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基础设施完善。
兰考县陆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采用市场化运作,破解财政“输血”的短期模式瓶颈,创新“市场化造血”机制,着力以拉伸兰考县域及周边地区木制品、农产品、冷链等产业发展为目标,通过贸易通关、市场交易、物流运输、金融服务等服务功能,实现对区域经济带动和辐射作用最大化,逐步成长为豫东经济发展的行业新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