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新路径——河南省发展改革委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解读
交通运输领域是化石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的三大重点领域之一。随着运输需求持续增加,交通基础设施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运输装备保有量也将持续增长。当前,已达峰国家和城市的交通运输领域能耗与碳排放的占比一般为20%—30%,而我省指标约为8%,完成双碳目标任务十分艰巨。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实现碳达峰迫在眉睫。
交通运输“减碳”任务艰巨
河南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京津冀—粤港澳主轴、大陆桥走廊、二湛通道在我省交会,“米+井+人”字形综合运输通道加速构建,郑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能级迈上新台阶,洛阳、商丘、南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速,但货物运输结构偏公、绿色出行比例偏低等问题依然突出,对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形成瓶颈制约。
货物运输结构偏公。我省公路网络发达,可提供个性化、高品质、性价比较高的服务。但铁路运输优势未充分发挥,干线铁路部分区段运能不足,支线铁路、铁路专用线网络未健全、疏解功能偏弱,公铁货运比价倒挂依然存在。同时,水运运输供给不足,航道等级低、里程短、覆盖小,港口集约化、专业化程度低、集疏运体系不完善。
绿色出行比例偏低。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轨道交通接驳换乘不便。公共交通服务能级亟须提升,公交站点及路线布局合理性、公交出行准点率、高峰时刻畅通率等仍需完善,公共交通吸引力不足。
运输组织水平偏弱。多式联运枢纽数量少、规模小、功能弱。运输经营主体“散小弱”,缺乏具备供应链整合和平台组织能力的“链主型”龙头企业。一站式运输出行平台还未建成,客运一站服务、货运一单制推进缓慢。
能源消耗偏油。公路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仍然较低,截至2022年年底,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89万辆,仅占汽车保有量的4.5%。铁路电气化率为86.3%,与湖北(94.5%)、山东(91.4%)等地存在较大差距。水运及民航交通运输工具以柴油、航油为主要能量来源。
碳排放总量仍处于上升区间。2010—2020年期间全省交通领域消耗化石能源产生的碳排放量年均增长约8.5%,其中“十三五”期年均增长率约4%,较“十二五”期降低69.5%,增长幅度呈现放缓趋势。
重点发力推动“碳达峰”提速
开展低碳运输装备升级行动。一是优化完善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逐步扩大新能源车对传统燃料车辆比较优势。二是推行公共服务领域绿色替代,扩大新能源移动重卡应用场景,探索推动大宗货物“铁路干线+新能源重卡接驳”。三是推广智能化、轻量化、高能效、低排放的营运车辆,引导高耗低效营运车辆有序退出。完善超标排放机动车闭环管理联防联控机制。
开展低碳运输结构促进行动。一是加快推动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推进公路超载超限治理。二是优化提升国际多式联运通道功能,深化郑州—卢森堡“双枢纽”战略合作,提高郑州至欧洲、东盟、中亚国际班列运能,加密新开三门峡至青岛、驻马店至宁波等铁海联运线路,拓展周口港、信阳港河海联运线路。三是完善多式联运枢纽节点,推进货运“无缝衔接”。丰富多式联运产品,创新“卡车航班”运营模式,探索“航空+高铁”联运形式,开展高铁货运尝试。四是构建高效、综合、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加快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保持私家车稳步增长。
开展低碳基础设施建设行动。一是建设“米+井+人”综合运输通道,实施高速铁路“拓展成网”、民航机场“强枢增支”、高速公路“13445”、普通干线公路“畅通畅连”、农村公路“提档提质”、内河水运“通江达海”等重大工程,提高路网整体运行效率。二是强化交通线位、运输枢纽等资源的统筹利用,推广应用低碳生态工程技术和材料,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与碳排放。三是开展交通基础设施生态化提升改造,建设绿色交通廊道。四是创新“光伏+交通”模式,构建枢纽场站“分布式光伏+储能+微电网”的交通能源系统。五是推进高利用率场景探索充电服务共享模式,搭建覆盖全省、功能完善的智能充电服务网络。六是建设河南郑汴洛濮氢走廊,完善氢能储运网络,支持有条件的地市适度超前布局加氢站。
开展低碳交通技术创新行动。一是推动物流信息平台、综合出行信息平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优化完善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推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以及海关、市场监管等信息交互共享。加快5G、大数据等新技术与交通深度融合。二是支持汽车节能技术研发,提升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水平。推动船舶应用绿色能源,探索船舶低碳或零碳动力技术。
开展交通低碳转型保障行动。一是完善交通运输领域能耗统计体系、能源计量体系、能源消费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整合既有各交通方式能耗、环境监测平台。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等在碳排放实测、核算领域的应用。二是探索建立城市绿色出行“碳普惠”制度。健全交通运输装备能效标识制度。创新环境成本内部化机制,拓展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三是优化都市圈和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合理布置城市功能区,推进职住平衡和产城融合发展,将通勤时间纳入都市圈和城市等有关规划的预期性指标。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