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单体港口通航!“豫货”出海再添新航道
2022年1月4日是河南省内河航运值得纪念的日子。
当日上午8时许,随着信阳市委书记蔡松涛的一声令下,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正式开航,11艘满载“豫货”的货船同时起航,向目的地蚌埠港或嘉兴乍浦港驶去。与此同时,淮安港、嘉兴乍浦港内的2艘集装箱货船已经完成了集装箱吊装,准备向淮滨驶来。
淮滨中心港区至连云港、淮安港、嘉兴乍浦港的三条集装箱航线同时开通,有效打通了连接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圈的通道,也拉近了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河南与大海间的距离。
其实,内陆河南人早就怀揣着出海的梦想。无奈,有着“千里长淮第一港”美誉的饮马港就在淮滨县城旁,但是因为缺少集装箱码头,只有散货运输的饮马港,虽然具备通江达海的能力,但是无法与世界航运主流的集装箱运输来进行接驳。为了梦想,2018年10月,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正式开工建设,要打造一个公、铁、水一体化的港口。
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位于信阳市淮滨县城东淮河岸边,港区周边运输体系完善,淮息高速、淮固高速、在建的淮阜高速,国道328、220,省道210、214、334、335、336穿境而过,京九铁路纵贯南北,周边形成了公铁水一体化的多式联运体系。这里毗邻县产业集聚区东部,是河南省内集散货、件杂货、集装箱泊位于一体的最大综合性单体港口和综合性物流园区,共设计20个千吨级泊位,年吞吐能力2080万吨。码头的后方就是占地900亩的物流园,周边县域生产的轻纺、食品、建材、煤炭、粮食、油气等“豫货”可以方便快捷地输入港区。
签约后的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在2022年就可以实现年货运量800万吨,集装箱货运量6000标箱的目标。
元旦假期,淮滨县百亚工艺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过几天港口就通航了,得抓紧时间生产给客户发货,假期只能轮流休息。”公司主要生产户外家具,主要销往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之前货柜都是运送到安徽阜南县通过火车运送到嘉兴港,再装船运往欧洲等地。现在工厂门口就有港口了,货物运输更加便利,最关键的是价格要比之前铁路运输便宜很多。
“从淮滨走水路,一个柜子就能省近2000元的运费,这省下的可都是企业的利润。”百亚副总经理张勇说,公司平均每年最少要往国外发400多个货柜,算下来能增加不少利润。2023年年底船闸修好后,能节省一半的运费。公司董事长甘海明说,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很多出口加工型企业都是围绕着港口布局发展的,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出口加工型企业选择落户淮滨及周边县市。
安钢集团信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就设立在信阳明港镇,原本该公司所需的进口铁矿石大都是通过海轮运送到连云港后,再通过铁路运送至明港镇。随着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与安钢集团的签约,未来该厂所需的进口铁矿石将直接通过海河联运的方式抵达淮滨。
淮滨县弱筋小麦种植面积75万亩,是全国弱筋小麦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占到整个河南省弱筋小麦种植面积的60%,年产32万吨。为此,五粮液集团专门在淮滨县建立弱筋小麦种植基地30万亩,五粮液集团原料需求量的50%以上来自淮滨,等年底江淮运河通航后,淮滨至宜宾的航线距离将缩短500公里左右,届时小麦便可以直接用船只运送。
伴随着信阳港·淮滨中心港区通航,将开启淮滨航运新征程。全力发展“流通贸易型”县域经济,着力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豫货”出海的集散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