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港航 > 航运 > 正文

6部门印发文件,聚焦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雨辰 时间:2025-07-02
导读:6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下称: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情况。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雨辰

6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下称: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情况。

会上介绍,今年6月,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交水发〔2025〕60号,下称:《意见》),为促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引。

当前,内河航运在我国做强国内大循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2024年2月的第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出,要强化“公转铁”“公转水”,优化主干线大通道,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

(图源:国新办官网)

那么,我国在内河航运建设方面有哪些成果?本次6部门印发的《意见》,又有哪些值得港口航运关注的内容?

内河直达优化物流成本与效率

在2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付绪银介绍,内河航运具有运能大、成本低、绿色低碳等比较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内河航运航道网络体系不断完善,船舶装备水平显著提高,绿色低碳智慧转型的步伐加快。

2024年,我国三级及以上的航道里程达到1.6万公里,比2012年增长了62%;内河亿吨大港已经达到23个,是2012年的2.3倍;内河货运量达到49.5亿吨,是2012年的2.2倍,货物周转量达到了2.2万亿吨公里,是2012年的2.9倍。

内河航运在降本提效上的成果也逐渐显现。2024年长三角集装箱经过河海直达运输,由三省一市直达运抵洋山港出海,运输时间平均缩短2天,单位集装箱物流成本降低约800元。

同时,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实现规模化应用,已有超过1000艘新能源内河船舶;智慧航道建设成效明显,长江干线2800多公里航道实现了电子航道图全覆盖。

目前,全国已建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3座,自动化干散货码头29座,自动化码头应用规模、作业效率、技术水平都走在世界前列。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内河航运还存在短板和不足。据了解,我国航道还存在堵点卡点,港口枢纽辐射能力不强,运输组织化水平还不高,在综合交通运输中的比较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为更好发挥内河航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优势和潜力,交通运输部统筹推进内河航运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运输服务“软提升”,着力推进内河航运全要素、全链条高质量发展,构建新时代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1+1+N”的政策体系。

付绪银在会上介绍,第一个“1”是今年3月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推进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行动方案》;第二个“1”是6月印发的《意见》;一个“N”,指实施长三角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行动,以及内河智能航运、绿色发展、智慧转型等专项行动。

《意见》聚焦综合运输枢纽建设

据了解,本次《意见》提出“提升设施装备水平、提升运输服务水平、提升运输组织效率、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智慧创新发展、加强与经济产业融合、提升行业治理能力”的7个方面共23项重点任务。

以下五个方面值得重点关注:

打通进港铁路“最后一公里”

在提升设施装备水平方面,《意见》指出,要以内河主要港口为重点,强化资源要素集聚,提升枢纽功能;加快打通进港铁路“最后一公里”,发展融合各种运输方式的集疏运体系,提升设施联通水平。

当前,我国铁水联运发展持续取得成果,运输规模不断扩张。2024年全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达1335万标箱,同比增长15.4%。重庆果园港、南京龙潭港等国家级铁水联运枢纽通过铁路专用线直连码头,打通进港铁路“最后一公里”,这些成果需要得到进一步推广。

发展内河水运网络货运平台

在提升运输服务水平方面,《意见》指出,要有序发展集船货撮合交易、联运服务等功能的内河水运网络货运平台,推动运输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鼓励相关港航企业开展网络平台水路货物运输业务。

目前网络货运平台在道路货运领域已经比较普遍,水运领域相关业态正在形成。平台经济具有船货匹配的优势,有利于减少船舶空驶和等货时间以及船找货、货找船等情况,提升运输组织效率和船舶的经济效益,降低运输成本。

大力发展水水中转,强化综合运输一体衔接

在提升运输组织效率方面,《意见》指出,要发展一批重点联运港口,培育一批江海联运品牌航线,完善长三角、珠三角水网地区江(河)海联运体系;加快港口多式联运换装设施与集疏运体系建设,推动内河航运与国际海运、公路、铁路等方式间规则标准衔接。

水水中转是指通过港口或枢纽,使集装箱、商品在不同水域或航线进行中转,实现从起始港到目的港的全程水路运输。水水中转包括江海联运、干支联动等方式,对优化运输结构、强化港口集疏运能力、物流降本提效等有着重要作用。

推动设施装备、行业管理智慧化

在推动智慧创新发展方面,《意见》指出,要研究制定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设评价标准,推进高等级航道和具备条件的内河主要港口应用智能感知设备、数字孪生等技术,完善港口航道运行监测机制。

(图源:新华网)

航道运行监测机制主要包含监测设备的智能化、标准化及电子航道图等系统的覆盖。目前,我国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超过9950公里,港口航道运行监测机制建设取得一定成果。

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设评价标准还有待制定,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杨华雄在2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研究制定智慧港口、智慧航道的建设评价标准。

推动港产城协同发展

在加强与经济产业融合方面,《意见》指出,鼓励内河港口企业拓展港口市场腹地,促进大宗商品交易、农产品加工、跨境电商等上下游产业发展,积极服务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强内河航运与重点临港产业、物流业的衔接,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实现短支航道“通港达园”。

当前,我国港产城协同发展现状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海港城市港口经济增加值达6.7万亿元,占这些城市经济总量的13.6%,同比增加3606亿元。港口对海港城市二产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在促进腹地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材料:

我国内河航运能力持续提升(权威发布)| 人民网

责任编辑:崔哲源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相关推荐: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