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过半汽车经销商亏损,转型新能源成大势所趋?
今年年初,汽车市场开启了一轮价格战,至今“战火”都没有消退。在此背景下,经销商的经营困难也愈发加剧。
日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下称《报告》)称,汽车市场外部环境纷繁复杂,汽车消费需求恢复缓慢,终端交易价格持续下探,上半年仅25%的经销商完成半年销量目标,大规模的新车降价虽然带来明显的市场增量,但增量更多的来自新能源汽车,传统燃油车生存压力显著,汽车经销商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剧,导致经销商亏损面扩大。
超半数亏损,生存艰难
“我是14年入的行,那个时候汽车市场还属于增量市场,印象中就很少有亏钱的情况,即便是这段时间亏了,过段时间就又挣回来了。”一位从业多年的经销商赵先生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2018年之前,基本上都在赚钱,那个时候合资品牌卖的最好,就和现在的特斯拉、比亚迪一样,甚至需要加价才能提车。至于一辆车能够赚多少,赵先生表示:“这个要看车型,不过在没有促销的情况下,大部分品牌也会给到5个点左右的返利。”
而除了卖车,在那个汽车市场竞争并不激烈的时候,售后服务也是经销商赚钱的利器。因此,部分经销商在尝到甜头后开始不断扩张。“行情好的时候,差不多一年就可以赚回建店的本金。”赵先生表示。
一晃近十年过去,不仅是房租上涨,人力成本也在提升,而车辆的价格却一直下降。赵先生对记者吐槽:“以前,1万块钱可以雇两个人,现在一个人都费劲。卖车的返点还是那些甚至更低,日子反而一天天不好过了。”
随着汽车品牌日益增多,4S店也越来越多,再加上各大企业频繁推出新品,导致市场竞争激烈。特别是在2018年之后,经销商的生存越来越难。加上近年来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迅速,对燃油车市场的冲击很大,曾经中国最大的经销商集团庞大也因此走上了退市的道路。
然而,庞大的陨落只是汽车经销商生存困难的缩影。2023年初,浙江中通控股集团旗下所有4S店全部关停;重庆排名前五的经销商集团——重庆龙华实业集团旗下多家门店也歇业或者转让;宁波海曙博纳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也被申请破产清算。
除了破产倒闭,2023年的汽车降价潮更是让经销商苦不堪言。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8月份,就有超过10家企业宣布对旗下车型进行价格调整,包括特斯拉、长城欧拉、上汽大众、零跑汽车等,降价幅度在1万元—7万元不等。不过,以价换量的行为并没有给经销商减轻压力,反而亏损更加严重。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伴随新车价格持续下降,经销商的亏损面进一步扩大,达到了近年来的高水平。上半年,有50.3%的经销商处于亏损状态,而盈利的经销商比例为35.2%,持平的比例为14.5%。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经销商们都有着车辆养护、门店租金、员工工资等高额支出。为了不使亏损幅度变大,经销商们只能降价,甚至将库存车低价卖给汽贸商。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品牌价格混乱,消费者购买意愿降低选择观望。”汽车分析师王坤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向新风口转型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经销商都在亏损。
根据《报告》显示,豪华/进口品牌的盈利情况较好,近半的经销商都实现了盈利,这也与豪华/进口品牌的销量增长有关。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7月,豪华车零售销量同比增长11%。
豪华/进口品牌销量的增长,也使其成为了经销商投资的重点。同时,比亚迪、广汽埃安、小鹏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品牌也是经销商的重要投资标的。《报告》显示,经销商认为新能源汽车品牌的独立建网符合汽车市场发展趋势,有利于强化消费者认知和市场拓展。
的确,当汽车产业整体转型时,很容易发现的一点就是曾经不愁卖的燃油车,现在不好卖了。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17年—2022年,中国燃油车销量减少了约700万辆,新能源汽车增加了447万辆。此消彼长之间,燃油车的市场占比由2017年的94%,滑落到2022年的72%。
赵先生告诉记者,当前他所在的汽车城有不少4S店改成了新能源品牌。此外,记者了解到,山东、浙江、成都、武汉、广州等地的一些汽车城内也有不少燃油车4S店也转变成了新能源品牌。这点,从各大经销商发布的年报中也可以看出。
中升控股在2022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幅达到了69.4%。在产品布局方面,2022年,中升控股在深圳、青岛等城市的小鹏新车交付中心和商超店也已投入运营。
永达汽车也在2022年扩大了新能源汽车品牌的门店授权。目前,永达汽车已经与SMART、小鹏、比亚迪等多个国内头部新能源品牌车企展开全方位战略合作,2022年已成功发展了36家新能源销售服务网点。
“也并不是所有新能源品牌都能赚钱,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很激烈,倒闭的品牌很多,所以拿不到大品牌代理权的话,宁愿继续做燃油车也不去碰新能源。”赵先生对记者表示。在他看来,选择新能源品牌要首选老牌自主车企的,例如东风、长城、吉利这些。“有集团支撑,起码有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车企也在加紧布局销售渠道,这恰好给经销商转型提供了平台。公开资料显示,长城哈弗将在年底成立800家经销商用于销售新能源车型;吉利银河系列计划在年底成立600家销售渠道,采用直营和经销商并行的销售方式;奇瑞iCAR品牌在10月份之前成立200家集销售、交付、体验和服务为一体的i-SPACE品牌中心,100家以上i-SPACE销售中心,通过300家的i-SPACE实现全国78%以上城市的覆盖。
王坤表示:“事实上,在这个汽车行业变革的时代,经销商也同车企一样经历转型。只有紧跟时代,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才能不被淘汰。”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新能源]中国工信部:欧盟反补贴调查将严重扰乱和扭曲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
- [新能源]进博看点|全球火热市场背后,新能源汽车如何跑出加速度?
- [新能源]纯电轻卡接受实测!远程星智H8E如何做到高效省电?
- [新能源]从国内到国外 看电动汽车“续航焦虑”怎么破
- [新能源]“向新转绿,共创共赢” 上汽红岩新能源生态合作伙伴大会成功举办
- [新能源]中汽协:8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2%和27%
- [新能源]针对新能源乘用车设定了减免税限额具体怎么计算?两部门答问
- [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再延4年!电动卡车不设限额或迎利好
- [新能源]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的“谋”与“略”:走向全球 海外布局提速度
- [新能源]国内首条氢能工业车辆制造生产线正式投产 商业落地瞄准物流、工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