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 我会受邀参加郑州市污染防治专家研讨会
2月18日上午,郑州市环委会攻坚办召开郑州市污染防治专家研讨会,来自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专家参加研讨,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霞参加了会议。
郑州市汽车保有量达到470万辆,位于全国第6位;千人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373辆,位于全国第2位;郑州作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重要的物流集散地,每天约8万辆重型货车在郑州穿行;移动源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全市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7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在这种复杂而严峻的形势下,郑州市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作成效如何?今后3-5年移动源污染防治方向在哪里?在郑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办公室召开的郑州市污染防治专家研讨会上,专家们给出了答案。
会议上由郑州市生态环境局介绍我市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近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坚持完善法律法规和机制体制建设,持续推进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不断丰富监管手段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工作成效逐渐显现。截止2022年底,建成45套遥感检测设备,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动车尾气监控网络;重点企业安装联网门禁系统1297家,在用车管理不断加强;对非道路移动机械实施统一管理,完成49190台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中心城区高频行驶的出租、公交等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推广应用在全国领先,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氮氧化物年均浓度大幅下降,2022年,氮氧化物年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同比三年攻坚战首年2018年下降46%,在全国空气质量168个重点城市排名中提升了52个位次;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中从倒数第4提升至正数第11位;在全国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位于第2位。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吴烨教授等专家指出:郑州市在环境资源禀赋差、环境承载能力不足、机动车存量巨大的情况下,这五年郑州市二氧化氮年均浓度降到了以前的一半,治理效果仅次于北京、深圳,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
针对今后的发展方向,专家们指出:深化移动源基础情况调查,尤其是活动水平、经济水平的调查,与一流专家团队合作,制定未来3-5年的移动源防治规划;加大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力度,利用本地铁路网发达的基础优势,实现“公转铁”突破;持续推广新能源车应用,学习先进地区绿色物流区经验,通过激励引导方式加大新能源车辆推广。
市环委会攻坚办副主任、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董建山在发言中对各位专家为郑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郑州市将充分吸纳专家们的意见建议,通过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生动实践,持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理念,持续加快绿色发展转型,让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针对本次会议,董建山要求:一是要深化成果,努力探索人口密度高物流发达的特大城市特色生态治理之路,向世界讲中国故事;二是要抓紧推进,短、中、长期目标有机衔接,工作任务要再细化,推进要更有力有序,尽快落地见效;三是要进一步健全机制,研究建立联络机制,切实增强系统治理观念,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
会议同时研讨了“十四五”移动源污染防治规划及排放控制区研究项目方案,专家们一致通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