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度报道 • 正文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进行时之两会·物流答卷】

专题 |科创驱动下的物流行业新图景

  来源 : 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 : 孙辉 李丹
发布时间:  浏览: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孙辉 李丹 综合报道

编者按

作为实体经济“筋络”的物流业正在通过创新技术引入、创新装备使用等手段不断推进行业升级、服务提质,科技的力量正在重塑物流行业的每一个环节。其中,智能仓储、智能运输、物流新技术等是当下支持物流产业集约化、绿色化发展的强劲动能。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驱动下,物流业呈现出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新图景。

 

 
 
智能+模式 物流业的降本内核
 
 
 

物流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是实体企业高效运转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物流业运行状态,事关这一保障的质量与效率。而作为经济“筋络”的物流业,其运行成本与效率,始终是整个物流行业关注的焦点。

智能仓成本降低了20%

2024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1%。国家的目标是,到2027年,把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3.5%左右。

京东物流也有自己的雄心壮志。助力国家的社会化物流成本降低到6%~8%。这是京东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在2009年提出来的“成立京东物流的终极梦想。”

京东物流相关负责人告诉现代物流报记者,目前,京东物流服务着数以亿计的消费者,也融入了千行百业,完成内部技术实践后,京东物流开放了技术与供应链能力,帮助多个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用数字化和智能化为物流业赋能。

在智能仓储建设方面,“京东物流超脑”通过集成先进技术和软硬件协同,实现存储、拣选、打包和分拣等场景的全面智能化。2024年“双11”期间,京东物流通过智能储存、商品布局优化、前置预包等落地推广,实现智能仓存储效率10%的提升。

鲜奶产品存储周期短、周转时效要求高,蒙牛与京东物流合作的天津鲜奶智能仓建成后,实现了从成品下线到拣选发货的全流程自动化、信息化,仓内作业效率提高30%,成本也降低了20%。

为了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京东物流构建了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5G、云计算及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数智化运输履约决策平台”,实现了物流运输的全链条智能化管理,每天处理超过10万车次运输任务,显著提升了整个供应链的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通过智能调度拉直路由,京东物流服务的江西南康家具市场,实现了山东、广东、四川等多个大流向省区集货直发,整体时效提升超过1.5天;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干线装运一体化质保措施,家具在途运输破损率也降低了50%。

近年来,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多元化,成为一种趋势。京东物流推出“一盘货”模式,通过整合全渠道库存,实现库存、提销量、降成本、提效率,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

年货节期间,京东物流济南起步区酒水专仓正式启用。遥望科技旗下的兴遥(杭州)供应链有限公司通过与京东物流合作,将各大直播电商平台的酒水类订单,入济南起步区酒水仓,将发货、库存托管交由京东物流运营,由于实现了全渠道一盘货管理,成功降低了10%的物流成本。

新模式节省运费超180亿元

降本是网络货运行业的核心追求之一。

说起网络货运成本高企的原因,满帮集团公共事务总经理兼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孔庆峰对现代物流报记者表示,物流结构不合理、运输结构不优化,是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方面。

孔庆峰认为,物流基础设施的分布不均衡,偏远地区交通网络不发达,导致运输时间延长和成本增加。同时,物流园区和仓储设施的规划缺乏统筹协调,货物在园区与城市之间的短驳成本较高。

另外,铁路和轨道交通运输占比低,公路货运占比过高,而公路运输面临着燃油价格波动、过路费高昂等问题,增加了运输成本。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不畅,如铁路和公路联运中因集装箱规格差异导致的重新装卸货物,也增加了成本。

满帮集团旗下数字货运平台运满满,根据自己的定位、用户需求和货运实际,通过简化流程提升物流时效,通过降本增收赢得了市场。

对比传统零担快运、专线物流多次装卸、提派分拨耽误时效的痛点,运满满零担拼车创新运营模式,优化运输流程,实现门对门直达,摒弃繁琐装卸与仓储环节,聚焦中短途、中长途、大吨方等多元物流场景精准发力,实现次日达甚至次晨达服务,货物周转加速。

运满满推出拼车产品,通过减少提货、中转、配送等中间环节,实现“一次装卸,门到门直送”。2023年,拼车服务为货主节省运费超180亿元。

除了模式创新,运满满还不断推动绿色低碳物流,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数据智能技术,实现车货供需两端高效匹配和路线规划,累计减少碳排放达1000万吨,节省46.5亿升燃油。

目前,仍有不少企业还处于传统物流管理阶段,货源经过多次流通中转才能抵达消费者手中。例如,山东的蔬菜销售到北京,通常需要经过至少五次转运,从“大集散中心”到“中型批发市场”,再到“小型批发市场”,层层集散的物流链条,不仅增加了搬运和存储成本,还造成了25%左右的损耗。

孔庆峰介绍说,货主使用以运满满为代表的数字货运平台,发货时间从以前的2.27天降至0.42天,最快几分钟就能找到合适的司机与货车,实现直发端到端运输。

丝路电商2700公里只需42个小时

2025年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首批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典型案例,顺丰的“丝路电商铁路集装箱”班列助推行业公转铁项目入选。“丝路电商铁路集装箱”班列助推行业公转铁项目,通过强化多式联运衔接,优化物流供应链体系,挖掘枢纽经济潜力,运用智慧物流技术,全方位提升物流运作的精细化与智能化水平,成为降低物流降本的强力支撑。

面对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持续增长,顺丰与中铁集装箱西安分公司合作,创新性开展“铁路+快递”融合模式,开通X387次西安(国际港站)至乌鲁木齐(三坪站)的铁路集装箱“丝路电商班列”。自2024年3月26日首发至2024年12月31日,稳定运营282天,累计开行282列,顺丰共发运3908箱、7816TEU货物,总计发运重量达38015吨。

顺丰的“丝路电商铁路集装箱”班列助推行业公转铁项目,在运输流程与工艺上,坚持集装化导向,以铁路40英尺标准集装箱为载具,实施门到门方案,将装卸货物动作减至2次,从西安到乌鲁木齐2700余公里的整体运输时长只需42个小时。

顺丰还通过优化铁路作业流程设计与组织,依托西安国际港及三坪两个中铁集装箱自有中心站,提高班列优先级,优化汽车与火车对装对卸工艺,作业效率显著提升。

通过公转铁模式优化干线运力配置,提升车辆周转率和运输质量,是顺丰在降本方面的重要抓手。面对风季和冰雪异常天气,顺丰仍然保持货运的稳定高效,班列准点率达96.2%以上。

为了进一步降本增效,顺丰创建了行业首个“大规模实时概率网络推演模型”。在用户下单后,借助大数据、运筹优化等技术,完成对丰富资源和复杂场景的高效调度。

通过数字孪生技术,采集真实世界数据,构建虚拟现实世界模型,让快件的分拣计划在高度逼真的数字孪生平台中进行验证和优化,大幅提升了相关算法验证与迭代效率,缩短了实际运作过程10%以上的分拣时长,提升了8%以上的班次产能。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常河山

 

 

♦  关注 ·  Focus  ♦
 
 

 

 
 
 
 
韵达应用智能设备优化物流全链路效率
 
 

近年来,随着电商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和消费者对物流时效、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快递企业纷纷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作为国内快递行业的头部企业之一,韵达快递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无人机、无人车、无人驿站等创新应用,全面优化物流全链路效率,打造更高效、更精准、更具温度的服务体验。

在浙江嘉兴市,韵达无人机为南湖区凤桥镇中心卫生院运送医疗用品,为患者打开“天空通道”。

与地面运输面临的诸多不确定因素相比,无人机运送医疗物资具有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

在陕西省宝鸡市,韵达宝鸡网点负责人段博打开“网点管家”APP,查看开年后的包裹运输情况。段博说,今年春节期间,宝鸡网点的快递量同比增长15%以上,节后快递业务恢复速度也明显比去年更快。

对于快速增长的业务量,宝鸡网点准备充分。去年,该网点累计投入使用10辆无人车,服务周边20家快递驿站,不仅保障了服务质量,还减轻了快递小哥的工作压力。“我们通过使用无人车,进一步降低了包裹的派送成本,提升了日常以及春节假期的运送效率。”段博算了一笔账,“从成本角度来看,无人配送车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一辆车每公里用电成本大约在0.1元至0.15元,相较于以前使用的燃油配送车,现在每天节约费用近200元。”从运送效率来看,常态情况下,宝鸡网点日均处理包裹量超过6万件,其中超过50%的派件任务由无人车承担,“无人车送货风雨无阻、任劳任怨,准时准点都可以来,极大地提高了快递配送效率。”“滴滴滴……”2月26日傍晚5点40分,正是下班高峰期,韵达吉林农安县华家镇门店驿站开始热闹起来,丁大叔根据灯条发出的提示音和亮光,锁定了货架上的1个包裹,不用翻找,拿到包裹后灯条放入灯条回收箱,包裹最后在高拍仪扫描一下即完成了取件。

2025年初,韵达吉林农安网点在多个门店驿站上线智能灯条,利用数智化进一步提升便捷的取件体验,门店取件从数字编码向声光电数智模式迈进。“蛮新奇的,有声音提示还有亮灯,一眼就能看到。”丁大叔说,原先要对着取件码找包裹,眼神不利索总找不到,现在看到灯亮就能取,方便多了。“灯条模式上线后,用户取件不用挨个找,扫码直接看亮灯,更简单。另外,我们货架利用率也更高了。”华家镇门店驿站负责人介绍,过往开放式驿站要求包裹和货架数字对应摆放。灯条模式下,站点在包裹入库后夹上灯条,包裹无需对应货架编码,可放置货架任意合适位置,货架空间利用率提高30%以上。“通过应用智能分拣、无人车、无人机、无人驿站,我们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物流全链条,构建起覆盖‘揽—转—运—派—服’全场景的智慧物流生态,不仅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安全的配送服务,也有助于推动物流行业进行绿色智能新升级。”韵达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韵达将通过全面数字化、科技化、规范化,大力应用智能设备和末端新场景,把安全和发展结合起来,把能力和服务结合起来,把基础和创新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和消费者的服务体验。

来源:新华网

作者:吴欣

 

 
 
 
 
长安民生物流打造一体化物流新模式
 
 

无科技不投入,无创新不项目。长安民生物流始终坚持“科技至上、研发至上”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创效战略,积极向科技主导型企业转型。在此过程中,长安民生物流牢牢把握重庆渝北新工厂智能升级契机,立足自主模式创新,打造“数智物流、卓越交付”的智慧物流项目,在智能化建设、物流模式创新、市场拓展、运营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汽车物流行业树立了新标杆。

智慧升级,设备覆盖率达到70%。从项目顶层设计开始,就深度融合智能化理念,历经两年精心筹备,落地实施6大智能化项目,涵盖智能仓储、智能分拣、智能配送等多个环节,实现智能设备替代上百人,整体智能化覆盖率高达70%。

智能仓配项目共计投入150余台顶升AGV,实现从收货、归位到拣选全过程无人化;智能配送项目投入牵引AGV共计110余台,大量替代传统拖车搬运模式;穿梭车立体库项目,通过与无人仓合并建设,充分利用无人仓立体空间,打造汽车物流行业首个“上存下拣”仓储模式,有效缓解面积缺口,目前正在建设中,力图实现全过程无人化。

打通堵点,创立一体化物流新模式。项目聚焦行业痛点,打造运、包、仓、配一体化物流模式,通过智慧系统赋能,显著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通过实施中储内置,减少中储短驳运输环节,同时开启DC(中储)和近程MH(物料操控)双线配送,消除传统RDC中转环节,打造仓、配一体化,有效减少中间环节。不仅如此,该项目在信息一体化方面通过运用预约排队系统实现到货有序、在途阶段部署TMS系统实现运输在途可视、中储端应用WMS系统实现库存透明、MH和车间部署LMS系统实现精准配送,并建立业务数字化中心,实现全物流环节信息贯通。

客户至上,卓越服务保障高效运营。高效运营的背后离不开项目的艰辛付出。通过安排专业的技术与运维团队现场驻点办公,坚持12小时轮岗值班配合生产,与操作人员及智能化供应商保持24小时信息畅通,对智能化设备、信息系统出现的各类异常情况快速响应,并不断归纳总结提升处理效率,在主机厂量产后迅速稳定生产节奏。

在主机厂连续三个月量产三款新车型,并快速爬坡上量至双班月产2万台的极度保供挑战下,凭借卓越的物流服务能力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成为客户新工厂爬坡上量保供难度最大,且平稳运行的案例,获得高度认可。

数智降本,开辟业务增长新路径。通过智能化设备、系统替代传统资源等方式,助力主机厂降本增效,为供应商实现“三省一增”,协同推进运、包、仓、配一体化,全面实现业务结构转型,达成三方共赢。

在18个月的实践中,顺利敲定200余家仓储业务、100余家运输业务及近100家包装业务,成功开辟出以数智化降本、三方共享收益的业务增长新路径。

渝北新工厂智慧物流项目的物流体系,是一体化模式创新、运包仓业务拓展、卓越服务及管理深度融合的结晶,保障了主机厂高效生产,开拓了全新的发展路径。

来源:新长安民生

作者:谢静 李震

 

♦  观察 ·  Analysis ♦
 
 

 

 
 
 
 
从年度热点技术透视中国物流发展“新”空间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月27日在浙江湖州举办的2025物流技术大会上正式发布《中国物流技术发展报告2024》。根据报告,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迅速,物流技术与装备也迎来重大机遇,低空经济与物流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技术等成为年度物流热点技术。

根据报告,过去十年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从2014年的213.5万亿元突破至2024年360万亿元,多年稳居全球最大物流市场地位,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创新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物流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升,自动导引车、机器人、自动化仓储等智能设备逐渐普及,无人仓、无人机、无人车、智能管理系统已成为行业标配。

其中,无人驾驶技术的逐步成熟更是为物流运输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无人驾驶市场正在经历快速增长,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预计今年,全球将迎来无人驾驶汽车规模性产业化的发展契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增荣表示,近几年,我国物流行业的自动化、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按照中央提出的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物流行业不仅要通过智能仓储、无人配送、低空物流、数字孪生等技术与物流场景深度融合,更要关注人工智能大模型物流技术在供应链全流程和产业链全局的开发和应用,实现技术增效、技术降本。

来源:央视网

作者:王善涛

 

♦  声音 · Voices  ♦
 
 

 

 
 

菜鸟集团CTO李强:

AI等新技术的发展为物流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仓储管理环节,菜鸟利用AI技术优化仓库管理,实现自动化分拣、智能库存管理和预测性维护,提高仓储效率。通过AI图像识别技术优化包裹分拣流程,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包裹分类和识别,大幅提高分拣效率,减少人工操作失误;在智慧物流领域,菜鸟将通过对路况、运输工具状态等多维度数据的实时分析,通过智能调度系统,为车辆规划最优行驶路线,合理安排配送任务,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新明辉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辉: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企业供应链的全链路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近年来,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抓手,许多物流企业在转型中茁壮成长。因此,建议物流企业要主动适应变化,积极应用数字化系统,扶持平台企业和数字化服务商,打通行业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以物流园区数字化发展为出发点,整合、培育行业领军企业,优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智慧化技术装备应用,开展物流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建设和引进数字物流专业人才队伍,实现物流行业的整体提升。相关领域也应加快与AI深度融合等智慧化建设,善于借助科技力量为工作提质增效,促进行业领域更好发展。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