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孙辉 傅童 综合报道
编者按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全球产业链面临诸多困境的背景下,更好地稳定全球供应链,促进全球经济畅通运行,成为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热议话题。与会嘉宾就区域一体化未来发展以及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等话题进行深度讨论,探讨拓展区域合作深度广度,深化“一带一路”合作,呼吁采取协调行动,以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支持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
作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高端对话平台,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紧扣“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互联互通的作用”,于3月27日举行分论坛,汇聚各方智慧,旨在为稳定全球供应链探寻切实可行的方案。
保持开放与合作把经济目标放在首位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金融学系教授刘俏提出,面对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每个国家都应该通过技术创新和机制性改革来提升自身的生产力。在这种背景下,维持供应链的稳定至关重要。与此同时,亚洲区域中间品在全球进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由此可见亚洲供应链在全球的重要性。因此,要想解决生产力不足等问题,各地必须摒弃“小院高墙”的心态,把经济目标放在第一位,齐心协力、共同合作。
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朴之水也表示,务必要保持开放和多边投资,这样的方式在历史上是极为成功的。尽管当前去全球化的声音强烈,但在亚洲内部却呈现出经济融合加深的趋势,中国作为亚洲中心不断向周边地区增强经济联系,也进一步增强了亚洲区域的韧性,减缓了内部震荡。随着贸易协定的不断签署、落地和提升,亚洲经济体的融合还将进一步深化。
葡萄牙经贸投资促进局主席里卡多·阿罗札认为,必须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当前面临的困难。亚洲的经贸发展其实还在继续变得越来越全球化,全球大量国家也将交通、数字和能源基建的连通投资视为优先项。葡萄牙支持这样的做法,也相信这是未来正确的前进方向。
在斯里兰卡“一带一路”组织创始董事、国际问题专家亚西鲁·拉纳拉贾看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黄金时代,对中国乃至亚洲而言,黄金时代就从2017年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始,当时数十名国家领导人齐聚北京商议区域间的互联互通。多年过去,斯里兰卡已经与亚洲不同地区建立了各种各样的贸易枢纽,这种去中心化的贸易模式为当地带来了更具韧性的贸易系统。亚洲所面临的挑战是,各国之间如何形成以区域贸易作为整体的共识,信任度仍待加强。
认清强项与弱点亚洲供应链扬长补短
在全球供应链格局重塑的当下,要想推动亚洲供应链稳健前行,需要有针对性地扬长补短。其前提是更清楚地认识自身的优劣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朴之水认为,亚洲供应链的强项是领导力。正是强有力的领导才让亚洲区域间的经贸关系长期保持开放。另一个强项则是区域内部的融合程度持续加强,不管是贸易还是投资,亚洲各国间的合作都极为密切,也在全球范围内凸显出优势。
就挑战而言,朴之水提出,自贸协定的实施可以让亚洲区域的供应链更加稳定,然而,当前亚洲各国的供应链发展程度和投资环境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不匹配或不太一致的情况,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现实合作。要想弥补短板,需要重新定位供应链,并制定新的区域发展战略。
在亚洲的供应链中,中国长期扮演引领者的角色。刘俏认为,在推进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首先要努力确保自身经济的增长,如果中国经济可以维持5%左右的增长率,那么在未来很多年中都将继续正向驱动亚洲乃至全球经济的增长。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努力通过分工调整来寻求贸易平衡,同时扩大内需、加强进口,进而带动全球贸易网络的开放与升级。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奥纬论坛亚太区主席贝哲民表示,亚洲一直是全球制造业中心,近年来在供应链上的聚合度也在加强,比以往都要迅猛,并显现出诸多积极趋势。其中,中国制造业就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变得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亚西鲁·拉纳拉贾提出,“一带一路”国家应当充分发掘各自优势,把握发展趋势,并建立相应的战略举措,从而真正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每一个企业也都应深入了解“一带一路”,在开放合作的共识中立足于自身的优势,基于对区域的判断及战略远见推动国际合作。
作为企业代表,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艾轶伦是“一带一路”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当前,中国天然橡胶85%左右仍然依赖进口。为此,海南农垦较早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非洲地区的橡胶主产国,以及天然橡胶消费区北美、欧洲进行产业布局。目前,公司年加工产量已占全球天然橡胶加工产量的10%,公司每年天然橡胶贸易量占全球年消费量的25%以上。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之年,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农业对外合作和科技合作的高地,同时伴随互联互通的进程,以天然橡胶为媒介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在包容开放中实现合作共赢。
来源:博鳌亚洲论坛
作者:宗合
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罗曼·斯克利亚尔:“数字丝绸之路”倡议将提升全球供应链自动化水平
当前,全球产业链面临诸多困境。如何更好地稳定全球供应链?3月27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举行的“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互联互通的作用”主题分论坛上,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罗曼·斯克利亚尔呼吁采取协调行动,以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支持亚洲可持续发展。
他建议推行“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物流自动化并消除行政壁垒。“哈萨克斯坦正在积极发展数字海关技术,探索货物监控系统和无缝过境解决方案。”他认为,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取决于各国政府、企业和国际组织之间协调配合。建议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并建立支持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机制。“数字丝绸之路”倡议是中国在数字经济时代提出的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罗曼·斯克利亚尔强调了这一倡议的重要意义。他说,该倡议将成为技术创新催化剂,提升全球供应链自动化水平。“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将确保数据可靠性与安全性,哈萨克斯坦正在积极推进先进技术在物流基础设施中的应用。”他阐述道。
来源:南海网
作者:汪慧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阿克尔别克·扎帕罗夫:开放合作、物流数字化和交通建设是稳定全球供应链的关键
“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性,维护供应链的稳定将成为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因素。”3月27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举行的“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互联互通的作用”主题分论坛上,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阿克尔别克·扎帕罗夫结合吉尔吉斯斯坦为维护供应链稳定采取的举措分享经验、积极建言。
阿克尔别克·扎帕罗夫说,吉尔吉斯斯坦位于许多重要贸易路线的交汇点,深知互联互通对于保障货物服务和资本畅通的重要性,因此吉尔吉斯斯坦积极参与各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当中,推动贸易走廊升级改造。在他看来,推动开放合作、发展物流数字化和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是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的关键所在。
在论坛上,他重点谈及了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同实施一项大型项目,即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项目。“这是一项真正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项目,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将连接大约40亿人口,推动从亚洲到欧洲货物运输,也将降低对传统路线依赖,抵御国际供应链中断可能带来的风险。”他振奋地表示,这将是一条现代化的火车丝绸之路。
阿克尔别克·扎帕罗夫希望中国也重视中亚发展机遇。他表示,吉尔吉斯斯坦还将积极建设南部跨里海走廊,将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的货物通过公路和铁路运输到欧洲国家。“我们将坚定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扩大地区间互联互通,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与繁荣。”他表态道。
来源:南海网
作者:汪慧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张军:重振APEC 巩固区域一体化势头
3月26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重振APEC:共迎挑战,共享机遇”分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张军表示,当前国际社会处在一个重要十字路口,面对全球挑战和困难,应保持长远的战略眼光,重振APEC在促进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的作用,为亚太和世界经济增添信心和确定性。
张军就APEC未来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一是APEC应坚持开放理念,推进经济全球化。当前经济全球化模式凸显局限性,需要进行转型,但必须守正创新。关键是要坚持正确方向,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二是巩固区域一体化势头,进一步释放发展潜力。要推进高质量实施RCEP,增强RCEP与CPTPP协同联动,拓展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各方要切实落实《2040年APEC布特拉加亚愿景》,为推动亚太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三是充实APEC合作内涵,推动科技创新和包容性发展。要抓住“人工智能+”催生的新机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技术赋能、规则实验等,为数字时代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亚太方案”。
来源:北晚在线
作者:王文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要高度重视RCEP在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3月25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媒体见面会上表示,要高度重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未来5~10年,RCEP仍将有可能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迟福林表示。
迟福林还认为,RCEP有可能由区域性组织转向跨区域组织。他说,如果2025年,香港、智利、斯里兰卡等经济体加入RCEP,RCEP将成为一个跨区域的组织。RCEP不仅是中国与东盟、中日韩合作的一个重要载体,更可能从一个区域性的组织成为跨区域的组织。“RCEP有可能同上海合作组织、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对接。”迟福林说,未来如果将这三个区域结合起来,共建自由贸易区,将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最主要抓手。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张月和
博鳌亚洲论坛发布两份旗舰报告:亚洲仍将成为世界经济主要引擎
在3月25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新闻发布会暨旗舰报告发布会上,博鳌亚洲论坛两份旗舰报告《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 《应对气候变化:亚洲推进绿色发展》发布。《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报告指出,尽管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大,但亚洲仍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引擎。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在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亚洲货物贸易一体化进程呈现回升趋势,亚洲仍是全球价值链的核心,中国仍然是全球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中心。《应对气候变化:亚洲推进绿色发展》报告指出,亚洲要在兼顾经济增长和可持续的同时,缓解日益严重的气候风险。亚洲地区正在推进绿色转型,整合气候行动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开创一条有韧性、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道路。报告涵盖了亚洲气候脆弱性、自然作为基础设施、碳信用市场等多个议题,强调了绿色增长的重要性,着重探讨政策框架、技术创新和可持续金融在实现低碳经济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孙慧 罗霞
《 现代物流报 》( 2025年3月31日 6版)
专题 |互联互通 共建开放、高效、稳定的全球供应链
来源 : 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 : 孙辉 傅童 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