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阿里电商基本盘GMV,长期价值不明显的业务将关停并转
5月26日晚间,阿里巴巴发布了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2022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阿里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勇提到了疫情对中国消费市场的影响,今年1到2月,淘宝天猫的GMV增长速度保持持平;随着3月疫情开始在江浙沪多点区域复发,导致GMV有所下降,总体2022财年第四季度GMV下降。这也是淘宝历史上以来,首次出现了GMV下降的情况。
而由于疫情导致的物流供应链中断、消费意愿低迷,4月淘宝天猫GMV甚至出现了10%的下降,核心电商的CMR波动基本与GMV保持一致。阿里CMR客户管理收入,包括电商平台的广告流量收入和佣金收入,是阿里“造血”最重要的一项收入。
好在最近一两周以来,阿里管理层看到,随着快递的恢复和上海疫情的缓解,5月电商出现了一些改善的迹象,但仍需要时间才能将之前积压的包裹消化掉。
张勇在提到整体消费的恢复和增长时,认为仍需要两方面的力量,“一方面,要保证商品供应链、物流供应链的顺畅,商家才可以持续经营;另一方面还需要消费需求的恢复,用户对于未来可支配收入的预期,会决定他们的开支。随着618节日的临近,商家的报名热情程度、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也在增加。”
另外,阿里方面在财报中表示,因内地3月起疫情重燃,国内业务受到重大影响,考虑到无法控制且难以预测疫情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会提供今年财务指引。
阿里强调,随着集团因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和竞争环境而调整运营,公司将继续产生强劲的经营现金流,以保持战略灵活性。
疫情之下,核心电商增长停滞
具体到阿里的业务部分:阿里中国数字商业部分,2022财年第四季度公司来自中国零售商业收入1359.5亿元,同比增长仅7%,该业务既包括淘宝天猫在内的核心电商业务,也包括盒马、天猫超市、高鑫零售在内的直营零售。
其中直营零售业务值得一提,该季度直营零售营收达到725.3亿元,同比增长14%,增长速度客观。阿里称,该增长主要来自于盒马、天猫超市的正增长收入贡献。这意味着,在疫情背景下,对仓储控制度更高、有履约保障的直营业务,迎来了发展机遇。
意味着核心电商的直营业务增长停滞,财报显示,淘宝和天猫在线实物GMV仅录得滴个位数的增长。
但另一方面,直营业务停滞也意味着成本增长,例如高鑫零售的直营业务占比提高,从而导致存货成本占收入比例上升;淘菜菜业务增长带来的物流成本占收入比例上升。均导致阿里中国数字商业经调整EBITA(经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321.49亿元,相比2021年下降了19%,同时导致经调整EBITA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30%下降到本季度的23%。
经调整EBITA意味着剔除了像股权激励、无形资产摊销、一次性重大收益等影响,得出的业务真实经营利润情况。另外,财报中提到,阿里中国数字商业板块的经调整EBITA利润率还将持续受到直营业务增长的影响。
海外、本地生活仍需战略投入
海外数字商业部分,受Lazada的收入增长影响,本季度阿里海外零售商业收入为98.87亿元,同比增长4%; 海外批发业务收入为44.48亿元,同比增长13%。但海外数字商业第四财季的经调整EBITA亏损为25.63亿元,同比略微增加。
这意味着阿里海外电商业务仍处在投入阶段,阿里方面也表示,经调整EBITA亏损的原因在于Trendyol 对包括国际业务以及在土耳其的本地生活服务在内的投资导致的亏损。
包含饿了么、高德、飞猪及淘鲜达的本地生活服务方面,该板块业务收入增幅高达29%,达到为104.45万元,同时经调整EBITA亏损也有所收窄,算是本次财报中的一个亮点。
阿里在财报中表示,当前补贴效率的提升,带来了GMV的稳健增长,而对用户获取的投入优化和派送成本的降低,则让亏损收窄。
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张勇提到,上海等地疫情导致饿了么餐饮受到影响,但其他品类快速增长,同比长超100%,本季度饿了么接近盈亏平衡。徐宏则表示,阿里在战略性领域的持续投入,正展现出积极的增长势头,运营效率也得到提升。
降本增效成为重点
当前,互联网行业告别高增长,进入高质量增长时代,在前几天淘宝天猫对300多商家的沟通会上,阿里的管理层也反复提到存量电商竞争的概念,因此反映到本季度财报里,“降本增效”成为了重要任务。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徐宏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称,未来将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很多长期价值不明显的业务,会进行关停并转;二是根据业务的不同性质,所有的业务端都会有一定的降本增效目标与要求。
例如在直营业务中,集团会对毛利率端提出要求,对物流端也会提出提效率的要求;而对于集团市场营销费用等,也会用比较严格的手段来控制。徐宏表示,改善利润是阿里未来一年的重要任务,“展望2023财年,我们将坚定聚焦可持续、高质量的收入增长,专注优化运营成本结构,在不确定性中提升整体回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