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电商 > 正文

电商“捧哏”需要加强规范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杨玉龙 时间:2023-11-27
导读:在叫卖的直播间里,主播们紧锣密鼓带货的同时,“上链接”“没错的”等叫喊声也不绝于耳。

在叫卖的直播间里,主播们紧锣密鼓带货的同时,“上链接”“没错的”等叫喊声也不绝于耳。这种用叫喊声带动观众下单的场控人员,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电商“捧哏”。据悉,他们“捧哏”的话术和节奏都是固定的,可以像一套组合拳那样不停重复,确保无论何时进来的消费者,都能在这套话术的引导下,尽快进入购物的节奏。

电商“捧哏”的出现,是直播行业发展的一个标志,也是直播行业细化分工的体现,虽然法律并不禁止,但是也应该加强自律。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商家不得发布虚假或令人误解的信息欺骗消费者。这也就意味着,电商“捧哏”不能信口开河,必须诚实守信,切实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从现实来看,电商“捧哏”亟待依法规制。根据媒体调查显示,如今,直播间“逼单”“憋单”已是行业潜规则。“逼单”,即刻意营造一种虚假的商品紧俏氛围,以“手慢无”“快没了”等话术“逼迫”消费者下单。如果“逼单”行为中存在一些明显虚假的内容,就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2022年3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营利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不得通过造谣、虚假营销宣传、自我打赏等方式吸引流量、炒作热度,诱导消费者打赏和购买商品。由此可见,对于电商“捧哏”中的不规范行为,平台方理应对违规者及时处置。

同时,还要强化对营销行为的监管。一方面,平台应当利用技术手段进行监测,加强对直播间的检查,及时发现、制止违规行为;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信用监管,建立黑名单制度。此外,还要加强对网红公司和主播的培训,增强其法治意识。

       对于带货直播间而言,适度暖场可以理解,过度“捧哏”并不可取。正如专家所言,真正理性的消费者,即使再制造“稀缺”的氛围,也不会被“逼”下单购物,在越来越“卷”的电商行业中实现良性发展,最终还是得靠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口碑。

 

责任编辑:傅童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