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分夺秒应战“八小时”
盛夏的泵站主控室里红色报警灯骤然亮起。“净环供水压力又报警了!”7月2日,河钢集团张宣科技设备能源部供水一作业区综合泵站组长白峰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手背重重叩在操作台上。点检员梁鹏伟飞速滑动鼠标,数据图表上的曲线如陡峭山峰:过滤器压差飙到0.2MPa,出口压力比标准值低了15%,水泵电机电流像烧开的水壶指针,死死卡在19.8A的红线区。
走进泵站设备间,立式过滤器像座黑黢黢的铁塔矗立在错综复杂的管道中。当检修人员打开顶部排污阀时,浑浊的水流带着铁锈渣子喷涌而出,可罐底的杂质却像焊在滤网上的结痂——原设计排污管位于顶部,清洗时杂质在重力作用下反而淤积在滤网底部。“你看这滤网,堵得跟蜂窝煤似的。”梁鹏伟用扳手敲击罐体,沉闷的响声里透着无奈,“现在就像人戴着三层口罩跑马拉松,水泵得拼命加压才能供水。”管道压力表的指针剧烈震颤着,每一次跳动都像重锤砸在操作工心上。为维持产线用水,阀门被开到最大,电机轰鸣着吐出热浪,配电柜里的电流表红线几乎要冲破表盘。白峰蹲在水泵旁,手刚贴上电机外壳就猛地缩回——滚烫的金属烫得掌心发麻,“再这么下去,电机烧了都是小事,产线断水可就麻烦大了!”
攻关小组的蓝色工装在设备间穿梭成流动的星河。副作业长陈盛举着手电筒钻进过滤器底部,光束扫过积满铁锈的罐底:“病根找到了!杂质排不净就像肠道梗阻,必须让排污管'接地气'。”会议室里,技术人员用激光笔画出45度斜线:“卧式安装+斜插式排污管,让杂质顺着重力自己跑出来”
改造窗口期只有8小时。当第一缕晨光爬上泵站窗台时,焊工李师傅的面罩映出弧光,焊条在管道接口处织出银亮的焊缝。“注意角度!1度偏差都可能兜住杂质。”技术员举着水平仪紧贴罐体,汗珠顺着下巴滴在滚烫的金属上,瞬间蒸发出白雾。
“压差0.01MPa!电流16.8A!”伴随着对讲机里白峰兴奋的声音,一股清澈的水流顺畅排出,滤网在灯光下泛着金属光泽,泵站外的电表转盘明显慢了下来,据测算,此次改造后年可节约电费23万元。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