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平台分享行业内数据可能会涉及侵权风险
有电商平台咨询:
我公司经营的电商平台提供某品牌数据手册的下载服务,以帮助相关领域运营人员进行选品,但不提供销售服务。近日,该品牌公司联系我公司主张对相关数据手册享有著作权,认为我公司于电商平台中提供该数据手册的下载服务属于侵权,要求我方立即下架,否则将诉诸法院。请问:该数据手册是否属于作品?我公司是否构成侵权,应如何抗辩?
律师分析
此问题反映了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负有的知识产权审核注意义务。咨询者立足于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角度。对于以分享特定行业供应商信息、数据手册为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其经营的基础在于所发布的供应商信息具备可信度,网站中囊括供应商越全面、信息越具体,越能够吸引用户。平台运营者一方面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信息,另一方面又无法就所有信息的真实性逐一核实或取得授权,这便会产生侵犯商业秘密、侵犯知识产权等有关争议。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商标、专利、著作权,大多数企业可以分辨所发布的某一内容是否涉嫌侵犯他人商标权或专利权,或至少对此能有所警觉。但对于某一信息是否属于作品,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的问题,企业在面对一些复杂情况时,往往容易忽略。
在咨询的问题中,其作为平台经营者,时常需要发布各大品牌企业的产品数据手册,并以此作为突出优势,从而在业内享有一定影响力。咨询者认为,数据手册中所描述的问题皆为行业内惯常用语,主要是起到说明书的作用,不受《著作权法》保护,可以不经品牌方许可使用。但实际上,满足一定条件的数据手册可以被认定为《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受我国法律保护,擅自使用可能被认定为侵权。原因主要在于:数据手册中势必含有一定的计算公式数据图表等内容。即便有文字,其文字部分(如产品描述、特性、注释、运行原理、应用信息等)均采用简练文字、精简语汇罗列,相关词汇均为此专业领域技术资料的常用表达,且词汇的选择受限于所描述的产品特征,该表达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即为思想的体现,难谓有独创性。而对于数据手册中的图表、公式部分,根据《著作权法》第5条:“本法不适用于:……(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之规定,此类内容属于法律规定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通用数表、通用表格或公式。但是,就数据手册整体而言,其页眉、页尾使用“商标+产品名称+线条”的形式排列,中部内容排版亦可体现创作者的独创性,故该手册整体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电子商务法》第17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第41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与知识产权权利人加强合作,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第42条规定:“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其知识产权受到侵害的,有权通知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终止交易和服务等必要措施。通知应当包括构成侵权的初步证据。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接到通知后,应当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并将该通知转送平台内经营者;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因通知错误造成平台内经营者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恶意发出错误通知,造成平台内经营者损失的,加倍承担赔偿责任。”此外,《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可见,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所发布信息具有一定核实义务、对收到的侵权投诉具有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义务,且所发布信息不得侵犯他人商业秘密。
在咨询的问题中,主张该公司构成侵权的企业已向该公司发出侵权警告,如该公司未及时下架涉案手册,亦将可能因此被认定具有侵权恶意,存在进一步增加赔偿责任的风险。
就此案例而言,根据《著作权法》等相关规定,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其作品的,属于侵犯作品著作权。首先,如前所述,该数据手册属于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其次,如无相反证据,在作品上署名的作者为作品著作权人;最后,该公司经营网站使用涉案数据手册过程中,虽未直接通过提供数据手册查询、下载服务获利,但该服务内容属于经营网站提供服务内容之一,实质是为增加用户黏性,也是为营利目的而使用。因此,该公司行为较大可能被认定为侵犯他人著作权,具体到此案例中,该公司可能涉嫌侵犯他人著作权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复制权等。
从抗辩角度而言,该公司所经营的电商平台并未提供数据手册对应产品的销售服务,而是仅提供该产品介绍服务,有购买需求的消费者自平台通过阅读手册了解产品性能后自行通过其他渠道购买其产品。因此该公司可考虑从其在主观上与权利人是合作态度,权利人亦并未因此遭受任何损失等角度进行抗辩,以争取降低赔偿责任。
律师建议,此类平台的运营企业,应及时梳理平台经营模式,识别其中易发生知识产权或其他类型侵权争议的风险点,逐一确认信息发布行为是否已取得权利人的授权。在遭遇类似侵权纠纷后,也可借机审视公司对于侵权警告的重视程度是否不足、相关岗位员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否有待加强,或企业相关流程制度是否尚有完善空间等,并及时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规章制度的修改更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