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飙涨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从今年年初到现在,作为国际铁矿石贸易结算主要定价指标的普氏62%指数已经累计上涨了超过70%,而同期大商所的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的累计涨幅也超过了70%,并在12月11日创出了铁矿石期货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面对不断上升的原料成本,国内钢厂不禁感叹,“疯狂的石头”又回来了。
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它的用途很单一,就是进入钢铁冶炼流程,再无他用。所以全球的铁矿石贸易就是各大矿山和钢厂之间的交易,即便有中间贸易商参与,也只是起到类似蓄水池的调节作用,最终所有铁矿石都将流向钢厂。
但全球铁矿石的供给和需求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全球主要的铁矿石出口来源于澳大利亚和巴西,其中力拓、淡水河谷、必和必拓、FMG四大矿山的出口量占到了全球铁矿石海运量的80%以上。与之对应的是,中国的粗钢产量占到了全球粗钢产量的一半以上,但由于国内铁矿石资源禀赋条件不好,我们的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在80%以上,高度依赖四大矿山的铁矿石。
从表面来看,中国需求规模如此之大,面对四大矿山应当是有足够议价能力。但由于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非常低,所以中国需求从企业法人角度看是分散的需求。而铁矿石采购合同是以法人为主体签定,而不是以国家为主体,因而在议价过程中,国内钢厂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而且铁矿石的定价已经指数化,背后金融资本既参股矿山,又参股指数公司,具备炒作条件。
客观地说,从货币和需求角度来看,今年确实有支撑铁矿石上涨的因素。首先,国际铁矿石以美元标价,在美元指数持续疲弱的背景下,铁矿石价格肯定会有上浮;第二,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除了中国以外,全球制造业和基建开工情况都非常差,大量制造业订单从海外回流中国,导致外需拉动粗钢的需求顺产业链传导到了原料端,带动了铁矿石价格上涨。
但是,这些需求侧的因素并不足以支持铁矿石价格如此巨大的涨幅。从铁矿石的供给侧来看,按照海关统计数据,前11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10.73亿吨,同比增加10.9%,而同期国内粗钢、生铁和钢材产量分别为96116万吨、81290万吨和120203万吨,同比增速仅5.5%、4.2%和7%,在这个基础上,还有国产矿的供给以及废钢对铁矿石的替代。也就是说,相对从供需关系来看,铁矿石供给还是宽松的。
所以,在铁矿石金融属性不断增强的今天,当供需关系难以解释价格走势时,行业不免会把目光聚焦到铁矿石相关的金融市场上。
一是目前用于铁矿石结算的普氏指数的生成来自于贸易商报价,而不是实际成交价,无法反映供需关系。贸易商出于盈利目的显然会虚高报价,虚高的报价作为样本进入指数,就变成了矿山与钢厂的结算价。
二是近期高盛发布研究报告预期铁矿石的牛市可望延续至2021年,明年全球铁矿石供应仍将短缺,铁矿石将出现连续三年供不应求的情况。这种缺乏事实依据的观点与其之前的研报对市场的判断出现了较大反转,不免让人怀疑其配合铁矿石头寸进行炒作的目的。
三是在目前国内铁矿石期货交易规则下,如果做多资金掌握大量港口库存,很容易对手中无矿,有交割压力的空头形成压制,最终实现铁矿石期货拉涨。这个过程跟现货市场的实际供需关系不大,纯粹是在期货的交易规则下进行的资金炒作。
而且,近期中钢协组织中国宝武、沙钢、鞍钢、首钢、河钢、华菱钢铁和建龙等钢铁企业召开座谈会。与会企业一致认为,当前铁矿石价格上涨已偏离供需基本面,大幅超出钢厂预期,资本炒作迹象明显。这也侧面印证了笔者的分析。
无论如何,铁矿石价格上涨的直接影响就是提高了钢厂的生产成本。另外,新材料依然是中国制造的短板,而钢铁产业是重要的新材料生产行业,中国的钢铁产业在供给侧改革后,已经走上技术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而原料市场的乱象,不应是影响钢铁产业发展的阿琉克斯之踵,规范铁矿石市场的运行,依然有很多工作要做。(作者系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