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亿吨!中钢协呼吁钢铁产能扩张必须急刹车
当前,在全球经济复苏和我国经济改善共振下,我国粗钢产量再创新高,需求出现了“量价”齐升态势,引发业界对钢铁产能面临新一轮产能过剩的担忧。2020年12月21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和全国钢铁需求预测成果研究报告》预测,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为10.50亿吨,同比增长5.4%,首次突破10亿吨大关,约占全球粗钢产量的60%左右。
自2016年钢铁行业进行供给侧改革以来已过4年。经过4年的洗礼,彻底清除了“地条钢”,建筑钢材产能结构得到优化。供需状况改善,量价齐升,中国钢铁行业逐渐走出了此前的低迷。伴随着供给侧改革进行的是全国各省的钢铁产能置换项目。通过产能置换,各省的钢铁产能此消彼长。
日前,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就增强行业创新能力、严禁新增钢铁产能、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兼并重组、有序引导短流程炼钢、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大幅提升质量效益、提高资源保障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合作、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等主要任务,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近日也指出,钢铁业要抑制产能扩张。他表示,钢铁行业优化产业布局不能“一窝蜂”,一定要以区域市场需求空间和资源环境容量为双底线,一定要基于能否充分联动产业链上下游考虑整个产业布局的均衡性。今后一段时间,产能扩张冲动时隐时现、生态环境约束越来越紧、资源对外依存度高、行业产业集中度低仍将是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钢铁打造10亿吨神话
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首次突破了10亿吨“天量”大关,这将分别相当于美国和日本粗钢产量的11倍和10倍!
众所周知,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最好指标有两个,一个是发电量,另外一个就是钢铁产能,这两个指标在这方面远比通常大家更熟悉的GDP要来得好使。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不少工业化水平非常一般,但靠着单纯卖石油等自然资源就让国家人均GDP高到天上去的国家。
而在发电量上,中国很早之前就已经是稳居世界第一,排在后面的第二三四名加起来都比不过咱们。而根据前不久公布的我国“十四五”规划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计划,不久之后我们还将在我国西南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建立起一大批水电站,预估发电量将达到三峡大坝的三倍之多,一旦建成,我国在这项指标上的数据就要变得更加亮眼了。
至于钢铁产能这一块……可能大多数人对于十亿吨这个数字缺乏概念,所以在这里倒不如先和大伙分享一个几年前的老段子,“关于这个世界上的钢铁产能排名,第一是中国,第二是中国河北,第三名是河北唐山,第四名是美国,第五名是河北唐山市的瞒报产量。”
著名传媒人,前央视主持人、记者柴静在纪录片《穹顶之下》采访时曾提到过这个段子,主要目的其实是为了批判我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越去越高”的诡异现象,但其实也从另一个角度让大众了解到如今中国在钢铁产能上的规模,究竟有多么庞大了。
但有时候,段子也可能是事实。2011年,河北省明面上报的钢铁产量是1.669亿吨,但是后面发现跟实际产值对不上账,存在瞒报现象。
而具体瞒报了多少呢?这个谜底最后竟然是在宣传口上不小心漏出了马脚。2012年8月12日,经济日报发了一篇头版文章名为《开启经济强省新征程》,在里面提到了这么一句话“比如,河北钢铁产量已达2亿多吨,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
照此推断,河北省当年全省的瞒报钢铁产量应该在5000吨上下,确实只比当时的美国低了一丢丢。所以如果把那个段子稍做更改,变为“世界钢产量第一是中国,第二是中国河北,第三名是河北唐山,第四名是美国,第五名是中国河北的瞒报产量”,那这就将不再只是一个段子,而是事实了。
二、全国各省仍在“大办钢铁”
前工业时代,钢铁产量不仅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整体工业水平,还是国家经济的最大拉动力。钢铁工业发达的国家,也意味着拥有较高的采矿、运输、冶炼、机械制造、教育和战争动员水平,战争潜力远非农业国可比。两次世界大战证明,工业国拥有更严密、更高效的社会组织能力,拥有一定教育水平、服从性良好的工人群体更能适应现代战争。归根到底,现代战争拼的就是工业生产能力和社会组织能力。
1944年,是美国钢铁产量的巅峰时期,二战结束后开始逐年下降,至今也不过8700万吨。我国自50年代后开始追赶,喊出“15年超英、50年追美”的口号。随着“大跃进”的失败,这句口号一度成为国际笑柄,然而在1973年,我国钢铁年产量达2522万吨,追上了英国;1995年,年钢铁产量9500万吨,超过了美国。
从1995年起,我国钢铁年产量连续21年保持世界第一,而且还把所有国家甩在了身后。2019年,我国粗钢产量达9.9634亿吨,同比增长8.3%,占世界粗钢产量的53.3%。
粗钢产量的增长源于钢铁需求的增长。2020年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等一系列促投资、稳增长政策作用下,“两新一重”领域建设发力,我国建筑、机械、能源等主要下游行业钢材消费量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带动我国钢材整体消费量较快增长,预计达到9.81亿吨,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认为,我国经济快速复苏带动钢铁需求显著增长,促成钢铁生产超过了历史水平,由此带来几个明显变化。一是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世界钢铁格局。二是需求驱动钢铁产能充分释放。三是万元GDP钢铁消费强度在反弹。四是各地钢铁投资热情在提高。
根据2019年全国各省钢铁产量统计,仅有海南、西藏及北京三省没有钢铁产业。其实,北京原来是有钢铁产业的,后来因首钢集团搬迁至河北曹妃甸,使得钢铁产业从北京整体迁出。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19年全国粗钢产量前三强分别为:河北2.42亿吨,江苏1.2亿吨,辽宁0.74亿吨;粗钢产量最低三省分别为:青海178万吨,宁夏308万吨,贵州442万吨。
中国钢铁产业在全国各省遍地开花,零散分布,许多地方政府曾将钢铁产业作为当地支柱产业,各地钢企各自为政,相互竞争,它们“宁让利润、不让市场”,相互搏杀,由于钢铁行业存在地方本位和地方保护,必然导致两大结果:一是产业集中度不高,二是钢铁产能过剩,尤其是低端钢产能严重过剩。
三、绕不开“碳达峰”和“碳中和”挑战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钢铁处处长徐文立认为,钢铁行业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行业,在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约束下,钢铁行业将面临绕不开的挑战,必须从现在开始付诸行动。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承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重点工作之一。“从2021年开始,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发布新版钢铁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完善产能信息预警发布机制。”徐文立表示。
根据《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2017年12月31日,工信部印发了《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严禁钢铁行业新增产能,并做好产能置换工作。为继续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工信部对《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进行修订,形成了《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从2020年12月16日开始,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
如今,工信部再次要求压缩粗钢产量,实际上是钢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继续和深化,这样可以关停更多劣质钢铁企业,才能使有限的优质资源充分用到“刀刃”上。
“当前,我国钢铁正在实施世界钢铁发展史上最大规模的产能更新计划,有3亿吨左右的产能将在5年内更新。但是,在产能置换中钻政策空子、搞数字游戏,借机扩大产能的现象仍然存在。”骆铁军强调。
骆铁军表示,钢铁行业要把新发展理念融入到“聚焦全面提升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水平一个根本任务,坚持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两大发展主题,着重解决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三大行业痛点,持续推进国际化进程”的各项重点工作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四、高价进口铁矿石却廉价出口钢材
我国是全球铁矿石消耗量最大的国家,2016 年我国粗钢产量8.08 亿吨,消耗铁矿石约12 亿吨,其中进口约10 亿吨,占消耗总量的85%左右。其中,进口来源主要是澳大利亚和巴西,二者占比分别为67%和19%。
根据大连商品交易所报价,2015年底,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价格最低为每吨282.5元人民币,2020年12月11日已涨至每吨1050.5元人民币,铁矿石价格累计上涨272%。
澳大利亚是中国铁矿石进口的最大受益者。2019年澳大利亚全年出口铁矿石530亿澳元,其中,1/3是中国买单;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全年出口煤炭170亿澳元,但其中相当部分被中国买走。2020年我们停止了进口澳大利亚煤炭,加拿大希望填补这一空缺,但我们却无法停止进口澳大利亚铁矿石,甚至只能被它绑架。
根据国家统计年鉴数据,2019年我国出口钢材6429万吨,每吨平均出口价格为5753元人民币;进口钢材1230万吨,每吨平均进口价格为7908元人民币。我国钢材出口平均价格只有进口价格的大约7成。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一边进口着高昂成本的铁矿石和煤炭,另一边却向国外出口廉价的普通钢材,同时,作为钢铁大国,我们每年还要向外国进口大量高端优质钢。因为我们的低端钢产能严重过剩,而高端钢产能却是短缺的。这样做的结果一定是,高成本买进、低价格卖出,为人作嫁,而且将高能耗、高污染的名声和影响留给自己。
当美国和日本的粗钢产量早在四、五十年前就开始步入“零增长”的背景下,中国的钢铁产能扩张会有终点吗?难道我们真要将全世界的铁矿石都买到中国来炼铁炼钢吗?
在1996年我国钢铁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成为世界第一钢铁大国后,到2020年12月23日中国宝武一家钢铁企业粗钢年产量就已经超过1亿吨。因此,再也不能盲目扩张下去了!我们的对策建议很简单,两招即可:一是通过吸收并购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像宝钢吸收合并武钢、马钢、八一钢铁一样,如果中国钢铁跨地区进行产业并购整合,只需要打造出三至五家类似宝钢集团一样的钢铁“航母”即可;二是限制钢铁材料出口,或征收高昂的钢铁出口关税,倒逼钢企提质增效、去产能,同时防止欧美国家对我国钢铁企业加征“反倾销税”的不公正惩罚。
这样,就可以将高能耗、高污染的钢铁产能限定在高效适度的范围,我们没有必要全部吃掉澳大利亚的高价铁矿石,也没必要为外国消费者提供大量廉价钢材。因此,中国钢铁产能扩张该停下脚步了!切不可没完没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