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方案出台,2030年超三成电解铝使用可再生能源
国内有色金属行业将确保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优化冶炼产能规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等任务将成为政策着力点。
11月15日,工信部、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三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上述核心内容。方案分别提出2025年和2030年的阶段性目标。
“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将优化有色金属产业结构和用能结构,在低碳工艺研发应用取得重要进展,实现重点品种单位产品能耗、碳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并使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24%以上。
“十五五”期间(2026-2030年),大幅改善用能结构,实现电解铝使用可再生能源占比30%以上,基本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
工信部披露,冶炼是有色金属行业碳排放的核心环节,约占排放总量的90%。
方案提出,将巩固化解电解铝过剩产能成果,坚持电解铝产能总量约束,严格执行产能置换办法。工信部称,有色金属行业的碳排放以铝为重点品种,占全行业排放总量的75%以上。
方案同时提出,应防范铜、铅、锌、氧化铝等重点品种冶炼产能无序扩张,强化工业硅、镁等行业政策引导,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用电是有色金属行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所导致的间接排放占全行业排放总量的70%,其次是燃料燃烧排放和过程排放。
当前,有色金属行业的燃料和用电结构偏化石能源,单位产品碳排放量大。
以用电量最大的电解铝为例,当前仍有60%以上的电解铝产能采用燃煤自备电,用电导致的间接排放占电解铝碳排放量的85%,占有色金属行业排放总量的50%以上。
对此,方案强调要推进清洁能源替代。一方面,推动有色金属行业以气代煤、以电代煤,推动电解铝行业从使用自备电向网电转化,以控制化石能源消费。
另一方面,支持电解铝等企业向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区有序转移,参与以消纳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微电网建设,多途径消纳可再生资源。
方案还要求,引导行业高效集约发展,强化产业协同耦合,加快低效产能退出;加强关键技术,推广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再生金属行业,构建绿色清洁体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