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工艺气体优化调控技术 打开氢基竖炉高效低耗生产新路径
“启动加热炉压缩机,氢基竖炉升温速率一定要控制精准!主火焰点燃顺序间隔注意一下……”3月14日一大早,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氢冶金公司氢冶金作业区生产现场,作业长李利杰逐个岗位叮嘱着注意事项,全力确保DRI产品生产平稳有序推进。就在前一天,氢冶金产线单日产量超计划9.8%,单日电耗环比降低31.3%,创出历史新高。
此时,主控室内又传来了好消息。“我们的工艺气体优化调控技术也初见成效。”作业区技术副主任张二利一边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操作曲线,一边兴奋地说。
一季度以来,为深挖产线效能、拓展降本空间,全力提高DRI产品经济性,李利杰带领攻关团队以富氢焦炉煤气气源为切入点,尝试走出一条高原料比入炉结构、低能耗还原工艺路线的新路径,为氢基竖炉长周期高效低耗生产奠定基础。
众合力,破难题。思路明确后,攻关团队以此为指引,决定从调整主燃气空气流量开度和加湿控制DRI碳含量两个方面入手,并最终确定“放两边压中心”的工艺气体还原性能调控思路。围绕落实这一全新技术路线,团队锚定提高焦炉煤气利用率、优化加热炉操作和降低碳排这三个主要目标,并以稳定炉况为核心,通过优化加热炉控制程序及调整主火焰点燃方式,促使炉内焦炉煤气流合力及炉内压量实现合理分布,最终实现高反应速率、低燃耗比的炉况条件。
攻关过程中,团队成员丝毫不敢懈怠,他们每日在主控室和竖炉平台之间往返跟踪炉况,分析波动影响因素,经过夜以继日的研讨实践,冶炼工艺和富氢气体还原工艺的优化效果显现出来——炉内甲烷重整还原效率提高至76%,焦炉煤气利用率提高至99%,原料单耗环比降低3.2%,折合DRI成本每吨降低近29.3元。
“成本工作是我们的‘生命线’,在燃耗比稳定的基础上,后续我们还要围绕提高喷氧量、减底气等方向开展攻关,树牢‘算账意识’,打好提质降耗攻坚战。”李利杰信心十足地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