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凸显 工业高质量发展步伐稳健
当前,随着国内疫情形势总体向好及稳定经济大盘系列政策落地生效,复工复产、稳产达产持续推进,产业链供应链逐步恢复,主要指标边际改善,工业经济呈现恢复势头,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此次对冲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震荡波动、应对疫情影响过程中,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出较强的韧性、耐力,上半年工业经济在顶住下行压力的同时,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仍然在持续进行,成为稳定经济运行、提振市场预期的“压舱石”。
一、工业经济加快企稳回升
根据公布的数据分析,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加快企稳回升,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涨幅收窄。6月份,PPI同比上涨6.1%,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已连续6个月回落。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5%,涨幅回落0.6个百分点。相比于欧美PPI的高增速,我国PPI涨幅保持总体稳定,为拓宽政策空间、改善企业盈利、提振市场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工业生产进一步边际改善。5、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0.7%、3.9%,增速连续两个月加快,边际改善特征明显。
三是企业景气水平提升。6月份高频数据显示,大、中型企业的采购经理指数(PMI)位于扩张区间。大型企业PMI为50.2%,连续两个月高于临界点,延续恢复性扩张势头。中型企业PMI为51.3%,高于上月1.9个百分点,升至扩张区间,生产活动有所加快。小型企业PMI为48.6%,高于上月1.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恢复进程相对较慢,但景气水平也有所回升。
四是工业品出口增速快速回升。在稳经济大盘政策带动下,5、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分别增长11.1%、15.1%,较上月分别回升13.0个、4.0个百分点,快速扭转4月份出口下降趋势,工业品出口强劲回升。
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显现
得益于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出较强的韧性,使得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在乌克兰危机冲击及国内疫情持续反复的背景下,仍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水平,并为下半年经济持续恢复发展提供动力。具体而言,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生产韧性:工业生产保持了较好的连续性、稳定性。
生产韧性事关工业发展全局,没有生产的稳定性、连续性就没有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就谈不上实现工业稳定运行。疫情期间,各地按照国家部署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白名单”制度,针对包括汽车、集成电路、消费电子、装备制造、农用物资、食品医药等重点领域的重点企业,通过加强部省协同和跨区域协调,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为工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当前,各地企业复工复产、物流保通保畅有序进行,企业生产经营在逐步恢复,工业企业利润有所改善。同时,作为先行指标、表征市场预期的我国制造业PMI,在连续3个月低于临界点后,已于6月份重返扩张区间。当前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大国,正是因为这样的雄厚基础,才支撑了产业链供应链保持稳定并迅速恢复。
——发展韧性: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稳步有序高效推进。
发展韧性事关产业发展质量,产业链供应链克服疫情影响,与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有效配合,这也是我国工业体系蕴含的重要优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通过盘活存量资金支持技改投资,为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持续注入动力。从数据上看,代表转型升级方向的高技术制造业等恢复较快。6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PMI分别为52.8%和52.2%,高于5月2.3个和3.3个百分点。
结构优化升级态势在上半年一直持续,产业升级发展、新动能成长壮大的趋势没有改变,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稳健。二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5.0个百分点,锂离子电池、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小类行业增加值增速均在20%以上,新动能增长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二季度,单晶硅、多晶硅、光伏电池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1.3%、50.6%、30.4%,较一季度分别加快37.3个、13.0个、6.1个百分点。
——政策韧性:振作工业运行的“组合拳”保障作用凸显。
在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的大背景下,中国工业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平稳运行,与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是分不开的,这种政策韧性是我国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所在。
年初推出的《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围绕财政税费、金融信贷、保供稳价、投资和外贸外资、用地用能和环境等5个方面打出工业稳增长“组合拳”“连环招”,进一步夯实了产业链供应链平稳运行的政策基础。
5月底出台的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出手准、快、稳,涉及财税、货币、交通、物流方方面面,以政策发力对冲下行压力,对及时畅通供给需求循环,进一步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抓政策落实落细落地,已经成为各地稳经济重要的着力点,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稳”的基础在加固、“进”的动能在集聚。
三、政策发力保障工业稳增长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稳工业运行各项举措的扎实推进,叠加工业发展基本面良好、产业链供应链优势韧性强,以及工业品价格预期的稳定等诸多有利因素,工业企稳恢复的态势将进一步巩固。但仍要看到,当前工业稳定运行仍然面临一定困难,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等综合因素叠加共振,对工业稳增长造成不小的压力。美欧经济体激进加息,全球经济增长不及预期,输入性价格上涨压力短期内虽然有所缓解但从中长期看压力仍然存在,在全球化纵深发展的今天,这些风险因素将通过产业链供应链向国内传导,要求我国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政策进行对冲,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在确保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方面,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不断优化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的着力点有五个方面,是筑牢整个工业企稳回升优势的关键所在。
一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和维护生产生活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绝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而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高效统筹”的关键在于坚持系统观念,运用辩证思维,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加强科学精准防疫水平,纠正和防范过度防疫,最大限度减少对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影响,全力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从着力点来看,要持续做好民生保障,强化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加大助企纾困政策力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二是稳工业政策要注重统筹当前和长远。一方面应通过政策推动,引导各类资源向最需要、最急迫的领域汇聚,解决当下最重要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应着眼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考虑中长期发展需要,为后续发展打下基础、留足空间。当前,应抓住工业企稳回升的有利时机,抓紧推进产业链供应链补短板和锻长板,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发挥好投资对补短板强弱项的促进作用,聚焦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持续发力。
三是聚焦全要素多角度,切实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大制造业融资支持力度,特别是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进一步提升融资支持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着力破解企业用工难题,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用工保障。通过不断强化标准的带动和倒逼作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全产业链发展,使工业发展的速度、效益、质量、安全相统一。
四是强化产业链供应链运行监测。应时刻保持“风起于青萍之末”的敏锐,第一时间化解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挑战。对工业经济的准确监测,考验的是科学决策能力,关系产业发展,更事关产业安全。要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态势的跟踪监测,拓宽信息渠道,深入分析研判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强化预研预判,做好政策储备。
五是推动政策落地落实落细。打通“最后一公里”,让各类政策精准直达市场主体,直接关系到政策的最终效果。因此,应多措并举,稳妥施策。要加强政策的宣传、解读和指引,让市场主体迅速享受到该享受的政策。推动政策集成化、具体化,提升享受政策的便利化程度和水平,确保企业对各类奖补政策应知尽知、应报尽报、应享尽享。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