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路上》系列报道之十二】
二十大代表张连钢的“新日程表”
11月21日,党的二十大代表、山东港口高级别专家张连钢赶到山东港口日照港,调研平行布局自动化码头的建设运营情况,和现场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提升流动机械和人员管控本质安全水平的新思路、新举措,围绕码头无人集卡与桥吊、轨道吊的一次性对位等作业难点提出了改进思路和解决路径。张连钢说:“我们应该加强科技协同创新,推动‘连钢创新团队’、‘日新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研发团队’融合交流,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共同推动山东港口集装箱一体化融合发展。”
从北京履职归来后,张连钢每天的工作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除了参加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报告会,和山东港口6万员工共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张连钢还带领团队迅速开启“加速键”,马不停蹄投入科研工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创新协同,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事实上,作为全国首个交通强国“智慧港口建设试点”单位,山东港口近年来在智慧港口建设领域的成绩可圈可点。完成全国首个智慧绿色港建设顶层设计方案,建成交通运输部“自动化码头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等5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承担5项省部级以上重点研发计划,2020 年以来获得省科学技术奖4项、行业级科学技术奖68项,其中,“智慧大脑”平台、云生态平台、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管控系统(A-TOS)、集装箱智能空轨系统、顺岸开放式集装箱码头、原油管道智脑、自动化门机等陆续投用,港口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持续提升。
张连钢这次参会,并亮相“党代表通道”,接受中外媒体采访,就像打开了一个“窗口”,让越来越多的人近距离了解了山东港口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念与情怀,看到了山东港口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厚实积累,吸引了众多高校、科研院所纷至沓来,纷纷与山东港口沟通交流、开展合作。
11月12日,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以下简称“虚拟教研室”)线上举办,张连钢主讲了“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简介”课程,从自动化码头概述、装卸工艺及关键指标、平面布局及功能区域、主要工艺设备、基建与供电、信息系统和安全安防等七个方面,全面介绍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基本情况。来自中国海洋大学、河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的五十余位虚拟教研室成员、老师,与张连钢深入探讨堆场平面布置的优缺点、自动化码头与传统码头的投资对比、堆场的排水系统设计、有人及无人驾驶车辆的混合行驶等问题,都感到受益匪浅。
虚拟教研室主持人、中国海洋大学史宏达教授表示,张连钢的分享,既有先进理念,又有落实方法,有创新技术,也有围绕着生产效益所做的革新,充分体现了现代港口人的智慧,对进一步提升虚拟教研室的专业内涵建设,对切实提高我国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建设水平、提高在现代港口方面的知识储备及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这段时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也与“连钢创新团队”、山东港口青岛港技术中心沟通,发挥双方优势,围绕智慧港口应用系统、网络安全优化、智慧基础优化、人才培养与交流培训等领域合作进行交流,重点研究覆盖自动化码头全域的协同智能体系统建设课题,聚焦多阶段多设备的智能资源调度等内容,不断提升码头的智能化、安全化、信息化水平,促进码头的智能化发展、数字化赋能。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关键在行动,归根靠实干。盛会归来,张连钢对中国智慧港口建设的前景充满信心,他这样描述了自己的新目标: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实干创新、奋发有为,瞄准前沿科技、聚焦关键共性问题,持续攻关、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未来,我们不仅要让操作系统、数据库、智能管控系统A-TOS等软件系统全部来自国内,而且要联合国内企业,共同开发PLC、驱动器、传感器、激光器等关键装置,早日建成全部由国内技术产品构建的自动化码头,推动数字经济与港口发展深度融合,在智慧港口建设领域树立标杆和样板,让山东港口智慧码头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闪亮名片,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科技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心有翼,自飞云宇天际;梦无垠,当征星辰大海。
张连钢说,二十大已经胜利闭幕,但大会精神在时时鞭策着我,激励着我。曾经有新华社记者问我,你怎么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我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不是照着西方港口的样子做,而是要在港口领域竖起中国标杆,也就是未来港口是什么样,来看中国港口,特别是看山东港口,回去照着做就行了,这就是我作为一名港口科技工作者的决心和信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