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笃行”——年中经济盘点系列报道之三
活力走强结构更优 我国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符合预期
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在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0万亿元;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10.59万亿元,同比增长8.9%,占进出口总值的52.7%;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9.8%,高出整体增速7.7个百分点……
7月13日,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符合预期。
业内专家学者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一致认为,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取得新突破、结构实现新优化,展现了较强的韧性。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主要发达经济体政策收缩外溢效应显现等因素,我国大力开拓新兴市场、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培育壮大优势产业,不断汇聚外贸新动能。
北京海关关员为企业人员介绍RCEP享惠措施。徐戈摄
从“一带一路”到RCEP 大力开拓新兴市场
近日,装载着860辆国产汽车的215个集装箱通过“新隆运86”号集装箱班轮,从浙江宁波舟山港金塘港区甬舟集装箱码头启程,运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宁波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金塘港区今年新增“一带一路”航线11条,该方向集装箱航线常态化运营累计32条。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接近两位数,占进出口总值比重提升至34.3%。6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菲律宾生效,至此RCEP已对全部15个成员方生效。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合计进出口6.1万亿元,同比增长1.5%,对我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崔卫杰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球外贸增速放缓的情况下,中国外贸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的全面生效实施,对我国稳住外贸规模,优化外贸结构,推动市场多元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新兴市场在我国外贸发展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国际市场多元化趋势日益凸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吕越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市场结构来看,RCEP成员包括了东盟十国,“一带一路”倡议也吸纳了包括东盟、拉丁美洲和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加入,进一步推动我国外贸市场向多元化开拓发展。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还有助于拓展我国国际合作空间,在加强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原有的经贸合作的基础上,还有利于进一步扩大贸易和投资合作伙伴的范围。
一批出口集装箱在天津东疆港区太平洋码头装载完成,即将踏上远洋航程。天津海关供图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
2020年7月,为贯彻《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离岛旅客免税购物额度由每年3万元提高到10万元,免税商品品种由38种增至45种,新增燕窝、酒类、手机等7大类免税商品,取消单件商品8000元免税限额规定。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出口分别增长8.6%和26.4%,开放平台作用发挥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到《国务院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若干措施的通知》,再到《国务院关于做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的通知》,相关政策持续助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
“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阵地之一,以不到全国千分之四的面积,占到了近20%的对外贸易总额,为稳外贸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崔卫杰表示,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在通关便利化改革、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并通过制度创新更好地推动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为对外贸易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吕越认为,一方面,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开放平台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探索、出台的相关举措不仅直接促进了外贸进出口的稳定增长,也有利于吸引更多外资进入国内市场,助力“稳外贸稳外资”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通过聚焦重点领域,加快推动我国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加速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位置延伸,进而助力我国外贸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
青岛海关关员现场验放出口新能源巴士。石万里摄
优势产业挑大梁 外贸“新三样”走俏海外市场
近日,山东某能源科技公司生产的一批924箱磷酸铁锂电池完成打包装箱后,启运出境发往海外市场。该批电池主要应用于基站式、家庭式、风光式等储能领域,具有低成本、长循环和高安全等特点,市场竞争力较强。
近年来,得益于国际能源市场结构调整,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迅速,国内外生产厂商对锂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已逐步成为锂离子电池产品主要出口国。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合计出口增长61.6%,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8个百分点,绿色产业动能充沛。
中汽协和乘联会相关数据显示,7月3日,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突破2000万,代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和实力的崛起。伴随着中国新能源的规模优势和市场扩张需求,中国制造新能源产品品牌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其中,今年前6个月,我国汽车整车出口214万辆,同比增长75.7%。新能源汽车出口53.4万辆,同比增长1.6倍。
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育和巩固产业优势,不断汇聚外贸新动能?
吕越表示,一是加大投资支持和政策激励,为相关企业提供产业支持性税收优惠、补贴和创新券等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形成新的外贸增长点和竞争优势,以此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结构质量和附加值;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通过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研究院、企业等机构的合作,为推动外贸平稳健康发展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撑;三是拓展多元化进出口渠道,充分利用RCEP、“一带一路”倡议等合作红利,积极借助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开放平台,并借助跨境电商创新贸易模式对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此稳步扩大“新三样”等新优势产品的出口规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