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模式开启重型货车治污新路径
如何降低重型柴油货车的排放一直是机动车污染防治的重点与难点。一方面,重型柴油货车污染物排放量高,一辆国三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排放的氮氧化物,相当于90多辆国五排放标准小轿车的排放量。另一方面,重型柴油货车还面临着一系列超负荷及不合规使用带来的排放问题,如使用质量不合格柴油和车用尿素造成车辆氮氧化物超标,厂内和港区内使用老旧车辆导致“冒黑烟”现象频发等。
笔者认为,重卡电动化是从根本上解决重型柴油货车污染排放问题的途径之一,但目前电动重卡推广应用面临着购置成本相对较高、便利性不足等问题,而换电模式可以同时解决这两个难点。
从价格上来说,电动汽车购置价格高,主要原因在于动力电池成本高。而换电车辆可以采用“车电分离”购买模式,大幅降低购置初期投入。后续动力电池的使用则更多是作为一种租赁服务,由专业的电池租赁公司来进行大批量采购、运营、管理及利用,实现整个动力电池行业成本的逐步降低。
在便利性方面,笔者走访港口企业时发现,港口内的水平运输车辆运输线路较为单一,单次运行距离短,较为适合应用换电重卡。但出乎意料的是许多企业对电动重卡持观望态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动卡车充电时间过长,影响了货物周转效率。而换电重卡每3至5分钟就能完成一次换电,这与柴油车加油的时间基本相当,能够打消运输企业及用户的顾虑。
此外,换电模式的一大优势是能让车辆的使用场景更为灵活。运输企业可以根据不同运输需求,为换电重卡安装不同能量、不同续航里程的电池包,实现成本控制与利用匹配度的最优化。同时,换电模式下更便于统一管理车辆电池,避免因个别车主充电不当等原因损害电池性能甚至出现安全问题。
不过,在动力电池规格不一、成本高昂的情况下,很难实现一家换电站可满足多品牌车辆换电,长途运输车辆可能会面临无法换电的境况。因此,行业主管部门应继续加强政策引导,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政策,鼓励企业根据使用场景研发换电模式车型;鼓励厂内运输车辆淘汰更新时优先替换电动重卡并在厂内增建换电站;在对行业的绩效分级中,将应用新能源车型作为运输方式的评价指标等。(作者系生态环境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政策研究部副主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