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回调 业绩下滑 班轮公司面临严峻考验
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主要班轮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大幅下跌。其中,营业收入平均跌幅达到50.3%,净利润的平均跌幅更是高达78.4%,还有两家班轮公司发生亏损。
市场下滑是业界预料之中的事,但下滑速度如此之快,影响如此之大,或许还是超出了许多班轮公司的预期。“躺赢”3年的班轮公司,正面临市场持续回调的严峻考验。
营收净利双降
在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10家主要班轮公司净利润排行榜中,尽管有8家公司依旧保持盈利,但净利润同比均大幅下跌。
具体来看,马士基息税前利润(EBIT)下跌68.0%,为23.3亿美元,仍是盈利水平最高的班轮公司。赫伯罗特净利润排名第二,为20.3亿美元,同比下跌57.0%,是10家班轮公司中跌幅最小的;营业收入为60.3亿美元,同比下跌32.0%。净利润排名第三的是达飞集团,为20.1亿美元,同比跌幅为72.1%;营业收入为127.2亿美元,同比下跌30.2%。
ONE排名第四,净利润为12.1亿美元,同比下跌76.3%;营业收入为46.4亿美元,同比下跌45.0%。中远海控排名第五,净利润10.0亿美元,同比下跌74.2%;营业收入66.5亿美元,同比下跌55.1%。
虽然同比大幅下滑,但以上5家班轮公司的净利润仍超过了10亿美元。相比之下,其他班轮公司则业绩低迷,净利润跌幅均超过90%,有的甚至出现亏损。
HMM净利润为2.1亿美元,同比大幅下滑91.0%;营业收入为15.6亿美元,同比下跌58.0%。长荣海运净利润为1.6亿美元,同比大跌95.0%;营业收入为21.7亿美元,同比下跌61.0%。阳明海运净利润为1.1亿美元,同比大跌94.0%;营业收入为12.2亿美元,同比下跌65.0%。
出现亏损两家班轮公司,分别是以星航运和万海航运。其中,以星航运亏损6000万美元,万海航运亏损7000万美元,万海航运的营业收入还下跌了68.0%,是所有班轮公司中跌幅最大的。值得关注的是,这已是万海航运连续第二个季度亏损,此次以星也加入了亏损行列,由于市场前景不明,不排除未来有更多企业会陷入经营困境。
需求疲软导致量价齐跌
面对2023年第一季度的低迷业绩,各大班轮公司都给出了自己的分析。
马士基表示,由于第一季度欧洲、北美地区持续去库存,市场需求疲软,导致货量、运费双双下降,利润显著降低。马士基第一季度完成货运量544.8万TEU,同比下降9.3%;平均运费1436美元/TEU,同比下滑36.9%。
赫伯罗特也认为,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平均运费大幅下跌。第一季度,由于去库存和全球需求整体疲软,赫伯罗特完成货运量284.2万TEU,同比下跌4.9%。平均运费同比下降28%,为1999美元/TEU。赫伯罗特首席执行官RolfHabbenJansen说:“当前航运市场已经正常化,运输需求和运费也相应下降,这无疑会对我们的全年收入产生影响。”
相比而言,中远海控和达飞集团对业绩较为认可。中远海控认为,第一季度仍保持了较强的盈利能力,经营质量不断提升。面对集运市场供需变化、整体运费下滑等诸多挑战,中远海控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加快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延伸供应链服务,平抑周期能力有了较大提升,高质量发展潜能得到有效激发。
达飞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RodolpheSaadé则认为业绩稳定,他说:“经过两年的特殊时期后,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以及全球多地持续的去库存现象,航运业已进入正常化,我们第一季度的业绩仍保持稳健。”达飞第一季度货运量小幅下跌5.3%,为502.0万TEU;平均运费为1766美元/TEU,同比下降37.0%。
而业绩亏损的两家企业,对于市场并不太悲观。
以星航运总裁兼首席执行官EliGlickman分析称:“第一季度的业绩反映了市场运费大幅下降和需求疲软的现状,特别是在跨太平洋航线。虽然集运市场前景仍然充满挑战,但我们此前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能帮助我们应对挑战。”
万海航运总经理谢福隆认为,已看到市场运费跌势趋缓,班轮公司推动近洋航线运费上涨收到了成效。
市场走向尚不明朗
实际上,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业界对于市场需求疲软、运费下跌就有所预期,只是由于2022年上半年班轮公司业绩十分惊人,因此2022年的全年业绩仍欣欣向荣。但从2023年第一季度情况看,集运市场的供需关系已回归至疫情前水平,并且随着新一轮运力集中交付期的到来,班轮公司的经营压力进一步增大。
达飞表示:“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将成为全年盈利水平最好的季度。”主要由于集运市场的低迷现状将继续,特别是未来几个季度交付的新运力,将持续对运费构成压力。
马士基首席执行官柯文胜也认为:“因持续去库存导致需求下降,市场充满挑战。接下来的几个季度,市场走向尚不明朗。”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ONE,该公司强调,当前市场正处于变化之中,包括地缘局势紧张导致的贸易模式转变。“我们正在调整适应这些重大变化,但未来市场前景很难预测。”
尽管台湾三大班轮公司业绩大跌,但他们对市场前景仍充满信心。
长荣海运总经理谢惠全曾明确表示,2023年下半年市场会有明显好转。他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市场仍在谷底,但略好于第一季度,预计市场将从6月开始回暖。
阳明海运和万海航运业也认为,市场已出现复苏迹象,预计今年第二、三季度市场表现将优于第一季度。如果下半年全球供应链继续消化库存,并且能保持传统旺季,将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尽管市场前景不明,但班轮公司仍保持了此前公布的全年业绩预期。马士基预计2023年全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80亿—110亿美元,EBIT为20亿—50亿美元。赫伯罗特预计全年EBITDA为43亿—65亿美元,EBIT为21亿—43亿美元。
但有一个好消息是,世界银行和经合组织在6月初发布的最新全球经济展望中,都上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世界银行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将增长2.1%,较年初的预测值上调了0.4个百分点,但仍低于2022年的3.1%。经合组织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2.7%,同时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5.4%。
班轮公司多措并举求突破
面对市场的诸多不确定性,班轮公司认为当务之急是节流。包括中远海控、马士基、达飞、赫伯罗特在内的多家巨头企业都明确表态,将特别关注和聚焦成本,加强成本管控。同时,各家公司也更加坚定地把正船舵,沿着业已确定的航向前行。
中远海控表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航运业正加速回归新常态,并持续提供数字化、端到端、绿色的全程解决方案转型。面向未来,中远海控将围绕“以集装箱航运为核心的全球数字化供应链运营和投资平台”这一定位,努力提供低碳、智能、可靠的“集装箱航运+港口+相关物流”全程供应链服务,保障供应链稳定。
同样瞄准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还有赫伯罗特和HMM。赫伯罗特正在加快制定“2030战略”,该战略将专注于提高服务质量和业务的可持续性。HMM则计划在2022—2026年的5年内,在船舶、码头、物流设施等核心资产方面投资114亿美元以上。此外,为了平抑市场风险,HMM还希望扩大在LNG运输市场的影响力,并在这一领域寻求收购。
全球第一大班轮公司地中海航运(MSC),则在新能源探索方面寻求新突破。日前,MSC与英国劳氏船级社(LR)、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和全球发动机巨头MANEnergySolutions(MAN-ES)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旨在为MSC的新造集装箱船共同研发氨燃料系统。
同样是在绿色船舶领域,阳明海运近期宣布订造5艘15000TEU级LNG双燃料集装箱船,总金额为8.50亿—9.75亿美元。阳明海运强调,这些新造船能够优化其船队配置,增强船队整体竞争力,并通过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保运营。
以星航运则保持了在科技领域的广泛投资,这也是该公司数字化战略的一部分。其在5月份刚刚官宣了一笔新投资,对象是以色列人工智能初创公司Spinframe。以星航运总裁兼首席执行官EliGlickman强调:“我们会积极寻找并投资有前途的初创企业,作为以星的增长引擎。”
不难发现,班轮公司已聚焦低碳环保、绿色智能、全程供应链三大赛道,顺时而动,力求行稳致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