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年中“成绩单”折射中国经济回升向好
7月以来,多组上半年铁路运行数据陆续“出炉”: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7.7亿人次、国家铁路发送电煤7.77亿吨、中欧班列累计开行8641列……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国民经济大动脉,铁路运行各项指标呈现出的良好发展态势表明,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7.7亿人次 文旅市场彰显“流动的中国”
7月24日,满载着596名旅客的Y406/407次旅游专列从成都东站缓缓驶出,前往目的地库尔勒站——这是四川暑期开行的首趟深度全景新疆旅游专列。四川成都铁路国际商旅集团有限公司西南铁旅计调组经理曹珩介绍:“我们提前与当地景区沟通对接,采取预约、错峰等方式组织旅客游览景区,并专门设计了不赶时间、行程非常合理、不走回头路的线路,免去了舟车劳顿之苦。”
2023年6月29日,“大运号——成都都市圈旅游主题列车”C3346次从成都东站开往雅安站,标志着首趟“大运号”旅游主题列车正式在四川成都上线运营。(胡志强摄/光明图片)
今年上半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平稳向好,文旅市场恢复增长势头强劲。铁路部门大力开行旅游列车,增加通达重点旅游城市的运行线路,打造熊猫专列、呼伦贝尔号、京藏号、阿勒泰号、敦煌号、梅河号等精品旅游列车品牌,满足旅客多样化需求,助力旅游经济发展。上半年,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9311列,较2019年同期增长11.4%。
同时,铁路部门积极适应客运市场需求,优化区域客运产品。今年3月,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推动下,上海铁路国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等成立“乐游长三角”旅游专列联盟,依托长三角富集的铁路纽带和沿线城市丰富的文旅资源推出系列产品,与江苏盐城、浙江嘉兴和衢州、安徽六安和淮北等城市推出旅游专列线路。“在游客互送的基础上,相关合作也将促进城市推广、消费复苏和文化交流。”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介绍,上海正积极推动长三角地区文旅资源串点成线,推动资源更高效配置,助力提升长三角地区文旅供给品质,加快构建长三角地区文旅统一大市场,促进长三角地区文旅消费循环加速。
当前正值暑期,研学游、亲子游、避暑游等出行需求旺盛,各地客流保持高位运行。实际上,今年上半年,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等假期,铁路都迎来客流高峰,铁路客流量已经整体恢复至常态。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数据显示,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7.7亿人次,其中4、5、6月份旅客发送量快速攀升,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7.6%、5.6%、4.8%。4月29日发送旅客1966.1万人次,创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旅游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指标,也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为引导和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铁路部门抓住有利契机,紧贴市场需求,通过打造“铁路+旅游”“专列+专线”等文旅产品,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的需求,为激活旅游市场注入了强劲动能。
国家铁路运输电煤7.77亿吨 保供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不掉链”
7月27日,满载煤炭的82211次列车从浩吉铁路江陵站开出,经当日投入使用的第六条企业煤炭疏运专用线,将4240吨煤炭直接运送到生产企业。浩吉铁路是国家“北煤南运”最长的煤炭运输战略大通道,主要为湖南、湖北、江西等华中地区提供能源保障。入夏以来,全国多地气温持续走高,居民用电和企业生产用电需求进一步增长,如何确保煤炭能够及时运出成为当下电煤保供的一项重要任务。
2023年7月28日,一列满载煤炭的货运列车奔驰在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的通(通辽)霍(霍林河)铁路线上。李季春 张雪/摄
铁路部门充分发挥铁路煤炭运输骨干作用,用好大秦、唐包、瓦日、浩吉、兰新铁路等北煤南运、西煤东运主通道,持续增开货物列车,提升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煤炭主产区外运能力。国铁集团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国家铁路发送煤炭10.53亿吨,同比增长1.6%;其中电煤7.77亿吨,同比增长13.1%。截至6月30日,全国363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8076万吨,可耗天数达30.6天,保持较高水平。
同时,充分发挥国铁集团和铁路局集团公司两级保供办作用,与地方政府和重点发电企业加强沟通联系,动态掌握存煤情况,精准增加运力投放,对电煤运输需求优先满足。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就积极开辟电煤运输“绿色通道”,通过实时盯控电煤供、存、耗、卸各环节,动态跟踪管内58家铁路直供电厂煤炭到达总量,掌握企业的电煤运输需求。按照“优先批车、优先配空、优先装车、优先放行、优先卸车”的原则,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采取优化作业环节、压缩技术站中转停留时间、阶段性调整作业班次等措施,提高运输组织效率,全力做好迎峰度夏煤炭保供。
电煤保供,是铁路服务民生的一个缩影。随着我国铁路网的日益完善,铁路部门立足于社会发展与民生所需,通过上百项涉铁项目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力争打通电煤运输的每一个“阻滞”节点。同时,通过扩大运输能力、深挖运输潜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人民创收,切实满足企业和民众货物运输需求,更好服务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构建发展新格局。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李传光表示,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呈现“持续恢复、整体好转”的特点,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提供有力保障。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0000列 为外贸“朋友圈”扩容增添新动能
7月7日,搭载着汽车零配件的“澜湄蓉欧快线”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首发。该趟班列由泰国罗勇始发,经中老铁路接续中欧班列发往匈牙利布达佩斯,不仅实现了中老铁路与中欧班列的联线贯通,还构建起了一条全新的亚蓉欧大通道。物流运输时间最快缩短至15天,较传统海运可节约一半以上时间。成都国际铁路班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琨表示,“澜湄蓉欧快线是东南亚与欧洲市场相关联的高性能通道选择。不仅时效性方面明显提升,在经济性方面,该快线直达欧盟各目的地,较传统的海运线路而言,贸易企业可节约物流成本1000美元/40尺箱以上。同时在稳定性方面,全程定时、定线,按图定时刻开行,为企业提供了一条常态化的新通道。”
2023年7月29日,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从义乌西站开出。金辰/摄
随着我国外贸延续稳中向好态势,中欧班列跨境运输需求旺盛,开行数量强劲增长。国铁集团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随着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从义乌西站开出,今年以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达10000列,较去年提前22天破万列,累计发送货物108.3万标箱,同比增长27%,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同时,国铁集团完成了一批铁路口岸及后方铁路通道补短板项目,提升中欧班列通道运输能力,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宽准轨接发列车线路增加至30条,实现宽轨场、准轨场、换轮库、边检场“四场合一”,提升了作业效率;满洲里口岸新建国际货场投用,中欧班列日换装能力由420标箱提升到840标箱。目前,中国境内已铺画时速120公里的中欧班列运行线86条,铁路部门对中欧班列优先承运、优先装车、优先挂运,确保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各大铁路口岸站对中欧班列实行优先办理,与海关、边检强化沟通协调,提升口岸通关效率。江西赣州开行的中欧班列,让赣州市南康区家具厂跨境业务成倍增长,吸引带动格力电器、大自然家居等企业落户南康。广西柳州今年始发的中欧班列货物中,重型机械占97%以上,助力“广西制造”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欧班列运输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大陆全境,有效扩大了中国与沿线各国经贸往来,深化了国际产能合作,加速了要素资源跨国流动,辐射带动效应日益凸显。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铁路完成营业性货运量25亿吨,同比增长0.6%;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49亿元,同比增长6.9%。这份亮眼的铁路“年中成绩单”,折射着“人间烟火气”的回归,映照出流动中国的蓬勃朝气。
铁路是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经济的持续向好,铁路部门还将提质提效服务保障,加强国际铁路合作,努力确保民众便利出行、物资畅通,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坚实助力,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