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陆港海港联动发展,打造内陆枢纽经济引擎
中国(赣州)国际陆港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中国(赣州)国际陆港发展暨国际木材供应链可持续论坛于4月27日在钟灵毓秀的红色故都江西省赣州市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国家木材节约发展中心、赣州市南康区人民政府、赣州国际陆港管委会联合主办。论坛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业内头部企业、行业专家和赣州国际陆港集团发展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受邀出席本届论坛的领导和嘉宾有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原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王水平,国务院国资委管理局副局长刘立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改革发展司副司长李玉印,赣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罗瑞华,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国家木材节约发展中心主任刘能文,国家经济安全研究院副院长苗跃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任兴洲,芬兰驻华使馆参赞安婷娜,拉脱维亚投资发展署商务参赞Agness等。以及来自山东、重庆等多个地方政府代表团以及陆港、航运、铁路、港口、综合物流和国际木材贸易流通领域的企业代表32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与会专家从陆港海港联动发展及产业链供应链的各个层面和专业角度,对新时期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陆港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与展望,共同打造国际一流内陆物流枢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可持续发展。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原副司长王水平在论坛致辞中指出本届论坛主题“推动陆港海港联动发展,打造内陆枢纽经济引擎”非常契合当前双循环发展要求。王司长指出,陆港是沿海经济向内陆延伸的桥头堡,是内陆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和关键禀赋,通过强化陆港功能带动产业集群发展,成为枢纽经济的发展引擎。建设国际陆港是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先导性工程,抓住港口和陆港联动机遇,提升港口和陆港竞争力,进而促进通道经济发展。王司长还指出当前我国港口与陆港发展阶段不一致,影响了陆港的开放水平及港口向内陆的深入拓展,非常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并积极鼓励在实践中探索适合于我国双循环新格局的陆港建设模式。王司长还对赣州国际陆港的发展做出了高度评价,是我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中的示范,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和示范意义。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牧原做了题为“多式联运构架海港与陆港联动机制”的主题演讲,李会长从专业角度全面的解释了陆港定义,对陆港核心功能和投资建设模式进行了介绍,并就不同投资建设模式在实践中的效用进行了详细对比和阐述;明确指出了陆港作为多式联运枢纽应具备的典型特征以及陆港、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和地方经济之间的逻辑关系。李会长着重讲解了通道经济的3D模式即交通运输能力+物流网络+贸易环境所形成的供应链空间布局,构建物流通道所必备的关键要素;向与会代表回顾了我国多式联运发展历程和“十三五”期间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的六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从战略潜力和市场潜力两个方面对多式联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最后,李会长认为“十四五”期间依然是我国发展多式联运的重要窗口期,并指出了未来多式联运发展空间要面向全球供应链安全与稳定、内循环要求沿海与内陆联动、一带一路新格局;同时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动能转换、碳达峰加速运输结构优化、物流产业技术改变运营模式等结构变化也将影响多式联运的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任兴洲在题为“以服务产业发展为依托,促进双循环,推动陆港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中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形成供需高水平动态平衡和国际竞争新优势;陆港运营建设需要以服务产业发展为依托,遵循陆港发展的内在逻辑;促进产业、贸易和物流联动,从而实现陆港高质量发展。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作为推动我国集装箱行业和多式联运发展的重要社会力量,为我国多式联运的理论研究、政策发布和产业实践提供了大量行业智库服务。在协会的支持和指导下,论坛期间举办了“国际陆港(赣州)发展研究学会”成立仪式,赣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罗瑞华与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共同为“国际陆港(赣州)发展研究学会”揭牌,赣州国际陆港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罗永锋与李牧原会长共同签署了国际陆港发展研究战略合作协议。
参加本届论坛的国内外木材协会、木业园区、木材商贸物流企业代表,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国际木材供应链产业链发展情况,并就构建现代国际木材供应链提出建议和畅想。
本届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背景下陆港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有利于引领行业创新发展。陆港作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不仅能畅通运输环节、提高物流效率、节省物流成本,甚至可以促进产业聚集、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将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重视。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作为专业的行业研究智库,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陆港建设贡献力量,推动陆港海港联动发展,打造内陆枢纽经济引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