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深度报道 • 正文
【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前瞻现代化产业发展③】

专题|未来交通 驭“智”而行

  来源 : 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 : 孙辉 李丹 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  浏览: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孙辉 李丹 综合报道

 
 

编者按

“十四五”时期,我国加快推动智能科技与交通运输融合,已建成总里程超600万公里的综合立体交通网。近期,交通运输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围绕技术供给、场景赋能等部署16项任务,提出到2030年,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总体水平居世界前列。随着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场景赋能、产业生态优化的不断发力,“十五五”期间,“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六大创新工程将全面部署落地,覆盖更广、功能更强、协同更畅的“智慧大脑”与“数据中枢”,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到2030年,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推进
 
 
 

近期,交通运输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围绕技术供给、场景赋能等4方面部署16项具体任务,并提出到2030年,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推进,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总体水平居世界前列。

加大关键技术供给

《意见》提到,要开展应用技术攻关、加快智能产品创新、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

日前,全国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现场推进会上指出,要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物流市场,加速推进交通物流数智化赋能,技术装备应用成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交通物流体系的重要方面。

今年8月,由交通运输部指导组建的交通大模型创新与产业联盟成立,目前已汇聚50多家行业龙头企业、人工智能公司及相关高校院所,梳理出860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

在刚刚过去的双11中,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快递企业自如应对井喷式的物流包裹增长。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在10月21日至11月11日的双11业务周期内,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揽收快递包裹139.38亿件。数据显示,今年双11旺季期间,快递日均揽收量达6.34亿件,是日常业务量的117.8%;单日业务量峰值达7.77亿件。

查看全部

来源:现代物流报

作者:朱睿颖

♦  视点 ·  Viewpoint  ♦
 
 
 
 

“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如何部署

在日前举行的交通运输部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徐文强就“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相关热点话题进行了回应——

“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如何推进?

加强科技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十五五”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将聚焦建设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力布局研发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融合的关键技术,组织创新主体协同攻关,攻克重大技术,研发关键装备,创新发展模式。

夯实技术基座,提升数智化水平。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打造多类模型、异构算力、通识数据统一调度平台,为全行业智能体开发提供基础能力。面向公路、水路、综合交通等领域,研发路网运行监测、安全预警和应急智慧调度等智能体,构建覆盖更广、功能更强、协同更畅、安全可控的“智慧大脑”和“数据中枢”。

深化场景应用,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全面实施人工智能“十百千”创新行动,针对前期梳理出的860项典型场景,围绕智能驾驶、智慧公路、智慧航运等重点领域,组织一批代表性试点示范,实施一批标志性创新工程,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全场景落地应用。

优化产业生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遵循“市场主导、政府支持”的原则,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参与,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完善“人工智能+交通运输”标准体系。

查看全部

来源:中国交通报

作者:张梦怡

♦  关注 ·  Focus  ♦
 
 
 
 

人工智能让交通运输更“聪明”

近期,交通运输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围绕技术供给、场景赋能等方面部署16项具体任务。

助推示范通道通行效率提升20%左右。

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根基在于坚实的技术支撑。意见聚焦应用技术攻关、智能产品创新和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建设三大方向,加大关键技术供给。“强调加大关键技术供给,旨在打通从技术研发到产品应用的创新链条。”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王云鹏说,特别是明确提出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通过构建涵盖各类高质量数据集、算法库和工具链的“交通大脑”,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统一的模型能力支撑,从而促进技术共享与协同创新。

近年来,交通运输领域大模型建设提速。国家层面,今年8月,由交通运输部指导组建的交通大模型创新与产业联盟成立,目前已汇聚50多家行业龙头企业、人工智能公司及相关高校院所,梳理出860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企业层面,中国物流集团发布“流云”大模型,可应用于多式联运、仓储调度等40余个细分场景;基于百度交通大模型构建的“智慧中枢”已在10余个城市落地,接入超百万辆搭载L2级辅助驾驶功能的汽车。

“全国各示范区域正开展基于大模型的路网运行监测预警、大流量路段干线主动管控、一张网出行服务等应用。”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干线通道智慧扩容,构建多层级精细化交通管控模型,助推示范通道通行效率提升20%左右、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效率提升30%左右。

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分析、高精度建模等,为交通基础设施打造出坚实的数字基础。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李惠看来,“人工智能+交通运输”数字底座的构建,将有效支撑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实现能级式跃升,为交通运输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查看全部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韩鑫

♦  观察 ·  Analysis  ♦
 
 
 
 

“人工智能+”让交通运输更畅达

“人工智能+”已深度融入生活、教育、医疗、电力等多个领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尤其是“人工智能+交通运输”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近期,交通运输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的实施意见》,部署16项具体任务。各地各部门要聚焦聚力,抢抓机遇,让交通出行更畅达。

强化技术支撑。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根基在于坚实的技术支撑。对此,要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通过构建涵盖各类高质量数据集、算法库和工具链的“交通大脑”,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统一的模型能力支撑,促进技术共享与协同创新。

近年来,交通运输领域大模型建设提速,保障了人民群众的交通出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交通动力。我国通过干线通道智慧扩容,构建多层级精细化交通管控模型,助推示范通道通行效率提升20%左右、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效率提升30%左右。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分析、高精度建模等,为交通基础设施打造出坚实的数字基础。“人工智能+交通运输”数字底座的构建,将有效支撑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水平实现能级式跃升,为交通运输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查看全部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张闲语

 

《 现代物流报 》( 2025年11月19日 3版)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帮助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