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仓储配送 > 正文

聚焦两会 | 代表委员热议:低空经济飞向“万亿蓝海”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未知 时间:2025-03-12
导读:今年,“低空经济”被再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如何让这片“万亿蓝海”从蓝图落地为产业实景,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焦点。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一场科技创新的讨论指向“万亿蓝海”。

“低空飞行的灵活、便捷、高效,不仅改变了我们传统生活方式,也可对现有交通运输方式形成有效补充,如跨江、跨海、登山、越岭直达运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专家徐晋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继去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低空经济这一新兴产业持续升温,各地争相布局“低空之城”,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叠加,推动低空经济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据中国民用航空局预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今年,“低空经济”被再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如何让这片“万亿蓝海”从蓝图落地为产业实景,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焦点。

所谓低空经济,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专职总师单晓明看来,就是以各类有人及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推动相关领域综合发展的经济模式,其核心在于航空器与多种产业的深度融合。

通过对现有航空器制造企业的深入调研与分析,单晓明发现,当前,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已覆盖物流运输、应急救援、旅游观光、城市交通等10余个领域。其中,无人物流等应用场景有望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

“可以说,低空经济迎来了其发展的黄金时期。”单晓明说,鉴于低空经济目前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加之新理念和新模式的持续涌现,市场需求预计将会持续演变。

动力系统的突破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

单晓明以汽车类比,当前市场上的汽车主要分为3类:燃油车、混合动力车及纯电动车。同样地,航空动力系统亦可划分为这3种类型——燃油发动机仍是主力,国产涡轴、涡桨发动机实现系列化发展;混合动力系统可满足长航程需求,兆瓦级技术已实现地面性能达标,预计相关产品将快速推向市场;纯电动力则有绿色低碳优势,轻量化、高安全性的航空电机、电控和航空电池产品也在研制验证过程中。

“电推进系统性重塑低空经济生态。”她预测,未来混动与纯电系统将长期共存,分别服务于城际货运和末端物流等场景。

政策支持力度也在持续加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在2024年全国两会结束后不久,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中国民航局四部门联合发布了《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中国民航局成立了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在单晓明看来,这些无论是在政策上还是组织上,都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地方层面,过去一年中,多个省(区、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明确导向的政策规划,促进产业集聚、拓宽低空应用场景、营造产业生态、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单晓明介绍,2024年6月,湖南省印发《关于支持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并于年底成立了低空经济集团,正在积极把握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致力于将本省打造成国家低空经济发展的示范省份。

全国人大代表,中电博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所长张成伟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团队立足安徽,作为该省低空智联基础设施核心支撑单位,牵头编制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工作方案,“正在支撑合肥市UAM(城市空中交通)试点城市建设”。

“政策的持续加码,正推动低空经济从‘试验田’走向‘大市场’。”张成伟表示,尽管是热点中的热点,但他们在进入这个产业时,一直坚定立足于低空安全和低空保障。“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背后,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在他看来,当前低空安全面临城市复杂环境探测难、“黑飞”监管溯源难、防护体系弹性不足、协同管理机制缺位等挑战。

“随着飞行密度增加势必造成安全风险激增,在低空经济产业培育阶段要引起高度重视,需要政府部门与行业各界共同努力去解决。”张成伟建议,应尽快出台低空安全标准体系,设立重大专项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并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合肥、杭州、苏州、深圳、重庆、成都等地设立低空安全应用示范项目,形成样板标杆,逐步向全国推广。“只有安全管得住,低空才能放得开。”

单晓明则聚焦无人机管理难题,呼吁建立全国统一的无人机核心零部件编码体系,“通过全生命周期追溯,可有效遏制‘非法改装’和‘黑飞’行为”。

“各地政策不一、空域管理分散,也已成为制约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的因素。”徐晋说,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导致市场准入标准混乱,空域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跨区域飞行审批流程复杂,“多头管理”现象突出。

徐晋建议在长三角、大湾区、成渝等经济活动密集且多山多水地区,试点开展低空飞行跨区域一体化管理。具体措施包括:制定统一的地方性法规细则,构建标准化起降和通信导航设施,以及优化航空器适航审定流程。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公安司法鉴定中心主任吴微微在调研中发现,低空经济现在面临空域划设不够精细、低空数据共享不够充分、低空安全监管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充足等问题。她建议细化城市空间和空域分类与动态调整,建立空域管理协同平台,加强审批流程标准化,有序开放无人机实名登记、动态飞行数据等低空数据。

“安全是基石,开放是路径。”张成伟说。随着标准体系完善、区域协同深化和技术瓶颈突破,低空经济有望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他说,这场关于“天空”的变革,正在政策、技术与市场的共振中加速照进现实。

责任编辑:李思远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