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仓储配送 > 正文

《AI加速正当其时》系列报道之二

从人工拣选到智能配送 物流企业的AI进化论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何文忠 贾奥胜 时间:2025-04-14
导读:快递智能仓内,端午节前的粽子、中秋前的月饼、春节前的年货等畅销品,拣货员转个身即可取到……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何文忠 贾奥胜

快递智能仓内,端午节前的粽子、中秋前的月饼、春节前的年货等畅销品,拣货员转个身即可取到……

AI算法的应用,让仓内商品布局、拣货路径越来越走向精准化。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500亿件,比2024年提前了18天。而快递从业人员增速却未能呈现与快递业务量增长同步,背后的原因,是工作效率的大幅提升。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刻重塑物流行业发展格局。在“人工智能+”行动背景下,我国物流企业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图源:京东物流黑板报微信公众号)

作为行业头部企业,京东物流与中通快递在智慧供应链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借鉴。

AI重塑物流新格局

走进京东物流位于北京大兴的智能物流园区,科技感十足的作业场景令人印象深刻。近百台智狼飞梯机器人和搬运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货物搬运,通过AI算法的精准调度,这些智能设备实现了从入库、上架到拣选、出库的全流程自动化作业。

智能机器人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快递行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分拣环节,智能机器人可以实现包裹的自动分拣;在包装环节,智能机器人可以完成包裹的自动包装;在投递环节,智能机器人可以完成包裹的自动投递……

“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仓储系统,通过AI算法实现了商品储位的动态优化。”京东物流技术负责人介绍,该系统能够根据商品销售数据和关联性分析,自动调整货架布局,极大提升了产品的出库效率。数据显示,该智能仓的存储坪效较传统仓库提升4倍,拣货效率提升3倍以上。

技术创新是快递物流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目前,京东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和软件超5000项。近年来,京东物流将AI技术深度融入仓储、分拣、运输、配送等物流全链条,构建起了一套高效、智能的物流体系。

(图源:京东物流黑板报微信公众号)

在配送环节,如何选择最优路线,直接影响送达时效和运输成本。

京东物流利用智能算法对运输资源进行智能统筹、规划和调度,实现了运输线路的最优化和运输成本的最低化。通过自研的分布式仿真技术,京东物流能够对亿级订单进行分钟级的全网线路模拟和数据处理,为运输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而中通快递在AI+物流领域的探索同样值得称道。

“AI已经成为中通快递制定发展战略的‘必选项’。”中通快递首席技术官(CTO)杨文也表示。在运营环节,中通快递利用AI算法,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的寄递需求和订单分布情况,中通快递能够提前调配运力和资源,确保高峰期的平稳运营。

AI+或带领行业走出“价格内卷”

快递行业市场竞争愈演愈烈,“行业内卷”成为业内普遍现象。近年来,随着AI技术在物流行业的深度应用,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AI技术的应用,让我们的运营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杨文介绍道。

在传统的客户服务方面,依靠人工客服,时效相对较慢,也增加了企业人工成本。

中通快递更是将AI技术应用到客户服务中。公司自主研发的AI聊天机器人,能够实时处理客户的订单查询、跟踪信息更新等需求,大大减轻了人工客服的压力。

此外,中通快递还在积极探索AI技术在中转仓操作资源调度、设备维护预测等领域的应用。通过引入先进的AI算法和模型,中通快递实现了对中转仓作业流程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调度,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准确性。

数据显示,2024年中通快递全年总收入达442.81亿元,同比增长15.3%;净利润88.88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第四季度表现尤为亮眼,单季收入129.2亿元,同比增21.7%,净利润24.47亿元,同比增10.7%。

2024年,京东研发投入达170亿元,累计研发投入超1400亿元,重点突破AI大模型在供应链场景的应用。2025年初,京东云还推出了DeepSeek产品和“开发训练+场景应用”双引擎一站式平台,进一步强化AI技术的落地能力。

京东物流全面升级基于大模型的数智化供应链技术全景“京东物流超脑”,将AI、大数据、运筹学、数字孪生等数智化技术与物流各环节深度融合,专注于供应链全链路的降本增效,从智能规划到智能仓储与运配,再到智能客服与营销的全链路降本增效,实现辅助决策、运营优化和商业增值。

3月6日,京东集团发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全年总收入达11588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第四季度收入3470亿元,同比增速回升至13.4%,创近两年单季最高增幅。

(图源:京东物流黑板报微信公众号)

京东物流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AI技术投入,推动更多创新应用落地。随着“技术+供应链”双轮驱动战略的深化,物流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将进一步释放潜力,为整个产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们正在尝试通过DeepSeek-R1与专有算法结合,构建政策规划、晚间尾货决策等领域智能体,间接提升决策效率和有效性。”杨文表示。

对于未来发展,他认为,中国快递行业竞争激烈,玩家众多,AI的引入可能会重塑市场结构,甚至带领行业走出笼罩多年的“价格内卷”的阴云,进而转向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竞争。

AI+物流驶入快车道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

杨文也表示:“中通快递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加大在AI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推动物流行业的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升级。”

作为行业内最早探索大模型技术的物流企业之一,京东物流率先将物流大模型应用于异常管控、流程自动化、智能交互等数十个场景中,在数据分析、辅助决策、风险感知、业务流程自动化等多方面持续发挥效用。截至目前,京东物流大模型已累计调用超2亿次,赋能数十万一线员工。

截至2024年底,京东物流在自动驾驶、数据治理、地图服务、绿色低碳等方面的创新技术得到国家高度认可,全年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以及技术示范案例超30次。

对快递物流行业的未来发展,京东物流相关负责人建议,完善法规与规范标准。

针对已规模化应用的无人车、无人机、无人仓等新技术和新装备,需要尽快完善政策指引,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与规模。比如无人配送车的路权分配、专用道建设、车辆尺寸与速度限制、载重要求等。

针对线路申请周期长、高峰时段限行、临时停运频繁、非机动车道通行受阻、低速度轻载重导致的运营成本增加等。建议从顶层规划入手,将无人配送车纳入智能网联汽车管理体系,明确其分类与归属,建立相应的准入认证机制,并制定交通违规处理规则,确保无人配送车获得平等的交通参与权。同时,应简化路权申请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以促进无人配送车的广泛应用,推动快递末端配送环节的降本变革。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杨文给出自己的建议,快递企业需要有效的提示工程和智能体设计人才,“所以必须加快现有人才转型,培养复合型人才——既懂大模型使用,又懂业务,又懂系统开发,能够设计并调试有效提示词,来获得准确输出。”

责任编辑:崔哲源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