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产品走进直播间 云计算价格战愈演愈烈
3月31日晚,阿里云和京东云同时将云服务产品带到了直播间。
直播间卖“云”再次刷新底价,成为本轮云计算企业降价潮中的又一标志性活动,也代表着国内头部云服务商正将云计算推向大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云服务商降价的目的是以价换量、抢占市场份额,提升云计算市场渗透率。
总体上,降价有利于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赋能全社会数字化转型。专家也提醒,需警惕出现因降价降低服务质量以及大型云服务商垄断市场影响市场稳定性的情况。
云产品亮相直播间竞价
经过几天预热,3月31日,阿里云产品在网络红人罗永浩的“交个朋友”四周年直播间亮相。在此次直播中,阿里云盘企业版CDE、云服务器ECS、对象存储OSS等均再次刷新底价。
2月29日上午,阿里云宣布启动“史上最大力度”降价。此次降价涉及100多款产品、500多个产品规格。云服务器ECS最高降36%、对象存储OSS最高降55%、云数据库RDS最高降40%,平均降幅达20%。
同日晚间,京东云宣布开启比价活动。京东云全系核心产品参与全网比价,包含计算、存储、网络等,可满足客户上云、用云全链条服务需求。比价对象针对特定云服务商,即: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
在阿里云亮相罗永浩的直播间之前,京东云就步步紧追,表明要“将比价进行到底”。3月28日,京东云发布一项“春风计划”。在价格上,京东云设立10亿元“比价金”,宣布坚持“长期比价,买贵就赔”;在产品和服务上,京东云也作出承诺进行优化。
3月31日晚,在阿里云直播销售的同时,京东云在其视频号和官网同时进行直播比价。京东云提前明确宣布“现场直播比价,比特定直播间再低10%”。
以价换量能否持续?
为何云计算行业出现价格战?
国际数据公司IDC中国助理研究总监刘丽辉对记者说:“阿里云本轮降价同时面向新老客户,既要吸收新用户,又要保住存量客户。”
刘丽辉表示,2023年底,阿里云提出“AI驱动、公共云优先”战略。本轮降价是该战略明确后阿里云面向公有云业务拓展的首个重要举措,反映了其征战公有云市场的决心,也体现了阿里云在资源供给、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化方面的优势。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副所长丁波涛表示,一方面,这反映出当前云计算市场的供需结构出现新变化。近年来,各地各企业的数字新基建加快建设投用,云计算供给能力迅速提升;另一方面,这反映出市场由分散走向整合的趋势,阿里云等国内云计算头部企业依靠其强大实力和规模优势,通过低价竞争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希望形成“份额提升—成本降低—竞争力增加”的良性循环。
赛迪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信息化发展研究室副主任王婧表示,云服务商的主动降价让利,根本目的在于以价换量,降低用云门槛,吸引更多用户进入云计算领域,扩大用户基数和规模,从而挖掘市场需求,提升云计算的市场渗透率。
警惕恶性竞争苗头
“上云”是促进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业务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工作之一。
麦肯锡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云计算市场。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有望在未来几年再增长一倍以上,从2021年的320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900亿美元。
迄今为止,消费者驱动的增长(如电商大促的用云需求)仍将成为中国云计算普及的重要动力。麦肯锡认为,中国的下一波云迁移浪潮可能会由工业和制造业等关键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引领。参与麦肯锡调研的受访者中,有70%表达了对中国本土云服务提供商的强烈偏好。
面对机遇,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业内认为,按照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2023年云计算市场价格战的情况,其他云服务商有较大可能性跟进降价。
在丁波涛看来,此次降价可以促进云计算市场的整合与重组,形成集约化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让更多的中小企业有能力使用云计算服务,降低企业成本,总体上有利于全社会数字化转型。
王婧认为,降价有利于提升我国云计算市场竞争力,推动云计算企业通过技术升级降低成本,促进技术进步。
但专家提醒,要防止一些企业在降低价格的同时降低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导致恶性低价竞争。同时还要防止大型云服务商利用规模优势垄断市场,影响市场稳定性。长期来看,云服务商需要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调整云服务结构模式,推动云服务进一步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