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收好这份“避坑”指南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如期而至,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了各种优惠促销活动。面对年度“骨折价”的吸引,不少消费者都准备着“血拼”。
在“双十一”前,贵阳市消费者协会连发两份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双十一”购物要理性,并送上一份“避坑”指南。
切勿冲动消费
“双十一”期间,电商促销广告五花八门,消费者要避免冲动消费,不要购买自己并不需要的商品。在购物时务必把真实需求放在首位,面对各种打折、促销活动时,多一分理性和冷静。
在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时,最好先清理一遍家里的“存货”,对于限期使用的商品,更要合理规划、理性消费,尽量少囤货,防止所囤货物还未拆封就已过期。
选择可靠平台
除淘宝、京东、苏宁等传统电商平台外,抖音、快手等平台也加入到了“双十一”网络促销大军中。消费者应选择经营规模较大、访问量较大、信誉度较高的购物网站,谨慎对待未经认证或非正常弹出的网站链接,避免误入“钓鱼网站”。
了解优惠规则
“双十一”期间,各大平台的促销规则花样繁多,有预售、定金、满减等等,消费者一定要认真了解各种促销的适用范围及退货规定,提前规划好购物清单和下单时间。
消费者下单前,要仔细看清楚促销规则,谨防被“套路”,不要迷信所谓“全年最低”“限时抢购”“爆款秒杀”等宣传口号。经消协组织多年价格监测和消费者投诉显示,部分商家“双十一”促销价格不一定真实,有的商家销售价格“先升后降”,最终“双十一”到手价和平时相差无几,甚至更贵。
消费者在下单时,通过截图留存营销活动和商家承诺页面,妥善保留与客服对话、咨询、实际售价及相关的支付凭据。
疫情防控不能少
消费者收到快递后,要避免直接接触物品的外包装,应戴上一次性手套,立即对快递包装进行喷洒消毒,将快递就地拆封处理。拆封后,做好手部消毒再取出物品。
谨慎购买冷链食品。近期各省市疫情反复,消费者在购买冷链食品前,最好和商家沟通了解相关冷链食品的防疫规则,避免出现付款后迟迟无法到货的情况;接触冷链食品后,一定要及时清洗消毒,做好自我防护。
留存交易凭证
消费者在各平台交易过程中,要注意留存付款凭证,主动向商家索要发票,留存优惠信息、与商家的聊天记录等,当出现纠纷时,能及时维权。
提防网络诈骗
消费者要增强防范电信诈骗意识,不要直接给所谓“商家”的私人账户打款,也不要随意点击或者下载“卖家”发来的不明链接。
在消费结算支付时,尽量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
信息被泄露可投诉
网购时需要留下收件人的手机号,消费者就有可能会收到各类“优惠促销”的短信。依据《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规定,未经消费者允许就推送商业信息和广告宣传的行为涉嫌违法,消费者可以进行投诉、举报。
面对经营者非法推送促销信息,消费者可保存证据并拨打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热线电话进行投诉、举报,维护个人信息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