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攥指成拳 跨支部联合攻关结硕果
“优势互补,攥指成拳,有了机关党支部的技术加持,修磨装备效能得到进一步释放,四季度,产品三准交付率持续保持100%,跨支部联合攻关初见成效。”1月1日,河钢集团张宣科技金属材料公司党支部攻关会上,机关党支部书记刘毅军汇报着跨支部联合攻关活动的成效。
四季度以来,金属材料公司党委围绕提质增效重点工作,创新党支部互动互联模式,将提质增效的卡点、难点问题作为跨支部联合攻关的切入点、突破点,集智聚慧,攥指成拳,形成“1+1大于2”攻坚合力,推进关键指标持续改善提升。
精整作业区是产品精饰加工的关键工序,随着高端客户比例的日益增加,客户对产品再精修的需求日渐增长,精饰加工效率成为产品“准时、准质、准量”交付的关键,多磨头修磨设备效率提升成为机关支部和精整支部联合攻关的首要课题。
“产线的需求就是我们联合攻关的方向。”机关党支部书记刘毅军提起活动的初衷清晰笃定。针对原有多磨头修磨设备运行效率低的问题,刘毅军与系统骨干、产线技术人员成立党员联合攻关组,将机关党支部技术专长与产线操作人员实践经验相结合,开展多磨头修磨设备提效课题联合攻关。
经过团队的研究探讨,将寻找修磨设备偏心轮最佳角度作为提高设备效率的突破点,联合攻关团队成员们从数据统计入手,经过1周的偏心轮数据积累汇总,根据修磨机16粒、40粒、80粒不同规格的砂轮粗磨,创新建立调整修磨机偏心轮角度实验方案。“方案适用与否,操作人员最有发言权,通过反复实践,我们一定能找到最优方案。”正在现场操作修磨机的张翔宇说道。在操作人员与技术人员大反复实践优化碰撞中,最终将给进口、修磨中段、出口偏心轮角度调整为5度、4度、10度,并以1480转/分钟为基准进行最优转速匹配,在保证产品表面修磨更精细的同时,修磨效率提高2倍。
“‘跨支部联合攻关’模式打破了支部间的壁垒,拉进了技术系统与生产一线实操的距离,为产线提质增效,实现‘三准’交付100%目标注入了新动能。”提及联合攻关成效,精整作业区党支部书记张翔宇感触颇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