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钢铁 > 正文

钢骨柔情间 藏着正大制管对品质坚守的密码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郭勇 时间:2025-04-22
导读:近日,正大制管集团“大口径薄壁钢管镀锌机的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这是集团公司科研团队在张洪顺董事长带领下,获得的又一项殊荣。

近日,正大制管集团“大口径薄壁钢管镀锌机的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中国表面工程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这是集团公司科研团队在张洪顺董事长带领下,获得的又一项殊荣。

在正大制管的智能工厂里,一根铁青的钢管正经历第37道质量检测:AI视觉在线焊缝识别,在管体通过摄像头的瞬间,0.01毫米的细微缺陷触发了自动分拣系统——这组精确到微米级的品控程序,正是作为中国制造业500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国家绿色工厂、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向全球客户交付千万吨零缺陷管材的底气。

一、比头发丝更严苛的标准体系

在正大制管,虽然得到国内最具权威的认证机构“中国船级社”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管理、测量、知识产权、碳管理体系认证认可,以及美国石油学会API 5L认证、欧盟CE认证,但真正的品质标杆永远立在客户心里。公司始终以“五星品控”和“五星服务”双体系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发海外市场,立足国内,服务全球。

当行业通行1%的椭圆度允许值时,正大制管主动将企业内控标准提升至0.6%;当竞品承诺20年质保,正大制管已构建起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系统。这种近乎偏执的自我加压,源自对“中国制造”四个字的敬畏。

二、数字化质检的革命性突破

走进24小时运转的生产现场,会看见最传统的工匠精神与最前沿的科技碰撞:AI视觉识别系统在每分钟130米的车速下,每秒完成2000次焊缝点扫描,光发射检测仪能捕捉到人眼无法识别的0.01毫米的焊缝缺陷,加上CNAS国家认证实验室给管体做“全身CT",质量隐患无所遁形。正大制管截至目前共拥有包括上述“AI视觉在线识别焊缝技术”发明专利的专利技术共计200余项,涉及AI智能、节能环保、品质提升、节本增效等多方面,为正大制管不断输入新鲜血液,使正大制管在生产成本、环境保护和产品品质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确保正大制管生产力的先进性。

三、流淌在血脉中的质量基因

在车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某次陕西客户订单中,每件一吨半重的钢管重量要求在±5㎏以内,面对苛刻的品质要求,生产团队毅然知难而上,从原料筛选到过程管控,各道工序参数的精准执行,确保保质保量按时交货。这种刻进骨子里的质量信仰,让正大制管的管材成为黄河大桥的“钢甲卫士”,化身为西气东输管网的“能量动脉”。

四、从合格到卓越的品质进化论

在“永葆正大团队本色,永葆行业领先地位”的公司中长期规划下,正大制管截至目前还发表有《高频热镀锌钢管锌层附着力及连接方式研究》《钢管热镀锌工艺前处理工序的改进》《热镀锌钢管锌层均匀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等论文数十篇,涉及生产工艺、生产技术,产品品质的技术难点痛点,依托河北省焊接钢管产业技术研究院、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联合高等院校,针对这些难点痛点进行科研攻关,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为推动行业品质提升做出了贡献。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引领整个钢管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年,正大制管已连续七年蝉联中国热镀方矩管销量第一,公司邀请华为、港华、比亚迪、中燃等来公司现场验厂,使公司整个生产过程最大限度地获得了客户信任。“规模、规矩、规范”是正大制管创业之初即确定的立厂之本,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永不止步的发展思维,让正大制管的产品优良率从99%向99.7%发起冲刺,每提升0.1个百分点背后,是200多项工艺改进的累积。

看着一辆辆满载钢管的车辆驶出公司的大门,让人不由得想起正大人“造一根好钢管,树一个好口碑”的初心,这或许就是制造“精致钢管”的品格:在钢与火的淬炼中坚守本心,在毫厘之争中捍卫尊严。当每支管材都成为流动的质量宣言,正大制管交付的不仅仅是产品,更是穿越时空的品质承诺。

责任编辑:崔哲源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相关文章: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