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供应链 > 正文

普京访华,中俄能源供应链合作加码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常河山 时间:2024-05-20
导读:5月16日上午,中俄元首再次会谈。在中俄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在第五次担任俄罗斯总统之际,普京出国访问首选了中国,意义非同寻常。

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常河山

5月16日上午,中俄元首再次会谈。在中俄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在第五次担任俄罗斯总统之际,普京出国访问首选了中国,意义非同寻常。

在此次访华前夕,普京接受新华社书面专访时表示,俄中两国正在持续、系统地开展能源领域的战略合作,一些新的大项目正在展开,两国间运输和物流走廊正稳步运行并不断壮大。

(图源:新华社 岳月伟)

能源贸易是中俄两国最大宗贸易,普京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指出,“近5年,两国贸易额翻了一番。2019年两国贸易额为1110亿美元,去年已达到2278亿美元,目前双边贸易额约为20万亿卢布,或者近1.6万亿元人民币。”

此次中俄元首会谈后,两国“联合声明”中提出,“努力确保国际能源市场稳定且可持续,维护全球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韧性。”

一直以来,两国元首对中俄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合作高度重视。

5月16日,习近平在与普京的会谈中指出,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俄两国能源领域合作持续推进,为维护全球战略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普京表示,俄中两国政府间合作机制运作良好,两国能源领域合作稳步发展,双方签署系列合作文件,表明双方继续深化拓展互利合作的决心。

能源管道物流:运油+运气

中俄能源合作涉及多个领域,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方面。管道运输被称为五大运输方式之一,也是现代能源物流的主要运输方式,中俄能源物流管道发展已经形成较好的格局。

俄罗斯是中国的主要原油供应国之一。2011年1月1日正式投产运营的漠大一线源源不断输入的俄油,截至2020年已达到1.67亿吨。

中俄原油管道二线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投入使用,设计产能每年将达1500万吨。而随着中俄原油管道一线二线全部投产,俄罗斯每年可向中国输入的原油量也将增至3000万吨。

2023年,“斯科沃罗季诺-大庆”管道的俄油年输出量达3000万吨。另外每年还有约1000万吨原油经哈萨克斯坦输往中国。通过海路运往中国的石油也在增加,铁路运输也成为俄油输出的重要补充。中俄石油物流涵盖了从俄罗斯油田到中国炼油厂和储备库的整个供应链条,是两国能源合作的关键部分。

除了石油,天然气也成为中俄能源合作的重要领域。

全长3317多公里的“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直抵上海,途经辽沈、淮海一线。2019年12月初,西伯利亚力量全线注气,2023年出口规模达到220亿立方米,2024年达到300亿立方米。

2023年,中俄在北极地区的第二个大型液化天然气合作项目北极液化天然气2项目稳步推进。中俄间第二条陆地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2号”预计2024年开工,2030年完工。

根据俄气的计划,与中国连接的天然气管道还包括“西部线路”,该线路将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延续线路,年输气量将达500亿立方米。

据统计,2023年中国自俄罗斯进口原油1.07亿吨(同比增长24%)、液化天然气800万吨(同比增长23%)。同年,俄罗斯经输气管道(主要是“西伯利亚力量”管道)供华天然气227亿立方米,约为2022年的1.5倍。

能源陆运物流:铁路+公路

俄罗斯也是中国重要的煤炭供应国,中俄双方正在加强煤炭运输物流的合作,以确保供应安全。

(图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2年中国从俄罗斯煤炭进口总量增长了19%。与2019年相比,俄罗斯对中国煤炭的供应量增长了一倍多。

西伯利亚煤炭能源公司是俄最大的煤炭公司,产能远超1000万吨供应水平,管理着超过53000辆敞篷货车,其中65%是新型车辆。

其物流基础设施每昼夜可装运多达5500辆货车。公司在俄罗斯远东和北部拥有大型散货码头,完全有能力向中国的合作伙伴提供可靠、稳定的优质煤炭。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俄在铁路、公路、航空、海运等领域进行合作,打造了一批跨境物流中心,提升了运输效率,能源通道网络逐步形成。

“东方快车”项目的积极推进,也在通过对接中欧班列和俄罗斯的铁路网,打造跨越亚欧大陆的运输通道。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铁路和港口是中国接入北美和欧洲市场的重要通道。中俄正在加强在这些领域的合作,提升物流效率和运输量。

面向未来发展:强流+强链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亚马尔LNG项目第四条生产线顺利投产,北极液化天然气2项目稳步推进,“西伯利亚力量2号”预计2024年开工……

回首中俄能源合作,一条条清晰的能源产业链供应链日渐融合。

(图源:新华社)

中俄经贸的密切合作,为能源供应链的稳定奠定了基础。俄罗斯丰富的能源资源和中国的市场需求使得双边经贸关系进一步加强,这种合作关系在未来将继续深化。

在未来,中俄将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开拓能源供应链新机遇,推动能源技术合作,提高能源开采、输送和使用效率。

为应对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和供需变化带来的风险,影响能源供应链经济效益,中俄可能会寻求多元化、多层次的能源能源安全合作。

中俄北极液化天然气合作不仅为两国能源合作打开了新局面,也为俄罗斯北方航道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冰上丝绸之路”动力强劲。

中俄能源合作和能源供应链的未来构建,可能会在传统能源合作的基础上,拓展到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和环保等多个领域。同时,两国还将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能源贸易的稳定性和效率。

如今,由中国海运公司运营的集装箱班轮航线在北方航道上开始常态化运营,有望为中俄巩固全方位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扩大贸易规模、大力发展互联互通物流体系,将“一带一路”合作延伸至北冰洋发挥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权浩宇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