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供应链 > 正文

90%靠进口!中国铜供应链如何保“供”?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常河山 时间:2024-06-20
导读:6月13日,央视报道称,今年以来,在伦敦金属交易所交易的铜期货价格,已累计上涨超15%。

文 / 本报记者 常河山

6月13日,央视报道称,今年以来,在伦敦金属交易所交易的铜期货价格,已累计上涨超15%。

导致铜价高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铜金属的供应跟不上当前市场的消费需求。而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如何保障供应链稳定安全?

需求不断释放

铜,因其导电性、导热性良好,再加上其柔软易加工的质地和耐磨、耐腐蚀性强等特征,被广泛应用与轻工、建筑、装饰、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同时,铜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和全球商品期货市场上的交易品种。

随着清洁能源的推广、新能源车和AI的发展应用,铜金属的消费量也在不断增加。

(图源:紫金矿业官网)

世界金属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仅仅在2024年1月,全球精炼铜消费量就有242.93万吨。2024年1至5月,中国国内铜金属的表观消费量约589.3万吨,同比增长5.8%,预估上半年表观消费量713.3万吨,同比增长2.3%。

回顾近两年的数据,可以发现,无论是世界范围,还是中国国内,铜金属的消费量一直保持着增长趋势。

2021年至2023年,全球精炼铜消费量分别为2526万吨、2608.2万吨、2632万吨。其中,中国铜金属的消费量分别为1388万吨、1468.4万吨、1522万吨。

从数据中可以发现,中国的铜金属消费,占了全球铜消费量的“半壁江山”。这些铜,都用在了哪里?

早在2022年,中国的铜消费量就占了全球56%,美国、欧盟15国铜消费量占全球铜消费量的比重7%、12%。其中,在中国,电力用铜占比46%,家电占14%,房地产占8%,交通运输占12%,机械电子占9%。

到了2023年,中国精炼铜消费量为1522万吨,同比增长4.5%;其中,电力、家电、机械电子领域的精铜消费量占比分别达46.3%、13.9%、8.3%。

另外,AI数据中心算力的增长,已成为铜消费增长的新动力。英伟达在GTC大会上发布GB200芯片架构,以及基于该架构的NVL72全新网络架构,采用了约5000根铜缆连接交换机和GPU,突显了高速铜缆在多元化高速传输场景下的重要性。

实际上,AI数据中心对铜的需求不仅限于电力资源,铜金属在数据中心的电力分配设备、接地与互联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光大证券研报预计,到2026年数据中心用铜量将达到71万吨,较2023年增长51%。

空调、冰箱等家电行业产销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4月,空调月度产量为3033万台,同比上涨20%;冰箱产量934万台,同比上涨约15%,成为铜需求的基础动能。光大证券预计,2024年中国国内家电用铜需求上升至244.2万吨,同比增加8.6%。

新能源设施设备也成为用铜大户。有测算显示,2024年至2026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用铜增量为25.2万吨、26.7万吨、23.5万吨,新能源发电用铜增量为40万吨、61万吨、31万吨,储能用铜增量为5.5万吨、7万吨、4.5万吨。

除新能源、家电、AI等领域,电网投资也将拉动铜资源的消费。相关测算显示,2024年至2026年,中国国内铜需求为1628万吨、1666万吨、2876万吨,同比增0.9%、2.3%、1.7%。

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中国铜资源消费占全球消费“半壁江山”,但这些铜并非都用在了中国,有相当一部分变成了商品或商品部件,流向了世界。

供给缺口尚大

与铜金属消费量不断增长相矛盾的,是市场上铜库存、铜供给的不足。

伦敦金属交易所数据显示,全球铜库存2022年约1561万短吨,2023年约669万短吨,2024年仅为266万短吨,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且处于近十年来的历史低位。

消费量递增,库存量的减少,除了推高铜金属的市场价格外,还带来了生产用铜的缺口,影响着铜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

据国际铜业研究小组统计,2018 年以来,全球精炼铜始终呈供不应求状态;2023年全球铜供给缺口为9万吨。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全球铜供给将分别增长14万吨、88万吨、58万吨。

作为全球铜消费最大的国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等产业对铜的需求居高不下,预计未来三年需求将增长 33万吨、92万吨、51万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测算,未来三年的铜金属供需缺口分别为28万吨、31万吨、24万吨。

到底是哪些因素叠加引发了铜资源的供需紧张?

一是品味下降。据ICSG、CRU、Woodmac 数据统计,全球铜矿山露天矿平均品位已经由1993年的0.81%下滑至0.6%左右;地下矿平均品位已经由1993年的1.36%下滑至1.12%。到2023年,中国铜矿品位已下降至0.56%左右。

有人认为,对现有矿山的持续开采,导致了铜矿品位不断下降。

智利是全球铜储量最丰富的国家,拥有约1.9亿吨的铜储量。但是,随着许多铜矿老化、铜矿石品位下降,过去15年里,铜矿石品位从1%下降到0.6~0.7%。有分析认为,品位的下降,使得矿企开采时间延长、投资成本增加,导致铜资源市场供给量的减少。

二是投资乏力。随着市场对铜资源需求的增加,铜矿投资建设不乐观,成为铜供应的一大问题。

有报道说,在全球范围内,现有矿山和在建项目,到2030年只能满足市场80%的需求。采矿是资本密集型行业,需要长期大量的资本投入,一般而言需要6~8年,也有些铜矿从投入到产出需要10到15年的时间。铜矿产能释放明显滞后于建设资本投入。

2015~2017年的资本投入,基本对应 2023~2025 年铜矿产能释放周期,除了2020~2022年疫情影响而投资建设缓慢外,2023~2025年是铜矿放量的大年,之后,铜供给增速将逐步放缓。

问题是,如今许多铜矿投资不足,无法满足并推进铜资源生产。有些矿企受制于股东分红而缩减生产预算,把钱用在了支付股息、回购股票上。

除此之外,环保政策对铜矿开采的制约条件越来越严苛,增加了矿企开采生产难度与成本,加上地缘政治风险高发,甚至有些国家出台铜资源出口禁令或限产政策,诸多因素带来的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矿业项目投资回报期长等等,让不少矿业投资望而却步,以至于近年来铜矿产业投资严重不足,造成铜资源供应减少。

(图源:紫金矿业官网)

在市场铜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铜供应侧却面临着可能出现的收缩。统计显示,到2030年,全球铜年产量可能在2021年基础上下降12%,届时,铜的年产量或维持在1910万吨,供应缺口或将达数百万吨。

稳链多措并举

中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对铜金属的消费量巨大。2021年至2023年,中国铜金属的消费量分别为1388万吨、1468.4万吨、1522万吨。铜作为产成品主要生产原材料之一,随着商品和商品部件在国内流通,同时也流向全世界。

作为铜消费大国,同时我国也是极度缺铜的国家,将近90%的铜依赖国外进口。除此之外,我国的铜矿品位差、富矿少,平均品位只有0.87%,在铜矿资源集中度低、品位差的现状下,对小储量矿的开采就不如进口实惠。

(图源:中国五矿集团官网)

从高度依赖进口维度考量,构建安全稳定的全球性铜资源供应链,对我国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地质勘查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球已经探明的铜矿资源储量10亿吨,主要分布在智利、澳大利亚、秘鲁、俄罗斯、刚果等国家。前五大资源国控制了全球57%的铜矿资源量。我国作为铜需要大国,铜资源储量仅有4100万吨,约战全球的4%。

为了确保有铜可用,我国几十年前就开始了全球布局。

中国五矿、中铝、首钢已经在秘鲁布局了数个大型开采项目,拥有了当地数个大型铜矿的开采权。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中冶江铜在2007年联手以近30亿美元拿下的100%经营权的阿富汗最大艾娜克铜矿项目,被阿富汗矿产部批准可以继续经营。

据了解,艾娜克铜矿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未开发铜矿,资源总量为矿石量7.05亿吨,含铜金属量1000万吨。

另外,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非洲赞比亚、刚果等国,也拥有了数个高品位铜矿开采权。

除了境外投资合作开发铜矿,我国国内的铜矿勘探也取得丰硕成果。国家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3年中国矿产资源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铜矿勘查投入6.57亿元,铜精矿产量187.4万吨,探明铜矿储量4077.1万吨。

与此同时,我国科学家针对铜资源开发了新的应用技术。如铜回收技术,从大量报废设备中提出铜;还有“以铝解铜”技术,通过对铝做相应处理,以使铝能够具备和铜相当的性能。通过技术创新与应用,可以大幅补充铜金属来源。

经济学家谭浩俊表示,铜对中国来说,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我们需要准确分析预测铜市场行情未来趋势;与更多的铜产地合作,而不是将铜的需求挂靠于一家或几家企业,以免被对方卡脖子;铜资源要实施多元化进口,以保证铜供应链不出现问题;适度到境外整合资源,加大投资铜矿建设,尽可能掌握上游资源市场主动权。

谭浩俊说,投资境外铜矿项目,拥有股权后就有了主动权,即使铜价上涨了,对本国企业负面影响也会比较小;铜矿股权投资实际上就是一种利益平衡机制,否则,上游资源完全被对方控制,就难免被对方卡脖子。

责任编辑:权浩宇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