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或限制中国制氢设备,供需链却难打破
文 / 现代物流报全媒体记者 马敬泽
据环球网援引路透社9月3日报道,在当地产业对低价进口的中国设备表示担忧后,欧盟委员会正在制定更严格的规则,以确保欧盟对氢能项目的补贴有利于欧洲企业。
(来源:新华社)
据报道,欧盟将于9月启动下一轮对绿色氢能项目的补贴,借以启动当地的氢能产业。但欧洲制氢电解槽制造商担忧无法与成本更低廉的中国企业竞争,希望欧盟在欧洲氢能银行资助计划中增加有利于本地企业的标准。
欧盟国家面临能源挑战
欧盟全力发展氢能源很大程度源自自身的能源问题。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前,俄罗斯是仅次于挪威的欧盟第二大天然气供应国,满足了该地区约40%的天然气需求。
不过,俄乌冲突爆发后,随着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多轮制裁,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出口量锐减至9%,这使欧洲天然气供应受到严重阻碍,并迅速推高欧盟国家的天然气价格。
自此,如何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成为一件令欧盟十分头疼的问题。
数据显示,今年4月至6月,俄罗斯向欧盟买家供应了逾127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美国则向欧盟买家运送了约123亿立方米。相比一季度,俄罗斯天然气交付量略有下降,但美国下降的幅度更大。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标识 来源:新华社)
据观察者网援引俄罗斯卫星通讯社9月2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经济合作司司长德米特里∙比里切夫斯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欧盟国家对俄罗斯天然气的进口已达到其进口总量的15%。
同时,一些欧盟国家仍依赖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比里切夫斯基指出,今年一季度,法国购买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的数量翻了一番,从20亿立方米增加到44亿立方米。欧盟也曾表示,2023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分别占斯洛伐克和奥地利天然气进口量的69%和60%。
然而,这些欧盟国家自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通道或将被再次阻断。据参考消息援引法新社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8月27日称将不会与莫斯科续签2019年达成的俄天然气过境乌克兰输往欧洲的协议,该协议将于2024年底到期。
发展氢能成为重要解决方案
除设法寻找能源进口的替代国外,大力发展替代能源也是欧盟应对能源问题的重要举措,而氢能就成为欧盟的“首要选择”。
自俄乌冲突爆发后,氢能在欧洲的地位迅速提升,被视为交通、运输、化工、冶炼等行业低碳转型的“终极能源”。对欧盟而言,发展氢能不仅能解决自身能源问题,推动能源自主,还有利于实现减碳目标,推动自身能源转型。
今年2月,欧盟委员会批准一项名为“IPCEL Hy2Infra”的计划以支持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欧盟委员会表示,该计划涉及33个与氢能相关的项目,包括建设大型电解槽用于生产可再生氢、新建和改造约2700公里的氢传输及配送管道、建设大型储氢设施等。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波兰、葡萄牙和斯洛伐克7个欧盟国家将为计划提供69亿欧元的公共资金。
此前,欧盟委员会于2020年出台了《欧盟氢能战略》,在全产业链各环节部署了840个相关项目。2022年,欧洲能源供应调整计划公布,目标是到2030年在欧盟生产1000万吨可再生氢,并进口1000万吨可再生氢。据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数据,该计划自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果,2022年8月至2024年3月的天然气消费降低了18%。
而为进一步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欧盟于2023年3月推出了欧洲氢能银行,为中标企业提供资金补贴,在其拍卖机制下,企业绿氢生产的成本越低,溢价越少,就越容易成为中标者。
另外,欧盟多个成员国都在氢能领域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这些政策也得到了欧盟委员会的支持与推动。
(来源:新华社)
作为欧洲氢能的“领头羊”,德国在2020年就出台了首版《国家氢能战略》,计划投资90亿欧元促进氢能的生产和使用。2023年7月,德国对该战略进行更新,进一步细化制氢、氢能管道和应用场景,旨在到2030年成为氢能技术领先国家。
德国政府还计划在2027至2028年前改造和新建超过1800公里的氢气管道,并规划建设5条大型“氢能走廊”。该计划也受到欧盟委员会的支持,今年6月,欧盟委员会同意德国政府为输氢管道建设提供32亿欧元资助。
西班牙也对氢能产业给予高度重视。2020年10月,西班牙政府发布了“氢能路线图”,并通过招标和补贴政策等方式,积极支持氢能项目的建设。西班牙还加强在氢能领域的国际合作,于2022年与法国、葡萄牙共同建设了名为“H2Med”的能源互联项目,旨在建设一条连接三国的跨境输氢管道。
同时,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多个欧盟成员国也积极发展氢能产业,出台一系列补贴与支持政策,发展本国制氢、用氢项目。
欧盟氢能供应链少不了中国
目前,我国氢能产业已逐步进入技术攻坚关键阶段,绿氢制取、氢燃料电池、大流量加氢站控制系统等技术取得显著突破,据国家能源局科技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氢能专利位居全球第一,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突破。
我国在电解槽(电解槽是利用电能将水分解并生成氢气的关键设备)领域的研发和制造能力也处于世界前列。据海外网援引《Energy News》网站6月11日报道,随着能源低碳转型持续深入,中国氢能产业快速发展,正引领世界电解槽市场,中国制氢设备的价格也不到欧盟设备的一半。
挪威能源咨询公司睿咨得(Rystad Energy)公布的能源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电解槽装机量达1吉瓦,巩固了其在该技术应用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睿咨得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国电解槽的装机容量将达到约2.5吉瓦。
我国电解槽出口量也迅速增长。某电解槽生产企业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指出,随着全球各国陆续制定“双碳”目标后,制氢装备呈现出爆发式增长。2022年至2024年,该企业的出口订单都是100%的增长率,连续三年翻番。
(来源:央视)
对于中国电解槽的走俏,一些欧洲企业却动了“歪心思”。据界面新闻援引《金融时报》7月1日报道,包括西门子能源和蒂森克虏伯在内的欧洲二十多家大型制造商致信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要求欧盟“增强”对华“补贴”的审查力度,遏制中国进口氢能设备对欧盟当地制造商的“冲击”。
欧盟委员会也的确试图通过制定更严格的规范限制对华制氢设备的进口。欧盟气候专员霍克斯特拉在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发表演讲时称,欧盟未来将制定明确标准,来建立欧洲电解槽供应链。他声称,虽然欧洲拥有良好的电解槽制造能力,但中国正以较低的价格向市场“过量”供应。
不过,面对我国电解槽在成本和品质方面的优势,更多欧洲氢能企业还是做出了选择。
今年4月,欧洲氢能银行在首轮拍卖后向7个氢能项目提供7.2亿欧元资金补贴。有业内消息人士表示,一些成功项目的低价投标表明,它们将使用更便宜的中国设备,欧盟委员会未透露这是否属实。而根据路透社看到的欧盟委员会文件,约1/4申请资助的项目计划从欧盟以外采购电解槽,另有1/4的项目计划同时使用欧盟和非欧盟制造的设备。
另外,2024年8月28日,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区政府宣布,中国电解槽制造商Hygreen Energy将在该地区投资20亿欧元,建设一座绿氢工厂,该工厂的产能预计最高将达5吉瓦。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欧盟委员会与各欧盟成员国出台多种补贴与支持政策,但欧洲自身的绿氢供给仍较低,这也让欧盟全力发展氢能产业的雄心有些“底气不足”。另一方面,中国在电解槽制造领域的实力和在全球氢能供应链的地位有目共睹,对欧盟而言,加强与中国在氢能领域的合作与沟通,才是推动欧洲各国能源转型的有效举措。
参考资料:
德国汽车业咋变得这么“惨”?| 车百智库
德国汽车供应链转型之路面临多重挑战|新华社
记者观察:德国汽车电动化转型之路遭遇“逆风”| 新华社
德媒:德国汽车巨头是否陷入困境?| 参考消息网
“BBA”上半年营收利润齐降 中国品牌正加速进军豪华车市场|证券时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