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战平!第60届美国总统选举首个投票点结果出炉
文 / 本报记者 朱睿颖
揪心的时间在继续!11月5日是美国总统选举的正式投票日。
美国东部时间11月5日零时刚过,新罕布什尔州小镇迪克斯维尔山口的选民率先开始投票,这标志着第60届美国总统选举投票正式开始。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小镇迪克斯维尔山口公布6位登记选民投票结果,哈里斯和特朗普以3票比3票持平。
(图源:新华社)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11月3日公布的选前最后民调结果,特朗普与哈里斯支持率打平,各为49%,仅2%选民表示尚未确定投票给谁。尽管双方阵营最近数周“狂热”竞选、“砸钱”数十亿美元投放广告,两人支持率仅比10月同一民调各略升一个百分点。
被美媒称为“60年来竞争最激烈的美国大选”将很快迎来“答案揭晓”的时刻。哈里斯和特朗普在政策主张上有很大差别,两位后续对人对全球以及供应链主张有何差异?
特朗普:关税解决一切烦恼
2016年,特朗普最早在竞选演说中使用“美国优先”一词,之后,他频频用这句口号来描述他的外交和国内政策方针。特朗普十分重视关税手段的运用,他期望美国不再依赖任何外界力量,重新绘制全球供应链蓝图,其余国家将在美国规则下寻求发展。
(图源:新华社)
特朗普对拜登任期内推行的《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不屑一顾,认为两项法案并不能行之有效的促进美国芯片产业牢牢占据全球供应链龙头地位,更为“直接有效”的办法其实是:加征关税。
在任期内,特朗普掀起对中国贸易战,主要采取单边谈判方式实现美国利益最大化,对中国等国进口商品大幅加征关税,贸易保护主义在其任期内得到充分体现。
美国《纽约时报》7月17日发文披露,特朗普6月曾向众议院共和党人透露了一系列核心政策——在削减联邦所得税的同时,大幅提高外国商品关税来获得收入。
他认为,中美之间存在长期巨大的贸易逆差,这一现象导致了美国经济失衡,就业岗位大幅流失,通过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才能推动美国本土制造业和就业岗位回暖,实现“制造业复兴”。
报道称,特朗普担任总统时把关税和减税视作经济思想核心内容。
特朗普此前承诺一旦赢得今年大选,将采取更加激进的关税措施,比如可能对几乎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尤其是对中国商品的加征幅度高达60%,大面积推动与中国“脱钩遏制”。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特朗普称关税将提升至200%,纺织、电子等领域将逐步停止进口必需品。
(图源:新华社)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特朗普表示将加大公路、桥梁、港口等交通设施建设力度,提高物流效率。今年8月,特朗普接受社交媒体公司X所有者马斯克的采访时表示,美国没有高铁“不合理”。
特朗普说:“子弹头列车……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舒适得令人难以置信,没有任何问题。而我们国家却没有类似的东西,甚至连接近的东西都没有。”他建议通过修建“高速隧道”来实现这一点。
CNN指出,“高速隧道”正是马斯克的基础设施和隧道建设公司The Boring Company提出的概念之一。目的是为了解决美国地面交通拥堵问题。但在其执政期间,美交通部取消了对加州高铁系统近10亿美元的补助资金。
哈里斯:拉帮结派搞“高墙小圈”
7月21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退出2024年总统大选,其副总统哈里斯接替他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哈里斯政府在与中国产业竞争高度担忧,多次调整对华贸易政策,重新布局对华供应链。
(图源:新华社)
6月,在拜登政府时期,正式成立“白宫供应链弹性委员会”并部署具体任务。行政令要求该委员会对美国国家安全或经济安全至关重要的产业进行供应链审查,并在2024年12月31日前提交第一份全面的审查报告,此后每四年提交一次后续报告,内容包括指导美国与盟友合作、加强全球供应链弹性战略等。
8月19日,美国发布最新民主党纲。这份党纲在拜登政府极力推动美国供应链“去风险”、限制中国获得特定技术等方面着墨颇多。
哈里斯作为拜登政府的关键人物,曾多次公开发表涉华供应链言论,对华立场较为强硬,基于哈里斯以往的言论和行动,及其对美国在印太地区战略的持续关注来看,大概率会继承并进一步推进拜登政府的两项重要政治遗产——印太经济框架和印太框架下的供应链协议,限制对华投资,加强对华出口管制,扩大实体清单名录,强化升级对中国的排挤。
印太经济框架是拜登当局于2022年提出的计划,目的是促进该地区的经济融合、繁荣和韧性,是美国在印太地区遏制中国的一个关键平台。
如果哈里斯上台,其对华策略预计将保持一致性,将继续推进上述框架,延续拉拢印度遏制中国的思路,发展孤立中国的亲美供应链体系。
美国经济研究公司荣鼎集团称,若哈里斯执掌白宫,可能会继续倚重美国财政部和商务部实施制裁,整合对华制裁工具箱,升级加码已有制裁措施。
同时,哈里斯十分注重国际合作和多边贸易关系,尤其是关注盟国的关切,进一步推动“回岸制造+近岸外包+友岸贸易”,形成供应链多元化。拜登-哈里斯政府着力以产业政策激励来推动美国本土的“回岸制造”,《基础设施投资与就业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三项带有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法案,以“供应链安全”的名义,在美国国会快速立法通过。
墨西哥和加拿大成为“近岸制造”的主要回流地,“友岸制造”则面向更广泛的全球盟友。根据美国Reshoring Initiative机构数据,美国通过近年重构全球供应链,实现国内制造业增加值小幅加速上升、制造业就业人数显著提高。从宏观数据来看,美国高举“国家安全”大旗,扰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推进制造业回流的确取得一定成效。
作者的话:美国与中国“脱钩断链”势头不会因总统更换而终止,中美将进入一场持久的供应链“攻防战”,中国应发挥超大规模单一市场的优势,最大程度挖掘供应链中的超强链接力,增强我国供应链韧性,积极加入海外供应链阵地的建设,鼓励制造业出海,做好深度嵌入全球供应链的准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