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家行业企业共建跨境物流“智慧链” “中国脑”激活数字丝路新动能
4月25日,由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组织举办的《中老铁路国际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首期培训班成功举办。作为国资央企落实“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功能定位的重要实践,本次培训吸引中老铁路沿线14家核心货主及物流企业代表参训,标志着《平台》从系统建设向产业赋能的关键跨越,为中老铁路跨境物流数字化升级注入新动能。
首期培训聚焦《平台》实操赋能,参训企业通过现场演示,全部操作完成《平台》注册入驻,这些企业的运量覆盖当前中老铁路货运发运量的50%,初步构建起“物流企业—货主—监管单位”的产业协同网络。入驻客户高度认可《平台》在流程简化、跨域协同等方面的创新价值,认为其有效解决了多式联运中信息不对称、操作繁琐等痛点,为实现“一单制”“一箱制”运输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此前召开的《平台》推进会上,昆明分公司、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中铁国际多式联运昆明分公司、云南自贸区投资开发集团等单位达成共识,成立跨企业领导机构与专业工作小组,明确组织架构与推进计划,确保《平台》平稳上线与高效运营。作为国资央企数字化转型的典型实践,《平台》建设始终贯穿安全可控理念,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数据交互加密、业务流程溯源,为跨境物流提供全链条安全保障,助力中老铁路成为“一带一路”安全高效物流通道的标杆项目。
昆明分公司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快推进《平台》正式上线与用户全覆盖,着力构建全链路数字化、全要素可视化、全流程智能化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未来将持续深化合作,在冷链物流、国际供应链等领域拓展应用场景,强健跨境物流“中国脑”,为中老铁路高质量发展提供国资央企解决方案,持续赋能中老经济走廊高质量发展。
《中老铁路国际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平台》简介:
《平台》旨在打造一体化、信息化的公铁联运解决方案,以实现公路与铁路运输系统的高效衔接,解决跨境联运过程中衔接复杂、操作难度大等痛点问题。
《平台》以维护好、运营好中老铁路,开发好、建设好中老铁路沿线项目为宗旨,以支撑中老铁路全程多式联运运营为应用场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物流要素在线化、数据化、可视化,开发多样化应用场景,实现物流资源线上线下联动。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北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功能完善、性能卓越、安全可靠的信息服务平台。
《平台》主要包括一个中心(中车中老铁路综合信息发布中心)、两个平台(中老铁路公共服务平台、政府监管服务平台)、三个支撑(全程冷链“装备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多式联运供应链管理系统、中老铁路国际多式联运可视化信息系统),通过建立一个集铁路、公路、水路等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性运输平台,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机衔接和无缝对接,提升中老铁路的运输效率和运输能力。同时,《平台》也是打造中老铁路信息数据发布、境内外全程物流监管与服务的重要窗口,实现与政府部门、各平台公司、境外铁路/货代/港口等中老铁路相关主体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为运营企业提供数字化管理支撑,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监管决策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