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宏观 > 正文

OPEC+疯狂增产!油价跌破57美元!中国一年能省2901亿?物流行业或省1856亿?

来源:现代物流报微信公众号 作者:长风 时间:2025-05-08
导读:石油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所以,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的增产计划一经推出,就引发全球关注。该增产计划无疑会影响全球石油能源供应格局,也会对中国这个能源消费和发展中的经济大国产生影响。

文/现代物流报记者 长风
  5月3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及其盟友(欧佩克+)发表声明称,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等8个产油国决定,自2025年6月起日均增产41.1万桶石油。这将是上述国家连续第二个月以高于预期的幅度增产石油。

(图源:沙特阿美官网)

5月5日,WTI原油期货开盘即跌破57美元/桶大关,创下近4年新低,收于每桶57.13美元。5月6日,国际油价从低位有所反弹,但仍引发油价走低猜想。

石油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所以,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的增产计划一经推出,就引发全球关注。该增产计划无疑会影响全球石油能源供应格局,也会对中国这个能源消费和发展中的经济大国产生影响。

增产动因:稳价、经济与权力的三重博弈

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连续两月发布增产声明,缘于其市场稳定、经济压力和国际市场份额主导权争夺等方面的考量。

从市场稳定的角度来看,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希望通过增产来缓解当前国际油价的波动性。

(图源:欧佩克官网)

5月5日,WTI原油期货开盘即跌破57美元/桶大关(最低触及55.03美元/桶),创下2021年以来新低;布伦特原油同步下跌近2%,此前在4月初已跌至65.58美元/桶的阶段性低点。

由于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和需求疲软,油价已经处于较低水平,而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的增产计划,旨在通过增加供应来释放供应稳定信号,缓解市场对供应短缺的恐慌性抛售,从而稳定油价并避免进一步下跌。

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阿勒瓦利德表示,此次增产将有助于维护市场稳定,并预计8月份市场情况将有所改善。

从经济压力的角度来看,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的国内经济发展,面临亟需石油经济大力支持的需求。

例如,沙特作为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领导国,其经济高度依赖石油出口收入,因此沙特也需要通过增产来增加财政收入,以支持国内经济建设。

此外,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的部分成员国,可能面临超产行为压力,超额生产引发争议。如哈萨克斯坦、伊拉克等成员国,长期违反配额限制,引发沙特等核心产油国不满,此时通过增产协议,旨在通过统一行动约束违规行为。

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想通过增产维护国际市场份额主导权。非欧佩克国家(如美国页岩油)产能扩张,威胁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份额,沙特主导增产,就是为了对冲外部供应增长对定价权的侵蚀。

值得注意的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的增产计划并非一成不变,其增产幅度和时间安排可能会根据市场变化进行灵活调整。

全球冲击:供应、价格与地缘风险共振

欧佩克成员国及其盟友的增产计划,将对全球石油供需格局产生重要的影响。

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宣布自6月起,日均增产41.1万桶石油的决定,这是继5月增产后的连续第二个月超预期扩产。

这一增产决策,打破了2023年11月以来日均220万桶的自愿减产协议框架(原计划2025年3月底到期),标志着全球能源供应格局进入新一轮调整周期。

其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可从供需关系、价格博弈及地缘政治三方面展开分析。

从‌供应端‌看,连续两月加速增产,将使全球原油日供应量增加超过82万桶(5~6月),加速回补2023年以来的减产规模。

根据协议,沙特6月原油配额提升至936.7万桶/日,承担主要增产责任,而俄罗斯、伊拉克等国同步跟进,短期内将缓解北半球夏季能源需求旺季的供应压力。但这一扩产节奏远快于原计划的18个月渐进增产方案(原计划每月增产约13.7万桶/日),导致三个月内累计增产规模达到原计划的一半以上,可能引发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历史超额生产问题持续存在,若联盟纪律性不足,实际供应增量可能高于官方数据。

欧佩克成员国及其盟友的增产计划,也会向石油价格方面传导并产生影响。历史经验显示,类似策略往往引发国际市场油价的剧烈波动。2015年和2020年沙特的两次主动增产,曾分别导致油价暴跌至30美元/桶和负值。

当前WTI已跌破60美元/桶,创三年半最大单月跌幅。若按高盛预测的布伦特原油全年均价63美元/桶计算,市场或进入55~65美元/桶的新震荡区间,低价环境将持续挤压高成本生产商。

供需双生:增供对冲通胀,物流成本节省1856亿元?

全球石油供应的增或减,与需求是孪生姐妹,事关能源价格和物流成本。

2023年,全球石油供应总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日均供应量约为1.02亿桶。2024年,全球石油供应格局进一步宽松,日供应量1.046亿桶。2025年,全球石油供应预计将维持或突破1.046亿桶/日。值得关注的是,增量主要来自非OPEC国家。

经济学家谭浩俊在接受现代物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发起的关税战,让整个世界经济都受到很大影响,甚至面临着物价上涨等通胀威胁;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增加石油供应,可以缓解能源价格压力,同时,增加石油供应也是应对经济下滑的重要举措。

另外,美国挑起了中美关税战之后,美国能源对中国的供应链基本切断,但有俄罗斯等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与中国正常的能源贸易,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稳定不会发生什么问题,若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增加产量,中国的石油供应保障性则加强,这对稳定中国石油价格将产生积极影响,避免因为关税战带来能源价格上涨。

从全球石油需求来看,2023~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23年全球日均需求量为1.02亿桶,2024年上升至1.04亿桶,预计2025年增至1.06亿桶,三年累计增长约400万桶/日。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53亿辆,其中汽车3.53亿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 ‌3140万辆‌,燃油车保有量约为 ‌3.216亿辆。2024年,我国柴油全年表观消费量在19743万吨。2025年,柴油表观消费量预计在19270万吨左右。‌

谭浩俊认为,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增加供应后,对中国物流运输成本降低会带来积极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特朗普政府关税战,叠加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增产,可能导致国际油价短期波动区间下移。

2024年,中国日均原油进口量约1104万桶。按此为基数计算,若油价每桶下跌10美元,中国年均原油进口成本将减少2901.31亿元人民币;物流行业消耗原油约占进口总量的64%,中国物流业年度成本可减少约1856.84亿元。

(注:2025年5月7日汇率:1 美元 ≈ 7.2 人民币)

责任编辑:王茜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