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宏观 > 正文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正式施行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马敬泽 时间:2025-10-17
导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下称:《反不正当竞争法》)自2025年10月15日起正式施行。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马敬泽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下称:《反不正当竞争法》)自2025年10月15日起正式施行。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一级巡视员杨洪丰对该法修订情况进行介绍,并对广大经营主体提出要求。

(图源:市场监管总局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增“平台”与“网络”相关内容

与以往相比,此次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新增了哪些内容?

杨洪丰在发布会上指出,此次修订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解决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等问题的精神,增加关键词搜索、侵害数据权益、虚假交易、虚假评价、恶意退货、平台责任等方面的制度,直击当下竞争乱象,积极回应当前反不正当竞争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细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和认定标准。

“此次修订推动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法治保障。”杨洪丰说。

(图源:市场监管总局官方微信公众号)

此次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该法自1993年颁布以来的第三次修改。记者发现,对经营主体而言,该法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网络、技术和平台规范的细化,对平台型企业特别是电商平台的要求与约束更强。

例如,修订后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三条将原先“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手段……实施下列妨碍、破坏其他经营者合法提供的网络产品或者服务正常运行的行为”中的“技术手段”具体为“数据和算法、技术、平台规则等”。

第十三条也添加了“经营者不得以欺诈、胁迫、避开或者破坏技术管理措施等不正当方式获取、使用其他经营者合法持有的数据”“经营者不得滥用平台规则,直接或者指使他人对其他经营者实施虚假交易、虚假评价或者恶意退货等行为”的要求,聚焦“数据”“平台规则”带来的新问题。

该法新增的第十四条提出“平台经营者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按照其定价规则,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扰乱市场竞争秩序”。

该法也在第十五条针对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情况作出规定,要求“大型企业等经营者不得滥用自身资金、技术、交易渠道、行业影响力等方面的优势地位,要求中小企业接受明显不合理的付款期限、方式、条件和违约责任等交易条件,拖欠中小企业的货物、工程、服务等账款”。以上两点,对整治经营活动中存在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问题作出规范。

另外,针对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调查,修订后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指出“经营者涉嫌违反本法规定的,监督检查部门可以对其有关负责人进行约谈,要求其说明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平台经营者“应当在平台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中明确平台内公平竞争规则,引导、规范平台内经营者依法公平竞争”。

整体来看,修订后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不仅细化了针对电商商家等平台内经营主体相关规定,直指利用平台规则、技术手段实施的不正当行为,也进一步压实平台责任,推动对不正当竞争的“多方共治”。

莫借“私域”之名行违法之实

在介绍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总体情况的同时,杨洪丰也在发布会上对广大经营主体做出提示。

他强调,在经营活动中,广大经营主体应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结合“整治私域直播虚假宣传违法行为”专题新闻发布会主题,他提示平台内经营者,避免利用技术之能、挑战竞争秩序边界,借“私域”之名,从事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

另外,平台经营者应严格落实《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平台责任的要求,不仅自身要合规经营,还要引导和规范平台内经营者依法公平竞争。发现平台内经营者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应当及时依法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按规定向平台经营者住所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监督检查部门报告。

杨洪丰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扎实做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贯彻实施,对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法予以查处,对扰乱公平竞争秩序的违法行为坚决进行打击,更好维护消费者权益,营造更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广大经营主体应谨记‘商战有规则,竞争有底线’,要持续主动合规、对照法律检视自身经营行为,公平参与竞争。”杨洪丰说。

开展虚假宣传整治工作

除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内容外,10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还召开了“整治私域直播虚假宣传违法行为”专题新闻发布会,主要介绍了市场监管部门治理私域直播虚假宣传违法违规行为的基本情况和工作成效。

杨洪丰表示,私域直播具有用户精准性、购买意愿的高转化率、封闭性与隐蔽性的特征。近年来,部分不法商家利用私域直播实施虚假营销,带来虚假宣传与夸大功效、“专家人设”造假、产品资质造假、消费维权困难等问题,侵害老年人等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目前,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对私域直播虚假宣传违法行为立案30件,其中私域直播平台6件,直播商家24件。

针对私域直播虚假宣传乱象,全国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强化电子取证固证、跨区域协同办案、全链条“穿透式”监管等针对性手段,着力提升法治监管、信用监管、智慧监管能力和水平,严厉打击各类不正当竞争行为、坚决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张雨萌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