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轻卡、专用车等全品类商用车型整齐列队,银灰色氢燃料重卡的车身反射着科技感的光泽,智能座舱大屏上流转着实时数据流,动态体验区的车辆爬坡测试引来现场观众阵阵喝彩……11月10日至13日,2025中国国际商用车展(CCVS)在湖北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从整车展台到零部件专区,从动态演示到技术座谈,记者在现场感受到中国商用车“绿色转型”与“全球拓展”的澎湃动能。
这场以绿色为底色、智能为内核的转型,不仅重塑国内产业生态、激活市场创新活力,更推动中国商用车加速拓展海外市场,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黑科技”集中亮相
此次展会上,全球首发车23辆、国内首发车30辆集中亮相,展品包含从整车到核心零部件、从单一产品到生态解决方案,一系列创新成果为商用车行业提供全新范式。
重卡展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与西安康明斯联合首发的陕汽康明斯C系列产品吸引了诸多观众驻足。该展台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我们的新品实现了动力链与整车底盘的无缝耦合,使发动机效率提升1%、整车能耗降低5%,凭借自主自适应动态调优技术实现5%以上油耗优化,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每一分节能都是实实在在的收益。”
进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体验展区,只见一辆小车稳稳冲上陡坡,车轮没有丝毫打滑,停在坡顶后又顺畅倒车下坡,随后灵活完成连续转弯测试,车身姿态始终保持平稳。
核心零部件展区也藏着不少“黑科技”。在BPW(梅州)车轴有限公司的800k轮毂系统展台前,工作人员正在演示一体式装拆。“以前换轮毂又麻烦还容易出错,现在这套系统几分钟就能搞定。”该工作人员一边操作一边对记者表示。
中集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型纯电动头挂列车的全套解决方案也让人眼前一亮。中集车辆技术部负责人对记者说:“我们希望打造一个纯电动商用车的生态,构建包含移动快充车、控制塔和维修车间的EV-ALFA+运营保障基站,为行业提供一个新方向。”
绿色化与智能化协同并进
记者在此次展会现场注意到,新能源商用车的展车数量大大超过传统燃油商用车,智能化卡车成为主流展品,集中展现行业生态变化及技术发展趋势。
对于商用车而言,发动机是其动力输出核心,直接决定车辆的载重能力、行驶速度。而在新能源电池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相较于传统的燃油发动机,商用车的动力系统正逐渐被更换为绿色环保新能源“内芯”。
被更换的不仅仅是动力系统,从油气动力主导到纯电动、氢能、混合动力多元并行,从依赖机械操控到智能座舱、L2+辅助驾驶全面普及,中国商用车正掀起一场触及核心的革新,彻底打破传统动力路径依赖。
纯电动、氢能、混合动力等多种技术路线的商用车在这次展会上集中亮相,绿色化与智能化协同并进的发展态势愈发清晰。
在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展台,刚刚发布的东风乾坤K6与多利卡王者归来两款新品吸引了不少关注。“明年,我们还将补充东风乾坤的新能源商用车型,并针对新能源、智能驾驶等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持续提升前瞻技术突破、平台开发、试验验证等核心能力。”东风股份营销总部党委书记、副总部长吴承浩表示。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洪勇向记者表示,智能座舱、L2+级辅助驾驶等前沿技术快速普及,不仅大幅提升商用车运营效率、降低运维成本,更推动商用车行业实现“绿色+智能”的双重升级。
积极“出海”谋增长
据了解,此次展会吸引了来自巴西、意大利、德国、英国、瑞典、荷兰、南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商、经销商和用户。记者在现场看到,多位国外经销商在中国新能源商用车展台进行咨询洽谈。
对此,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表示:“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及绿智双驱之下,中国商用车强势‘出海’,海外市场正成为产业增长的关键引擎。”“海外收入已成为我们整体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柱。”中国重汽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洋在展会上介绍,中国重汽近年来在海外市场稳步发展,预计今年出口将会突破15万辆,整体收入将达到490亿元。
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出海”并非简单复制国内成熟产品到海外,而是要深度洞察海外客户的使用习惯与市场核心需求,针对性布局产品体系。
从燃油车的效率升级到新能源的技术突破,从核心零部件的痛点攻坚到海外市场的全面开花,中国商用车正以“绿智双驱”的姿态加速走向世界舞台。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李万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