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中国交通综合运输可持续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8月20日下午,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主办,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双碳目标下中国交通综合运输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会上,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等的专家学者们通过学术研讨、技术交流、发布行业发展报告等形式,为双碳目标下的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奉献智慧与良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来斌作《双碳目标下的能源安全与社会公平》的主旨报告。他提出,碳中和进程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恢复性公平三个维度与社会公平密切相关。程序公平体现在碳中和路径的制定以及碳市场的制定与建立;恢复性公平则体现在政策设计促进促进收入公平、就业公平和区域公平;分配公平则是区域之间减排责任的公平分配、减排技术录进背后的成本分担、减排路径的协同效益公平分享。他还提出,碳中和重新定义区域经济版图,社会公平公正转型是基础保障,通过赋能广泛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将催生劳动力、资本、资源和技术等要素在城乡和区域之间流动模式的变革,突破乡村、欠发达地区资源向城市、发达地区单项输出的困局,带来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契机。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徐清华作《碳达峰碳中和与低碳交通》的主旨报告。他在战略重点上指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实施突破。在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上,要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他特别强调,依托低排放技术研发推广及应用,要以先进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为代表的非化石能源利用技术作为技术革命突破点;依托新型低排放基础设施建设和智慧互联,要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先进储能、零碳建筑为主的新型低排放基础施设建设;依托绿色零碳产业和经济体系建立,要以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为驱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低碳技术深度融合形成新动能。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主任郭杰作了《交通运输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路径与政策》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压力倒逼全球碳中和时间提前,汽车电动化进程加快。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达峰不难,第二阶段实现零排放难度大,技术是关键。近零排放主要体现在运载装备电动化、高效化、清洁化。总体电动化趋势,实际应用电动列车、电动汽车、电动飞机、电动船舶。在车辆上,燃料多元化、驱动电气化,电动底盘开发一体化、平台化;在轨道交通上,低寿命周期成本、环境友好设计等可持续发展技术的系统研究和应用,节能环保指标逐步提高;在海洋运输上,超低排放的高效船用柴油机技术、气体燃料和双燃料发动机、零排放技术成为未来发展方向;在航空运输上,以生物燃料和电能驱动的新能源飞机是其发展方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