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 中远海运港口何以突出重围
“‘十一’假期期间,中远海运港口旗下广州南沙码头克服疫情影响,10月1日-8日共完成外贸班轮47艘次,平均桥时效率33.6自然箱/小时,完成驳船235艘次,外线车8413车次(假期外线车较少),共完成吞吐量约73,000TEU;武汉阳逻国际港水铁联运二期项目船舶装卸作业量同比增长301%,智能闸口车辆平均过闸时间13.39s,箱号识别率100%;晋江码头围头港区也迎来装载5.5万吨西非荒料石的‘LUCY OCEAN’(海洋)轮靠泊,完成首次接卸西非散装荒料石。”10月12日,中远海运港口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今年以来,中远海运港口上下齐心、多措并举,交出傲人答卷。前不久发布的半年报显示,该司2022年1—6月总吞吐量同比上升0.8%,至6321万标准箱;权益吞吐量同比上升5.3%,至2049万标准箱;控股码头总吞吐量同比上升38.0%,至1567万标准箱。
保通保畅 生产防疫两不误
9月26日,天津滨海新区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天津集装箱码头(TCT)第一时间启动“堡垒”工程,即当日所有在岗员工全部封闭在公司内,直到10月9日结束。12天里,TCT1100余名员工坚守岗位、连续作战,累计作业船舶81艘次,陆运集疏港作业68425自然箱,陆运车辆平均滞场时间12.5分钟,船舶动态兑现率始终保持100%。
疫情发生以来,中远海运港口旗下控股码头根据各地防疫政策变化情况,积极推进和优化保通保畅措施,制定保障方案,确保物流链在港口环节运转通畅。通过采取人员驻港值守、集中住宿和AB班轮换制度等措施,保障码头生产运营按计划开展;加强与属地政府和有关监管机构的沟通配合,及时疏导集疏运环节的堵点,统筹抓好疫情防控、正常生产运营和物流链在码头环节的保通保畅工作。
此外,中远海运港口还发挥协同效应,立足自身业务,主动聚焦客户关切,持续推进“陆改水”“陆改铁”新通道业务发展,整合多方资源,打造“港+航+货”一体的延伸服务项目,落实推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工作。
南通通海码头在做好上海支线服务的同时,增开“南通—宁波”支线,缓解了因今年上半年上海港拥堵对当地客户的影响;连云港加密“连申快线”至每周五班,帮助山西阳光集团制定煤、焦陆改铁运输方案,打通公路运输堵点;厦门、泉州码头发挥福建地区码头间协同,开通“厦门-泉州”的外贸内支线、“泉州-肖厝”内贸支线,满足了当地企业货物进出的需求。
中远海运港口还通过费用减免、优先款项支付以及资源倾斜等诸多举措为中小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截至目前,国内控股码头已合计减免仓库租赁费、重箱堆存费、冷箱监护费等各类费用共计176万元。
数智赋能 提升服务水平
在武汉,记者看到,通过全港区覆盖的5G网络,中远海运港口建设运营的武汉阳逻国际港水铁联运二期项目实现了无人集卡、铁路和堆场轨道吊自动化远程操控、火车车皮和集装箱自动识别、火车自动定位、岸桥智能理货、智能闸口等技术应用。
“在5G、北斗等新技术加持下,阳逻国际港水铁联运二期项目不仅是长江第一个水铁联运自动化码头,也是我国第一个铁路装卸自动化码头。”中远海运港口有关负责人说。
一直以来,中远海运港口凭借持续专注的技术创新,在信息化发展方面持续发力,5G “智慧港口”转型应用陆续落地。
中远海运港口旗下厦门远海码头作为国内首个5G全场景应用智慧港口,目前已在港区内完成5G网络基础覆盖,凭借边缘计算、高精度定位、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等技术,实现自动驾驶、智能理货、AGV集群管理、智能安防等多个5G应用部署。
TCT“全球首创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流程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于2022年7月全面竣工,并入选2022“世界5G大会十大应用案例”,项目位于TCT北区的4个泊位,相比起之前传统人工作业,现在自动化平均作业效率提升20%以上,平均单箱能耗下降20%,综合运营成本下降10%。
在信息化层面,中远海运港口开发MIS分析决策系统及EAM资产设备管理系统,一方面赋能业务,优化码头运营流程,降本增效;另一方面聚焦于智慧管理,实现实时洞察,高效决策。
“MIS系统通过统一中远海运港口总部数据统计范围和统计口径,建立平台与码头TOS系统的准实时传递标准与接口,推出总部经营概览、营销类、运营类管理驾驶舱等功能,直接为公司各项决策提供迅速准确的支持。”中远海运港口有关负责人介绍,“EAM系统将所有码头的设备管理、维修保养,物料盘点与使用在平台上记录、跟踪以及分析,帮助港口更好的进行资产及维护管理,使码头资源达到最优协调,降低码头维护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实现总部对各码头设备管理的可视性。”
创新永无止境。中远海运港口将持续推进智慧港口应用创新落地,升级内部系统,提升服务能力,为港口生产组织形式提供更多可能,为上下游客户带来更大价值。
突破前行 向综合物流供应链服务平台转变
近日,从中国盐田港出发的中远海运旗下“中远海运土星轮”货轮装载着一批为“双11”“黑五”大促准备的货物抵达比利时安特卫普-布鲁日港,在中远海运港口泽布吕赫码头装卸作业。随后,该批货物将在港区内场站进行清关、拆箱、入库、仓储、提货,并由菜鸟以及合作伙伴运往比利时、德国、荷兰、捷克、丹麦等欧洲国家的海外仓,接力完成今年“双11”跨境出口物流配送。这标志着中远海运与菜鸟首次在海运全链路履约服务上进行合作。
截止目前,中远海运港口“海外仓”已为浙江巨化、国产白色家电龙头美的集团和海信集团、菜鸟集团、国机工程集团、上汽集团、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等国内外客户提供“一对一”服务和稳定可靠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在全球市场拓展业务。
中远海运港口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全球贸易量下滑以及港口产能升级的双重影响下,区域竞争强度逐渐加强,客户对服务的需求也愈发多元,这些都对港口产业链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进一步推动港口企业往上下游延伸拓展,探索端到端的运营模式。“十四五”期间,中远海运港口将从码头运营拓展至产业链上的延伸,实现从单一码头运营向综合物流供应链服务平台的转变。
中远海运港口对港口供应链体系的发展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以公司现有丰富的港口资源为依托,大力开发建设临港区域内的供应链基地,打造一个更全面的节点网络基础;第二步,以数字化手段在供应链基地搭建港口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同时引入第三方供应链服务商,将线下口岸业务整合至线上,以码头为核心集结堆场、仓库、货运、拖车、清关等业务,实现港区信息实时共享,信息即时消费,交通实时管控,作业调度优化;第三步,成立自有港口供应链平台公司,将境内外供应链基地、控股码头的延伸服务通过港口供应链平台公司串联起来。
“以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为例,在其后方,我司全资开发并建设了厦门海沧供应链项目,建成后总仓储面积约2.07万平方米。同时,我司也正在推进厦门远海码头后方的30万平方米存量土地的规划工作,计划打造更丰富的物流基础设施。目前该码头也已正式运营TMS运输管理系统,并在5月顺利完成首票进口柜配送业务。未来,我司将充分依托厦门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区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并将厦门打造成我司在东南沿海的一大供应链基地。”
据介绍,通过厦门项目取得的成功经验,中远海运港口计划把该模式进一步在更多的控股码头进行复制推广,为上下游产业客户带来更多增值服务。
面对后疫情时代,中远海运港口正积极构建综合物流供应链服务生态,以“全球布局”和“精益运营”为双轮驱动,围绕“一体化、数智化和绿色低碳化”发展路径,深度链接“双循环”,加速创新转型升级,向着“以客户为中心的全球领先综合港口运营商”目标快速前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