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巨龙驰骋中老铁路 共绘区域发展新画卷
中老铁路自2021年12月开通运营以来,截至2025年3月28日,累计开行旅客列车7.1万列,发送旅客突破5000万人次,其中跨境旅客达48万余人次,覆盖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客流量质齐升,运力服务双升级。面对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铁路部门通过精准投放运力,丰富客运产品,优化站车服务,实现了国内段日均开行客车最高达86列,累计发送旅客4115万人次;老挝段日均开行列车最高16列,累计发送旅客超885万人次。为应对旺盛需求,铁路部门优化运力投放,国际旅客列车跨境席位从初期250个增至390个,出入境人数单日最高达1300人次。在服务方面,强化进站、验证、安检各岗位协调联动,设置绿色通道,常态化开发并做好引导,满足重点旅客需求;同时列车推出傣味餐食、中老双语广播及电子血压计等特色设施,并设置国际旅客购票专窗和多语言翻译设备,设置ATM存取款机和POS支付终端,一系列贴心服务不断提升旅客体验和出行便利性。
旅游经济“新引擎”,人文交流“连心桥” 。中老铁路不仅是一条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更是一条人文交流的纽带。中老铁路串联起昆明、西双版纳与老挝琅勃拉邦、万象等旅游名城,沿线分布超560个景点,包括9处世界自然遗产,构建起一条“快旅慢游”的黄金走廊。铁路部门与旅游企业创新推出“国内旅游专列+国际旅客列车”模式,让旅客实现“朝发夕至”的跨境体验,推动老挝琅勃拉邦夜市、万象塔銮等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西双版纳泼水节期间,马来西亚、泰国游客纷至沓来,文化互鉴与经贸合作在车轮滚动中迸发新活力,促进文化的深度融合。
区域合作新范式,开放格局再拓展。作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不仅实现“人畅其行”,更以“物畅其流”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截至2025年2月,累计运输跨境货物超1250万吨,货物品类扩展至3000余种,涵盖电子、光伏、汽车等领域。铁路部门探索“中老泰”直通班列、中欧班列联运等新模式,推动老挝咖啡等特色产品进入欧洲市场,降低物流成本。这种“硬联通”与“软联通”结合的模式,为区域产业链整合提供了新动能,助力云南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
中老铁路的成功运营,为区域合作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铁路向南延伸,中老铁路的辐射效应将持续释放,为区域合作注入澎湃动力,让“一带一路”倡议在澜湄大地结出更丰硕的果实。我们有理由相信,中老铁路将继续以速度缩短距离,以温度连接人心,成为区域发展的“经济大动脉”和文明互鉴的“情感纽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