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2024港航供应链发展大会 > 观点 > 正文

高端对话

如何打造世界一流供应链服务企业

来源:现代物流产业网 作者:未知 时间:2024-09-24
导读:9月12日,在2024首届港航供应链发展大会期间的第一届首席供应官论坛上举行的主题为“如何打造世界一流供应链服务企业”的高端对话上......

  9月12日,在2024首届港航供应链发展大会期间的第一届首席供应官论坛上举行的主题为“如何打造世界一流供应链服务企业”的高端对话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二级研究员、原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奉利,河北省物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北省现代物流协会会长肖明建,交通部水运科学院原副院长、总经济师贾大山,就如何打造世界一流的供应链服务企业进行观点分享,对话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供应链金融分会、投融资分会秘书长张炜主持。

  张炜:作为世界一流的供应链服务企业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王微:供应链企业有一些关键的要素,首先要有核心定位,比如山东港还是以港口运营为核心,根据港口运营和需要联通服务的对象来延伸产业链,进行要素的集聚,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联通、赋能和发展。供应链企业核心特征就是定位要清晰,要素要高度集合,供应链上下游环节上的主体和企业合作通畅,这是供应链企业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

  贾大山:个人认为,一流的供应链服务商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全球网络化的水平,这样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全球化网点,能够实现全程供应链服务。

  第二,沿着纵向链提供全程服务,不单单是港口的装卸,而是融入到生产的全过程中,从原材料的生产到运输、加工,再到成品的返销,融入到供应链当中。

  第三,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抓住技术变革的机遇以及政府的行政资源配置,提出了一种新服务,既包括技术也包括运输组织,这样才能真的提出服务产品。

  第四是企业文化。这种企业往往能够在港口服务创新上做出很多典范,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降低成本,更好地融入到供应链当中去。

  李奉利:打造一流的供应链企业,第一,要有所依托,一定要有一技之长,比如山东港口是依托港口发展的一流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如果没有依托就成为无源之水。第二,联通性,这是构成企业服务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基础,否则企业想做供应链恐怕也会成为一纸空谈。第三,国际化。除了在国内有好的联通,国际上比如说布局非洲、欧洲、西亚、东北亚、美洲、俄罗斯等,有了国际化的布局才能保证联通性,企业的一技之长才能发挥出来。第四,数智化。做港口,数智化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向供应链综合服务企业努力的途径。第五,绿色化。明年欧洲就开始收碳税了,现在做所谓的碳足迹,我们把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绿色化是整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肖明建:我们是内贸供应链集成服务的示范企业,从采购到生产制造、物流仓储、销售,最后再到回收,基本上形成了供应链服务体系,特别是供应链金融加持让我们插上翅膀。但真正成为世界级的供应链一流企业,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包括中欧班列、中亚班列做了布局和布点,这些只是其中一块国际化的初步探索,这个探索前期有很好的收益,但这些收益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我们离跨国经营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国际化只是第一步,第二步要实现跨国经营。跨国经营的普遍化才能带来第三步全球化。

  要想成为世界一流的供应链企业,我们最关注的还是人才问题,在提升的过程中把全球化的人才通过灵活的方式招募进来,这才能够向全球化供应链一流企业的方向逐渐迈进。

  张炜:在整个供应链发展过程中,数智化的引领成为发展重要的方向,同时数智化重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生态,各位嘉宾如何看待一流供应链服务企业的生态构建问题?

  肖明建:数智化改造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环,信息化、智能化、数智化是正在推进的一项主要工作,特别是在园区建设当中,基本上实现信息化全覆盖,做到可控、可视、可追溯,串联其他相关企业,目前我们正在向下推进,这能有效提升我们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但还有很多壁垒,包括端口接入壁垒,我们要通过自己本身数智化的集成,才能做到把整个生态链通过供应链的方式串联起来,工作任重道远,需要继续努力。

  李奉利:数智化是我们的生存方式,第一种是操作层面的自动化,自动化码头不仅是集装箱,现在已经实现了码头的装卸操作。第二种是互联互通,比如说整个贸易流通结算体系,用自己的数智化个体去跟大家实现互联互通,这是打破壁垒的重要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形成生态数据一定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资料。我们和头部企业学习,比如说领导去华为交流的时候,他说华为集中管理两件事:一个是财务,一个是数据。

  我们所有的数据只是一个个体,想要做一流的供应链企业,就要实现数智化,同时要用标准化的体系不断和大家联通。我有一个观念,就是把供应链变成共赢链,数据联通会大大提高效率。

  贾大山:数智化是当前供应链发展的重要机遇,数智化极大提高了企业内部管控效率和管控规模。

  数智化开始让供应链服务商感知到每一个环节存在的问题、痛点,同时数智化为他们提供了海量数据,提供了解决方案。数智化带来另外一个挑战就是黑客,中远海运在美国的数据系统被攻破,黑客勒索马士基2亿美元,马士基宁愿花4亿美元来解决问题也不买黑客的账,这就是在数智化过程中面临的必然问题。同时,岗位面临变化。如果应用了数智化,船员不减,那效率就大大降低,能否削减人员成本还是个问题,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怎么办?所以政府和企业要双双发力,才能把数智化应用的更好。

  王微: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技术从目前来讲还在持续演进。从中国的情况来看,数字化在交通运输领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交通运输领域数字化的深度要比金融行业、零售行业来的慢一些。因为整个产业链、供应链是多环节的,过程比较长,所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不是单独进行的,一定是上下游企业之间协同推进的。

  在协同推进的过程中有两个关键的地方值得注意:一是综合场景的数字化,对整个行业和供应链的数字化有很大的带动作用。二是一流的供应链企业在整个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上以及数字化方面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

  数字化赋能产业集群,赋能中小企业,可能对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上下游一体化数字化有强大的带动作用。我觉得这两个关键环节未来是我们进一步推动交通物流领域推进数字化的关键抓手。

  张炜:在跨界或者融合发展中,企业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何理解跨界融合发展呢?

  李奉利:讲到贸港航,港口也好、航运也罢,其实都是用贸易的实现手段来解决物流问题,更宽泛地讲,就叫供应链。

  航不仅是航运企业、水运企业,铁路、公路,也包括低空,整个运输方式其实都算。另外,金融也要加进来,真正有贸易,最终要结算。比如说山东港口进口全中国1/3的油,但油品的结算很多在新加坡,这样没有真正形成结算中心。

  供应链是服务实体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贸港航一体化非常重要,山东省是比较早做港产城融合发展规划的。发展港口或者做供应链的时候,依托的是港口,有了港口就可以发展和港口相关的产业,整个区域的经济就繁荣了。我们更加注重未来向更高端的领域发展,下一盘更大的棋。

  肖明建:贸港航对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来讲是非常恰如其实的,每个港口都成立了物流公司,但物流公司的辐射范围是有限的,物流公司既是港口的用户,也是物流的服务企业。

  我们在河北港口做了一个整合,铁路港口包括空港都有参与,特别是在铁路方面,是深度参与的,和海港或者河港是可以做有效衔接,在衔接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很多园区。园区会形成产业集群区,这个集群区也是物流公司把港口到一端的服务,通过园区的方式进行很好的嫁接。通过这种结合,我们能够和港口形成有效的联动,这种联动能够带动港口、企业和最终用户的降成本和运输需求。我们也有网络货运,可以为港口提供大量的订单、为用户提供精准的服务。通过贸港航的方式把港口、客户加上物流的服务企业做有效整合,这是我们乐见其成的。

  王微:供应链企业的特质是一定要有核心的定位,比如,是以港口运营还是以大宗贸易,还是以航运运输为核心,这是关键。在供应链关键的环节上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和服务能力是供应链企业的核心。 

跨界的好坏判断标准应该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在供应链相互合作融合的过程中可能会有短板,跨界就是解决短板的。在服务能力不足,或第三方不能提供很好的服务时,跨界就非常重要,当然也是核心企业掌握供应链上下游运行规律的一种探索。所以跨界经营是供应链运行过程中企业的合理选择,为满足客户需求而进行的。

现在很多供应链企业和以往的企业完全靠实践探索也有区别,很多创新型供应链管理企业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很强,背后有很强的研究和战略作为支撑。企业在跨界之前,要了解供应链的运行规律、一个新的服务的要求、非常重要的资源到底从哪获得,要对这些有很深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跨界,再进行资源整合,然后进行服务的创新,就能成功。跨界不是坏事,但关键是如何跨。

  贾大山:在一体化过程中,当今世界形成几种基本的模式:一种以美国为代表,他们的贸港航是高一体化的;再就是以欧盟为代表;还有以日本为代表。我们新中国成立以后,也讲专业化,但由于没有经历过融合时代,所以贸港航要经过逐步探索形成我们自己的模式。

  我们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圈。在构建生态圈的过程中,大家要有共同的目标和规范。只有遵守共同的规范,庞大的技术标准体系才能把跨行业的东西很好地联合起来。比如,海运和铁路都有很多标准面临着挑战,要形成一个庞大的技术标准体系才能够为贸港航跨行业一体化发展奠定好基础。我们需要继续大胆探索、制度变革和技术进步,才能形成中国特色的模式,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如何推进一体化发展。

  张炜:供应链一体化服务企业,或者贸港航企业如何走出去,如何出海,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整个供应链金融或金融服务应该如何助力?

  王微:供应链企业走出去面临很多问题,因为过去大量的供应链企业,包括港航企业、贸易企业服务国内市场是比较多的,但对全球市场的了解、对资源的掌控、通道的掌控不足。全球港口之间的连接主要是通过港口合作,但大量的港航企业在国际港口上有没有运作基地,港口之间是不是有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这方面的通道建设也是比较落后的。

  在航空方面,国外的航司都有自己的航空基地,尤其是航空物流企业,有全球转运中心,比如说fedEx在广州白云机场就有它亚洲最大的转运基地。我们过去对全球资源的掌控是没有意识的,或者对这方面了解不多,这是一个大的问题。

  再者,现在走出去的政策支持也不是非常完善,特别是境外投资。企业要走出去,境外投资还会受到审批、金融、外汇的管理政策的影响。

  在供应链运行的过程中,供应链金融也非常重要。这几年我们研究了全球大的供应链头部企业,比如三井、托客。一是他们自身资金实力很雄厚;二是他们的商业银行有非常强大的贸易融资功能。贸易融资功能借助供应链企业来更好地赋能贸易和航运资源整合,包括船舶租赁、船舶运行等。发展是多种行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和适应,需要金融行业不断创新,围绕需求来创造新的金融产品,这是目前中国的金融机构可能创新不足或者不能完全适应走出去的新需求的重要的方向。

  国内的供应链融资就是围绕着舱单进行。我国现在供应链金融里发展最好的是舱单应收账款系统,因为人民银行建立了应收账款的统一登记平台,这样银行的风险和融资企业的风险就有了保障。上海也在推统一的舱单认证系统,但现在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所以在供应链金融方面设施基础的薄弱、数字化进程的缓慢也是比较大的原因(成本)。

  贾大山:第一,金融问题。金融在西方发展过程中本来是高度融合的,因为缺乏融合过程,我国金融对行业供应链的理解不是很透彻,因此出现一些问题,就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

  第二,保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涉及到港航只有一条,就是保险和航运的融合问题,必须大力发展保险业务,提升保险能力。

  第三,金融服务。上海推出了运价指数之都,为航运企业和货主规避供应链上大起大落提供了一个金融手段,这是一种创新,解决运输供应链当中的经济性问题。大连在努力做这项工作,希望能解决小客户的可得性问题。

  在全球化的时代,走出去风险当中排在最高的位置就是政治风险。第一类,企业要走出去,必须面对极其复杂的国际规则,这种国际规则是企业不一定熟悉、不一定习惯的。第二类是宗教和文化的巨大差异,完全不同的文化理解上的差异。第三类是必须认清当前的地缘博弈。

  还有,市场风险是企业必须要面对的,比如汇率、供应链市场的稳定性、可得性、经济性等。我国有专门的风险报告和评估,我国目前发布了到各个地方投资哪个行业处在什么样的风险等级,这给企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参考。

  大家构造出生态圈,共同走出去,然后由领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走出去。一些大型企业走出去了,比如,中远海运在比港建了一个庞大的网络,大量的企业走出去,就在码头周边建立海外仓,降低风险,国内可控,海上有中远海运的集成运输,到国外的中远码头可控,后面有50条海上技术线路,又有铁路系统,这样就提高了风险的控制管理能力。

  李奉利:作为山东港口而言,国际化是与生俱来的,是骨子里的基因。但反过来,国际化的供应链服务体系,山东港口远远没有做到,国际化的山东港口任重道远。其中最大的差距就来自于如金融、法律、保险、仲裁方面。

  山东港口作为重要的发起方参与,要学习真正用海商法打官司。很多保险,特别是再保险公司要化解保险压力的时候,再保险公司都是伦敦、纽约的。往高端走的时候,我们话语权是有问题的。

  再就是结算系统问题,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人民币支付是一个手段。更重要的是要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要迅速国际化。比如人才上的差距怎么弥补,从现有的人培训,是改变不了的。我们要从娃娃抓起,培养新一代的人才。

  同时,在国际化的过程中要逐渐增强中国话语权,走出去除了政策问题等,还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中国出去投资,赚了钱,对方只给你当地货币,而且还拿不回来,只能在当地再投入,结果倒给贸港航带来新机遇。国内知名的企业,比如说有人做农业,在这个国家赚了钱,再采购当地东西找我们运回来,这就变成了贸易,给港航提供了机遇,再运回来,形成一种新的业态,这就是所谓的变化和适应。

  中国企业在出海的时候要更好适应环境、适应规则。最好的状态是中国企业能引领,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大家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发力,让中国的企业未来在国际上有更多的话语权。

  肖明建:作为世界一流的供应链企业的打造,其实走出去是必不可少的,既能保障供应链的安全、资源的安全、应急的安全,也是企业获取资源或者获取国际人才的重要手段。作为河北省物流产业集团来讲,在整个东南亚国家、中东欧国家和中亚国家,都建了相应的海外仓,包括“两国双园”,都是我们走出去实际的范例。在这当中我们也得到当地企业的支持,这些企业是聚集型的,聚集到某一个园区,这些园区和国内园区做有效的整合,我们出口然后再进口把“两国双园”的概念通过供应链的方式连接起来,效益也非常好。

  前期我们去塞尔维亚,看很多山东企业在那落地,可以跟他好好合作,这些合作是互赢的。包括受制裁国家,这些国家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就是以运货的方式,这些都是走出去很好的范例。

  当然,走出去当中金融的服务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之前和中国银行等构成很多走出去的范例,现在很多金融机构也在创新金融模式,但这些模式,目前难以解决受制裁国家贸易的问题,可以联系很多相关的地方性的银行、专业性的银行,把外汇管理纳入到我们统一供应链范围当中来,这也是以后的方向。

责任编辑:权浩宇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相关推荐: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