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 |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重点关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践行汽车行业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冯兴亚透露,广汽集团对新质生产力实践,是以科技创新引领,聚焦“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持续深化。“2025年,广汽将推出7款全新车型,覆盖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能为全球绿色转型贡献‘广汽方案’。”冯兴亚说。
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推动下,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深入落实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冯兴亚今年关注的重要方向。立足于汽车行业融合发展,他积极为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结合企业实践和对产业的洞察,就如何推动eVTOL产业的发展,冯兴亚提出,希望通过集群发展、共享电车技术、产学研协作及跨部门机制优化,推动与电车产业融合,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形机器人方面,冯兴亚提出,人形机器人产业加快发展已刻不容缓。他希望加快政策规划、推动核心技术突破、加快示范应用进程多措并举加速推广。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电池回收、补能等问题,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亟须解决的关键点。
作为从业者,针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和痛点,冯兴亚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据了解,换电模式作为与充电模式并列的新能源汽车主要补能模式,符合“双碳”战略,也能有效解决补电难问题,具备明显优势。冯兴亚表示,希望加大换电模式政策力度、加快统筹规划布局、逐步统一换电标准等多措并举加速推广。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已经运行了5~8年的动力电池即将迎来大规模的退役期。如何更好地对动力电池进行回收利用,成为汽车产业链的新课题。冯兴亚表示,希望尽快出台专项法规标准、加快产业规划优化产能布局、完善监管措施推动规范运营。
此外,车规级芯片自主可控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但现阶段在设计领域、制造能力、应用生态、测试认证体系等方面,仍需各方协同推进完善。对此,冯兴亚表示,要攻克关键设计短板、提升核心制造能力、扩大终端应用和完善认证体系。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