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信息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电商 > 正文

《跨境电商的数字航道》:品牌驱动,电商平台驶向星辰大海

来源:中新经纬 作者:宋亚芬 时间:2025-07-01
导读:跨境电商出海已从“价格驱动”向“品牌驱动”转型,实现从“粗放扩张”到“生态共建”的战略转向。

中新经纬研究院与国家广告研究院1日联合发布《跨境电商的数字航道》报告。这是双方推出的2025中国品牌出海系列报告第四期。

《报告》指出,跨境电商出海已从“价格驱动”向“品牌驱动”转型,实现从“粗放扩张”到“生态共建”的战略转向。全球零售变局下,互联网与电商渗透率不断提升,新兴市场成为全球增长的“新引擎”。中国跨境电商凭借低成本、高效率的全新零售通路,成为链接中国制造与全球消费的关键节点,不同平台根据自身优势构建差异化发展模式、根据市场定位在国际竞争中形成特色增长曲线。

跨境电商成为我国外贸增长新引擎

近年来,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并成为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新引擎。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约2.71万亿元,同比增长14%,高于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增速9个百分点。

《报告》认为,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的快速增长主要由四方面因素驱动。第一,2024年跨境电商政策环境呈现系统性、精准化、高协同三大特征。海关及相关部门持续优化通关效率和退税流程,企业在“跨境电商+产业带”等重点发展模式下,将政策势能转化为品牌出海动能。

第二,数字化的发展大幅提升了贸易效率,减少了信息不对称性,节约了交易成本。AI技术的深入普及和应用,为跨境电商加快出海步伐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第三,制造业的数字化、自动化升级推动“中国制造”跃升“中国智造”,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成为跨境电商出海发展的重要根基,创新型品牌、白牌商品具备较强全球竞争力。

第四,跨境电商平台通过“托管式出海”新模式,将中国成熟的电商营销经验快速推广至海外,大幅降低了中小企业出海成本和难度,并正在重塑全球电商竞争格局。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表示,这种强大制造能力与“全链条协同”模式,使得中国跨境电商在产品供应种类上愈加丰富,并且有稳定的产能,能够保持产品持续供应。

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崔丽丽也认为,中国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此外,她表示,成熟完善的电商生态体系也是跨境电商出海的基础优势,而政策支持也为跨境电商出海带来助力。

跨境电商转型下的新旧势能转换

根据《报告》,目前跨境电商出海主要有三种模式,各具特色与优势。一是依托国际电商平台,卖家通过Amazon、Alibaba、eBay、Shopee等电商平台销售商品。二是DTC(直接面向消费者)独立站模式,商家自建面向特定国家或区域消费者的电商网站或APP。三是本地分销/代理模式,主要借助当地合作伙伴的分销网络进入目标市场。

《报告》认为,跨境电商出海已从“价格驱动”向“品牌驱动”转型。从新旧势能转换来看,过去依靠价格优势与“铺货模式”快速出海,现在则转向品牌力、产品创新与供应链效率驱动。从运营模式来看,从粗放型运营转向精细化运营,从传统物流链条转向全链条数字化。从产品结构升级来看,从低附加值代工产品向高附加值、自主品牌演进,聚焦智能化、绿色化与差异化产品开发。从竞争格局转型来看,价格红利见顶,品牌与效率成为核心竞争力,用户体验优化转为推动可持续出海战略。

刘春生认为,这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全球跨境电商竞争加剧,传统粗放式扩张模式容易导致同质化竞争,压缩企业利润;另一方面是全球消费升级需求使然,消费者对商品的个性化、品质化要求不断提升,低价不再是主要竞争优势,“品质+品牌+本地化”才是跨境电商出海的综合竞争策略。

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专家委员会专家李鸣涛认为,跨境电商多元化开拓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构建起更广泛的销售网络,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单一市场依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增强了品牌抗风险能力。

跨境电商未来比拼供应链弹性与AI渗透率

展望未来,《报告》指出,跨境电商出海呈现四大发展趋势。一是AI技术深度渗透全产业链,表现为智能选品与精准营销、运营效率革新、物流与风控优化。二是政策驱动与基建升级推动出海浪潮,具体表现为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促使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三是新兴市场爆发式增长与消费分层,其中东南亚、拉美市场增速较快,Z世代年轻人口占比高、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带动了内容电商在当地的崛起。四是本地化适配成生存底线,涵盖价格策略、支付方式及用户体验等。

为促进跨境电商适应新趋势、实现更好发展,《报告》提出四点建议:第一,构建全链路AI驱动运营体系。产品开发与选品智能化,供应链AI优化,进行用户体验升级。第二,深耕新兴市场内容电商生态,发展“前展后仓”(展会引流+本地仓发货)模式,推动内容本地化。第三,完善合规体系与本土化能力。加强合规管理,推动本土化,在目标市场设立分支机构,雇佣本地员工并培养双语人才,深度理解文化习俗等。第四,强化供应链韧性与可持续发展,推动物流网络优化和绿色转型,如布局海外仓或前置仓,实现“次日达”或“三日达”,开发可回收、低碳产品等。

李鸣涛表示,随着全球各国针对跨境电商的政策法规不断细化和完善,跨境电商企业务必深入研究目标市场法规政策,确保从产品研发、生产采购,到销售售后的全流程合法合规,避免因违规行为损害品牌声誉与利益。

刘春生则建议继续加大对于AI技术的运用。他表示:“通过大数据与AI技术应用,中国跨境电商有望实现供应链全链路的高效协同,降低运营成本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将直接提升跨境电商竞争力。”

崔丽丽强调,中国依旧拥有全球最完整、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与供应链体系,只要能够更好地抓住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需求,不断提升生态协同能力,打好本地化落地策略以及提升合规要求的“组合拳”,跨境电商还将有较大增长空间。

责任编辑:尹艺洁
全媒体热线 : 4000-5656-98
微博
微信
视频号
信息公开中物汇成帮助中心广告服务网站地图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3775637 │ 24小时新闻热线:010-83775637
Copyright © 2005-2020 现代物流产业网 版权所有 客服热线:4000-5656-98
《现代物流报》社有限公司授权 北京中物汇成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为现代物流报官网 管理方
www.xd56b.com和www.z56c.com两个英文域名同时使用一个主体网站
英文域名:www.xd56b.com   京ICP备1905759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007039号
英文域名:www.z56c.com   冀ICP备2020027852号-2
技术支持:现代物流报社技术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