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超大浮吊船能力不断提升的回眸
服务水路物流超大件发展与应急救援功不可没
随着湖南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大”水系航道建设提升,通航能力逐年增大,船舶建造吨位加快增大,湖南水路超大浮吊能力装备应运而生,超大件浮吊船能力逐年增大不断提升,这对服务现代物流发展,适应港口及斜坡码头船舶起吊装卸超大件货物;为湖南内河及长江客货船舶遇难快速应急救援,功不可没,带来了极大方便和福音。回眸仅举两例。
回眸一:新造湖南最大浮吊起重工程船
2005年1月20日,总投资280万元,由长沙港务局桔洲船厂新造,具有水下作业,救助打捞,重件货物起吊移位,起吊能力300吨重的“湘江2号”打捞船下水,是当时湖南内河最大的起重浮吊工程船,结束了湖南内河载重1000吨级船舶遇难沉没要到外省租船救助打捞的历史。
该浮吊工程船总长45米,型宽15米,型深3.25米,起重能力为300吨。该船自身重量有450吨。设计先进,起重悬臂巴杆吊可升降,配套转扬机3台。是橘洲船厂有史以来更新起重设备最大的一次资金投入,比本厂1978年原建造的“三湘第一捞”浮吊工程船的起吊能力大220吨重。
“大力士”创纪录。2008年4月3日下午6时,长沙港堪称“三湘第一吊”的“湘江2号”浮吊工程船,经技术工人耗时8小时,在湘江望城西岸白沙渡口,首次成功吊起重238吨、长18米的圆锥状化工设备,刷新湖南内河水上起重单件最重、最长的历史。
图为“湘江2号”浮吊工程船,吊起重238吨化工设备装车。
回眸二: 后来者居上,“巨无霸”问世
2012年11月12日,一艘500吨级的“湘救捞2号”起重船在长沙船舶厂新址下水,该船系湖南内河最大起重能力的工程船,堪称湖南水上“巨无霸”。
该船具有三大特点:一是起重能力强,设计的起重参数涵盖了当时湖南水域船舶空船重量;二是起重系统采用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可快速对现场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并实时监控、记录臂架工作数据,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和稳定性;三是臂架设计完全自主设计,主钩起重量为2×230吨,起升高度21米,副钩起重量1×150吨,起升高度为32米,可提高到10层楼高左右。该船系湖南省地方海事局、省水上交通(海事)支持保障系统救助打捞工程船,造价2000多万元,主要用于湘江干支流和洞庭湖区乃至长江沉船或水下沉物的打捞,大大提升水域救助打捞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救援遇难“东方之星”归来。2015年6月12日下午3 时26分,湖南省航务工程有限公司堪称“三湘第一捞”的“湘救捞2号”起重能力工程船,出征长江湖北监利参与震惊神州救援遇难的“东方之星”客船,往返历时10天完成打捞任务后返湘抵长沙船舶厂码头靠泊基地上驶。
此次救援中得到现场指挥的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及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等领导高度赞扬。时任湖南省地方海事局局长钱俊君等上船慰问返湘全体救捞船员时说“体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美德。”(通讯员 胡富君)
图为2015年6月12日,“湘救捞2号”救援遇难的“东方之星”客船返湘上驶。
相关文章: